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女儿国里的诗和梦

文、摄影/陆令寿


微信图片_20240424105510.jpg


在泸沽湖风景区的入口处有一句广告词:天下泸沽湖,情归女儿国。女儿国,一个让我梦牵魂绕的地方。来到这最圣洁的“女儿国”,不单单是来观赏美景,而是心悦诚服地崇敬和膜拜。

风景区的门楼很气派,飞檐翘角,圆木结构,体现了纳西族的建筑风格。从这里到达格姆女神山从最高点看泸沽湖观景平台,也就一刻钟的光景。站在观景台上放眼望去,蓝天白云,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湛蓝的湖水,幽冥的天空,极目远眺,远处的里务比岛,尽收眼底,大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不管朝哪个方向看,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花树葳蕤的油画,纯净而透明。当然,世界上最出色的画家也画不出这样的美图。那个把湖泊说成是大地眼睛的人,不是神也是个天才!来到泸沽湖,我的第一声感叹:没来是个损失,来了都赚了。

女儿国,撩拨我的是你的神秘和浪漫,感动我的是你绝美的风景,我扛不走的是你千百年编织的诗和梦!

水上泛舟是很多人趋之若鹜的向往。


微信图片_20240424105523.jpg


我们上船的地方叫大洛水,湖边围着半个圆圈停了很多的船,这种船是木船,是工匠把一棵大树掏空,形成了两头翘的木船,由于它的形状像猪槽,当地人把它叫猪槽船,也称“独木舟”。

送我们上岛的船娘,叫嘉椿拉姆,她的皮肤黢黑,牙齿很白。一双眼睛很亮,里边藏着一个巨大的湖泊,深邃而清澈。看我们一船人都在打量她,性格开朗的她自嘲地说:“我的皮肤像乌鸦一般黑”。拉姆取的名字是出生的时间。嘉椿是纳西人的百家姓,拉姆意即蔚蓝的蓝天。摩梭人过去一个人有五六个名字,现在只能取三个。

嘉椿拉姆的客船三个船舱,正好容纳我们一行11人。行船不用竹篙,用的是摇橹,形似木桨,中间有个圆孔,支在船尾的中间。嘉椿拉姆奋力摇橹的样子很美,她双手握着摇橹,身子一仰一合,橹片在水中左右摆动,船借着橹的推力缓缓地在水中移动。

我们看到船周围有一种绿色的植物,从水底像牵丝一样伸展到湖面上。她的茎很细嫩,像豆芽一样,随着水流浮动,一如水中嫦娥舞袖,飘逸若仙。伸展到水面上是绿色的叶白白的花瓣,白色的花瓣酷似江南的茉莉花,让平静的湖面增添了浪漫的色彩。这花的学名叫波叶海菜花。当地人叫水性阳花。嘉椿戏说:阳花是阳光的“阳”,不是我们常说的水性杨花,她的秉性一点儿也不轻浮,没有一丁点朝三暮四。这水中的植物,对生长的环境相当苛刻,一年之中也只有夏季才能一饱眼福,看到她美丽纤细的身影,我会想起古人赞美茉莉花的诗句:天赋仙姿,玉骨冰肌。是水中仙,月宫子,汉宫妃。花儿在幽深蓝色的湖面上,星星点点,带着生命的旺盛和张力,完成了蓝色和白色的完美组合。

船在湖面上行驶,偶尔还能看到湖底汩汩冒出来的泉水。这时,对面开来了一艘船,船上与我同龄的老年朋友们唱起了儿时的歌谣: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歌声刚落,摇船擅歌的嘉椿拉姆也唱起了摩梭男女走婚时唱的情歌:高飞的鸟儿,顺着山梁越飞越远,我期盼着你,总盼不到你,心都要融化了。每当夜晚火塘里的火苗在跳动,我渴盼你的心情,总盼不到你。我心如水,高山上的鸟儿可以找到自己的来路,我期盼你的心情越来越强烈,啊哈嘿啊哈嘿……

歌声高亢而嘹亮,深邃而悠远。嘉椿是用摩梭语唱的,我听不懂,便问歌词是什么意思?嘉椿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递给我:喏,都写在这上面。

歌声在湖面上荡漾。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上岸后,我们趁着雅兴去摩梭女阿雅家做客。阿雅长得很高挑,身着摩梭姑娘的上红下白的长裙,腰间系着彩色腰带,走起路来随风摆动,看上去雍容华贵。她皮肤白皙,头发后梳绾了一个髻,显得干净利落。

阿雅家是一个四合院,20多间平房围成一个长方形,房上盖的是老式的片瓦,墙是一块块木头拼接而成。这便是古老的摩梭人“祖母屋”,当地人也叫作“木楞房”。摩梭人从出生到成长、到死亡,都在“祖母屋”里进行。这是摩梭人最神圣的场所。

