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海峡两岸的黑脸琵鹭缘

作者:张  洪


两位摄影家在台湾1.jpg

辽宁和台湾两位摄影家在台湾合影


辽宁与台湾摄影家、诗人共同创作的画册《跨越海峡的飞翔:黑脸琵鹭影踪》面世,黑脸琵鹭的最大越冬地在台湾,大连庄河石城岛形人坨则是当时中国发现的唯一一处繁殖地。“聚散两依依,心在两地,牵引。”“北方的涛声/是生命最初的伴奏/生命的故乡/才是真正的家园。”台湾诗人林鼎尧和辽宁诗人邓荫柯描摹两位摄影家王徵吉、胡毅田作品的题诗,用来形容艺术家本人,完全合适,恰到好处。

1992年11月,台湾台南县曾文溪口自然保护区,两只黑脸琵鹭被人枪杀。濒危的黑脸琵鹭远离尘嚣,逐渐退化,觅食靠嘴巴在浅海湿地中来回划拉,长达近40厘米的大嘴,与传统乐器琵琶极为相似,因而得名。翩然而至的翻飞舞姿古典优雅,黑色的嘴巴和长腿与眼眶等部位的黑色融为一体,搭配上白首白身,堪称黑白天使,让观者神往心仪,孰料竟遭歹徒毒手。当地摄影记者王徵吉前往采访,得知鲜为人知的这种候鸟,全球仅余几百只,濒临灭绝的边缘。“今日鸟类,明日人类”,鸟类当下的处境,就是未来人类的缩影。1994年8月,德国罗森海姆召开了21届国际鸟类大会,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将黑脸琵鹭列入世界级濒危鸟类名录,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将其列入濒危物种红皮书中。曲终收拨当心画,始知来者之可追。人鸟人兽共存共同,方死方生,此正天地之实相也。德国哲人阿尔贝特·史怀哲撰写著作《敬畏生命》时呼吁把爱的原则扩展到动物,“思想再也不能回避敬畏一切生命和爱一切生命的伦理学”。和王徵吉同龄的西部诗人周涛哀悼同样殒命于人类枪弹之下的飞禽雄鹰,留下了激愤难忘的壮怀挽歌:“只有浩瀚的天空才配做飞翔者的坟场,别再让高飞的灵魂悲惨地夭折……”心灵感应,会意流连,内恕诸己,慈悲为怀,礼仪之邦海天寥廓,如饮醍醐的徵吉先生毅然决然辞去报社职务,悉力投身爱鸟护鸟生态摄影当中。

自那以后,为了让大家结识黑脸琵鹭的漂亮舞步和动人飞翔,欣赏热爱它们,进而关爱我们共有的周遭环境,子子孙孙享用干净无污染、花香兼鸟语的大千世界,王徵吉肩扛重任,寻找黑脸琵鹭及其“近亲”,走遍天南海北,风餐露宿实地观察,足迹遍及亚洲、非洲。妻子在拍摄现场的车祸中罹难殒命,女儿为他资助出行经费,家里亲人的理解和有识之士的共鸣,坚定着他的矢志一心——担当黑脸琵鹭的代言人和美的使者。1999年王徵吉等人历经艰辛,深入辽宁黄海小岛记录到黑脸琵鹭的鸟蛋;2001年,偕同大陆学者首次目睹、拍摄了黑脸琵鹭在中国发现的唯一繁殖地产蛋的全程。美在天上,有如云朵,落入心目,一经剪裁,著根成艺。上世纪40年代,于国立杭州艺专培养了吴冠中、朱德群等弟子的吴大羽先生精当概括,最能写照王徵吉摄影艺术的探索历程。创办台南黑脸琵鹭家族野鸟协会,观鸟讲座,巡回展出,每年吸引几十万人次光临台南游览保护区的户外教学现场。王徵吉事必躬亲,从不蹈空务虚,夸夸其谈。


