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忆方成先生

文/鄂 力     漫画/方 成




方成先生是中国漫画界成就卓越的大师,与华君武和丁聪先生并称为中国漫画界的“三老”。

方成先生总谦虚地说自己是个“画小人”的,小时候在课堂上画老师,为此还被罚过站,上大学时学的是化工,后来“半路出家”,从四川来到“中国漫画摇篮”的上海,改行从事漫画创作。我从小就知道方老的大名,多次参观过1980年8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方成漫画展”,还曾临摹过几幅作品,没想到多年以后,不但有幸认识了方老,我们更成为忘年交。我把当年临摹的作品拿给方老看,老人看后在上面题字,说我画得很像。

至今我还清楚的记得,在那次展览上,对我影响最大的作品莫过于《武大郎开店》了——在“武大郎”开的酒店里,端盘子、擦桌子、记账的伙计全是矮个子,客人大惑不解,问其原委,伙计回答道:“我们掌柜的有个脾气,比他高的都不用。”更妙的是酒店里挂的对联,上联:人不在高有权则灵,下联:店虽不大惟我独尊,横批:王伦遗风。《武大郎开店》运用诙谐幽默的形式,把选拔人才的问题提了出来,这幅讽刺嫉贤妒能、压制人才的作品一经发表,即刻风靡全国。

上世纪90年代初,丁聪先生的夫人沈峻经常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组织一些文化老人,如华君武、方成、吴祖光、杨宪益、王世襄、冯亦代、黄宗江、邵燕祥、范用等人在什刹海畔的文采阁小聚,我陪吴祖光先生参加。那时,方老常常穿着夹克衫,骑着26的红旗牌自行车,脖子上挎着照相机,在宴席上不时拍照,还把照片寄给众人。方老对自行车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他说骑自行车有两大好处,一是锻炼身体,二是上车就有“座”,为此他还画了一幅骑自行车的自画像。记得1993年盛夏的一个下午,我去紫竹院旁的丁聪先生家,丁老告诉我“方成中午在我家吃饭喝酒,之后骑车回人民日报社了。”我心想方老的身体可真够棒的,毕竟这一东一西距离太远。方老骑自行车,一直骑到91岁。


方成先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家,除了创作漫画,还写杂文、相声、小品和打油诗等。他不仅在漫画领域成就卓著,还将漫画融入国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水墨漫画,让漫画民族化,让国画拥有了漫画的情调。他的水墨漫画在借鉴传统文人画“诗书画相结合”的基础上,从内容构思到形式表现,都进行了创造性改造,钟馗、鲁智深、布袋和尚、济公等侠义之士跃然纸上,风格独特,画面疏朗,用笔简练,再配上打油诗,可谓“绝妙佳作。”方老尤其喜画打鬼英雄钟馗,有一幅画的是钟馗倒在石头上睡着了,名为《钟馗累坏了》,他在画上题诗“春眠不觉晓,鼾声惊飞鸟。人间鬼太多,钟馗累坏了。”他为《钟馗想喝酒》题的打油诗是:“钟馗想喝酒,无需巧安排。后门开条缝,自有鬼送来。”方老在送我的《钟馗》上则题“钟馗名声大,除夕端午挂。人见了放心,鬼见了害怕。”文字性和思想性诙谐讥趣,在揭露丑恶弘扬正气外,还彰显了方老深厚的文学修养。

方成先生不仅是漫画大师,更是幽默大师,他的幽默填充在生活的每个角落。方老一直幽默看人生、看世界,所以他的漫画与文章,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都透露出了满满的幽默感。方老是个天生的乐天派,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开朗的心情,从未见过他愁眉苦脸,他走到哪里就把快乐带到哪里。一次我去方老家里,电话铃响了,方老接电话,对方说您老声音真显年轻,就像六十多岁的,方老笑着说那是他儿子。还有一次,也是在方老家,方老接电话,对方以为接电话的是方老儿子,说请您父亲接电话,方老皱了皱眉头说:“您找我父亲,他早死啦!”把坐在一旁的我逗得哈哈大笑。还比如我们都痛恨假货,可方老讲有的假货就挺好,比如假牙;有一次方老肚子疼,他说去医院看病挂号,人家问他挂什么科,他说挂腹(妇)科……他的幽默真是无处不在。这种生活的幽默感自然也渗透到方老的艺术创作中。方老一生漫画产量之高、品质之优令人叹为观止,旁人难以企及;而且他的创作带有鲜明的特色和风格,醇厚、精炼、隽永,让人过目不忘。看方老的漫画,即使不看签名,也能认出是他的作品。我问过方老,他的创作风格是如何形成的?他说不要刻意去追求,在创作中会慢慢形成的。方老还对我说,他对所表现事物的认识,是经过不断思考而逐步深化的。