阿雅提醒我们进屋时,脚要抬高,头要低下,表示对主人的尊敬。因为这样的屋门槛较高,屋檐较低。她把我们领进了偌大的院子。院里空荡荡的,只有老祖母在屋内。阿雅介绍说家里有16口人,除了始祖母还有妈妈和三个姨娘、两个舅舅,还有5个兄弟姐妹以及侄儿侄女。阿雅笑着问:“我们家人多吧?”大家颔首称是。“摩梭人最多的人家有32口呢。”

阿雅是村宣传委员,每天接待四面八方的游客,五湖四海的人,多元文化的碰撞,时时都有新的发现。

阿雅是一个见过世面的女孩。说她是女孩,因为她长得很嫩相,其实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早年在省城上大学,上完大学就地打工,月薪都在万元以上。干了几年以后,她发现自己牵肠挂肚丢不下的还是自己的家,特别是年迈的祖母。在外创业的那几年,在异乡中行走,千回百转,摸到的是一堵没有门的墙。她把在外漂泊流浪看成人生中的一次远征,之后她又把这种远征投放到她的故乡。

在她的世界里,家乡就像天上的太阳。摩梭文化滋养了她,她又反哺摩梭这片土地。讲到摩梭人的习俗,阿雅的口吻里总带着几分自豪。摩梭人是特别有人情味的社会,人与人挨得很近,因为走婚,与老公夜欢昼离,没有吵架的时间,大部分很和睦。远离城市喧嚣,又连接世界各地。“你们汉族人离婚率那么高,在我们这儿是没有的。汉族人是不是应该向我们摩梭人学习呢?”阿雅的话,玩笑中有真意。

阿雅把我们一行领进了祖母住的正屋,一大家人在这里烹饪、用餐、议事,接待贵客。里边有祖母睡的大床,靠着墙是一排沙发,还有烤火的铁炉子。炉火正旺,屋子里暖融融的。当地人把炉子叫作“火塘”,一年四季不息,据说这也是对神的一种敬畏。房子的东西两侧还有两根红木柱子,来自同一棵树,上手为女柱,下手为男柱。冬暖夏凉的房子,每一处都很讲究,凝聚着摩梭人的智慧和灵巧。中庸、和谐、不动声色,在这里奇妙地交融。

夏日,在很多地方,天气炎热,可在泸沽湖高海拔地区,仍然寒意森森。

祖母头上围着黑色的头帕,肤色黝黑,目光明亮,身体健朗。这是一位慈祥的老人,见我们到来,赶紧让座。我们要和她一起合影,她也很配合,自始至终脸上都挂着慈爱的笑容。

祖母乃一家之主,家里的大小事情,都由祖母说了算。祖母的大床里边放了一个木盒子,上边有一把铜锁,那闪闪发光的铜锁其实是个摆设,空挂着并没有上锁。铜锁上的钥匙有祖母掌管,那是这个家族权力的象征。老祖母掌控的世界里,平和安详,没有什么纷争,所有的苦难对他们来说都算不了什么。女性的伟大在女儿国里得到了充分的印证。阿雅告诉我们,盒子里面是他们家全部积蓄。阿雅的理想是将来有一天当上说话算话的祖母,将摩梭文化传承下去,这当然还要靠她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赢得整个家族的认可。


微信图片_2024042410552311.jpg

傍晚,我们入住亲水民宿,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朴墅”。入得门里,是砖木混制的巨大屏风,屏风后面连着一个宽大的院子。院子中间有花台、茶桌和书吧,花台上开满了色泽鲜艳的月季花、格桑花。

整个院子有浓浓的烟火味,清静、平和、散淡中带着温馨。游人来到此处都会赞叹:真是一个放松心情的好去处啊!“朴墅”民宿就在泸沽湖的岸边,沿岸是鹅卵石铺就的石子路。路的一边是街道,另一边就是一望无际的湖泊。

这个夜晚临水而居,躺在松软而洁白的席梦思床上,窗外的一幅幅山水画,在脑海里过电影,真的是一种很惬意的享受。几天来长途旅游,奔波的疲劳在寂静的夜中慢慢稀释,渐渐消失殆尽。我的窗外就是浩渺的湖水,格姆山女神给我送了一个甜美的梦。

清晨,天色朦朦胧胧,东方越来越亮。同行的几个好友各拿了一把椅子,在湖岸的清水廊道上坐下,跷着二郎腿,领略晨曦中的泸沽湖风景中静穆的大美,顿生一种面朝大海的感觉。放眼望去,可以看到格姆女神山。满湖的星光闪烁,虚实相间,美妙绝伦。这真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组合。不知是谁说过,山无俗态,水无媚音。这儿的山水是大自然中高贵的浓缩。望着一碧如洗的天空,眼里看到的景物简直不要太奢侈。清风明月,天空充满着张力。水鸟在天空中鸣叫,将湖的宁静撕裂。鸟的鸣叫仿佛是动人的歌唱,无论我们的居住地离他多么的遥远,鸟的歌声都会把他们召唤到这里。此时此刻,物喜与己悲似乎都成了身外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