想当年初识方成先生,对当时毛头小子的我可以说是仰之弥高。随着我们的接触慢慢密切起来,我愈发喜欢这个心态年轻、童心未泯、妙语连珠的老爷子了。我们时常聚在一起喝个小酒,聊聊天。那时我还单身,他说找时间去我家,看看我的生活状态。每次见面,总是一个劲催我:“赶快结婚,赶快结婚!你结婚时我一定去。”结果我结婚时方老不但来了,还作为证婚人在喜宴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为我的婚礼增光添色不少。当天的《法制晚报》把我的婚礼作为图片新闻刊登出来,照片上的方老比我这新郎笑得还灿烂。他知道我爱人是四川人,说抽空去你家吃川菜。一次方老来我家,一边吃着川菜,一边笑着对我说:“还是有家好吧,这才是家的样儿!”

方老对晚辈一直扶持和帮助,对我的篆刻创作总是不断鼓励,为我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高兴。2010年方老撰写《篆刻名家鄂力》一文并配上为我画的漫画像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他把我画得像个战士,不过我肩上扛的是硕大的刻刀,腰间的武装袋里面装的全是章料,我开玩笑问方老:“我好喝酒,我的酒呢?”他说全在后面呢。方老用电脑写作,每年都有新著出版,他都要自费购买一百册,送给亲朋好友,绝非吝啬之辈。2015年初春我在郭沫若纪念馆举办“鄂力书法篆刻展”,方老为我的展览题写贺词,还想要出席开幕式,最后考虑到老人家年事已高,我还是谢绝了方老的好意。

这就是可亲、可敬、可爱的方老!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不摆架子,更不倚老卖老。与老人家聊天,如逢春雨,如沐春风,润物无声。这样的老人,谁不喜欢?方老最爱写的就是“为善最乐”四字。多年前曾有人给方老写信,说家中生活困难,想求幅他的作品,我们一看就是骗子,跟老人家说他生活困难应该找您要钱才是,别理他!可是老人家不听,偷偷骑自行车到邮局把作品给人家寄去了。方老还多次将书画作品捐赠给红十字会进行义拍,所得款项用于救助失学儿童。不但有善心,更有善行。



襟怀坦荡,乐观豁达,心地宽广,宽以待人,我以为这可能是方成先生之所以长寿的原因。古有“仁者寿”的说法,方老深谙其中至理,人活百岁不易。而像方老这么德高望重、身体健康、老而弥坚、笃志不移,每日还在创作的艺术大师更是鲜见。

年近百岁的方成先生与年轻人一样,不吃药,自己吃饭,胃口也好,虽然方老的漫画创作不如以前旺盛了,但仍有大幅水墨画问世,更多时候则是写书法,每天四个字,有时内容很幽默,比如“没空生病”,我以此四字治印送给方老,后来这方印频频“出场”,使用率很高。“没空生病”是方老先生一生的真实写照,一方面这是说他的确很忙,无暇顾及琐事,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内心存在的幽默感。

2018年6月10日迎来了方成先生百岁诞辰。以前每次去看望方老,老人总说离百岁还有几年,等真到百岁生日之后,老人猛然间像泄了口气,没过多久,精气神大不如以前。7月5日,方老住进了友谊医院医疗保健中心3A病区20号病房。我一般每个星期去探望一次,目睹老人一步步走向生命的尽头。8月22日9时54分老人平静谢世,享年100岁。虽不感意外,但听到这个消息时还是潸然泪下。

几日后在八宝山告别厅,见到仰卧在鲜花丛中的方老遗体时,无数的往事涌上心头,悲从中来,几近昏厥。在我的余生中,恐再难以遇到这样的良师益友。

虽然人间少了欢乐,但是天堂多了笑声。当我们想念方成大师的时候,就多去看看他的作品,毕竟优秀的作品永远都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