微信图片_20231101112507.jpg


愿为云间鸟,远游可长生。竹林七贤之一阮籍《咏怀诗》放言,多年后的科学发现证实了其中奥秘。称雄天空的鸟类一族飞得那么高远、那么长久,其他生物无法相匹,原因很多。譬如保温、防水、绝缘又可传递信息的羽毛,堪称最适合飞行的材料;呼气、吸气过程中均可实现气体交换的肺部结构,可谓鸟类胸腔内的“风笛”;长距离迁徙,旅行、移居过程经历不同的光周期,无须担忧,太阳、星星都为众鸟带路导航,它们体内于是乎具有了异常稳定的年度节律。从秋到春,栖息台南越冬的黑脸琵鹭现在稳居世界第一。2007年1月19日—21日,香港观鸟会完成的全球普查,监测数量为1760只,台湾地区的黑脸琵鹭数占到45%。曾文溪口作为全球最大的黑脸琵鹭越冬地,1000多公顷的黑脸琵鹭保护区,食物来源充足,栖息稳定安全,地貌景物配置宜于鸟类。2019年统计,来此越冬的黑脸琵鹭已达1500多只。香港观鸟会统筹的《黑脸琵鹭全球同步普查2021》于2021年4月发布数据,全球共录得黑脸琵鹭5222只,创下最高记录。台湾居民出入境证件上的背景衬图,几十幅黑脸琵鹭倩影,全部出自王徵吉的镜头。黑脸琵鹭作了心心相印的对象知己,“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高举于尘世,蹁跹如飞鸟,救世的生灵自然听得懂鸟群浅唱低吟,王徵吉成为名副其实的黑脸琵鹭先生。海隅苍生,万邦黎献,芸芸人潮当中,黑脸琵鹭的汉语谐音成了他英文大名快乐先生的来源,为人称道的摄影家又把快乐不断分享给更多关爱鸟类的同仁朋友。众鸟在您自己的晨光里歌唱您的名字——因为您的名字便是欢乐,泰戈尔《飞鸟集》高调咏叹,王先生当之无愧——我们热爱这个世界时,才真正活在这个世界上。


微信图片_20231101112536.jpg


鸟着有方,人来有时。长海,庄河,大连,盘锦,黑脸琵鹭的吉庆福地,2016年共孵化腾飞出黑脸琵鹭260多只,云中锦书谁寄,蓝天、碧水、净土,也成了徵吉先生心骛神游魂牵梦绕的仙境。鸟之不存,吾将安附焉?尼采说得好:接近目标的人不再行走,他翩翩起舞。东北望,心欲飞,从此,只要有可能,他频繁奔波常相往返于海峡两岸,追踪探望黑脸琵鹭的生命轨迹。2005年7月,直接促成大连台办在庄河召开了首届海峡两岸黑脸琵鹭保护研讨会。这一年,因为心爱的鸟儿们,王徵吉回到中国大陆一共四次。繁殖期的黑脸琵鹭,头冠和胸部生发出长长短短的黄色羽毛,像旗帜,似围脖,再加上虹膜一圈深红,黑白黄红,华彩飞扬。石城岛上形人坨畔,他总是劝摄影爱好者改拍飞行的鸟,并教大家使用其长焦距“大炮”抓拍黑脸琵鹭振翅升空的瞬间。昂首仰天,连续的咔嚓声里,同行们脸上绽满了笑容。好照片胜过千言万语,他告诉我,是好事,一定要做到底。懿德可嘉,道义恒在,美善惟真。光色,韵律,情调,势象,此景只应天上有,王徵吉照片中美的元素饱满丰盈。我们为了出版画册《跨越海峡的飞翔——黑脸琵鹭影踪》,多方奔走,四处寻求支持。徵吉先生代表台湾创作方全然放弃了稿费,不拿一分一毫,只要有书就行。样书又都送给了关心鸟珍惜鸟呵护鸟的“鸟人们”,王先生说起身边这些同道,禁不住心花怒放。眼见越来越多的同好者簇拥过来,爱鸟护鸟观鸟,他更加乐此不疲。毕竟是60多岁的老人了,晚饭后到他房间串门儿,看到他正在拾掇行囊中的跌打损伤药,我们才切身体会到生态摄影的辛劳与危险。


微信图片_20231101112523.jpg

2002年12月,台南文蛤鱼虾污染腐烂,90只黑脸琵鹭中毒,60余只死亡,险境中仅抢救出十余只,王徵吉一左一右抱着奄奄一息的黑脸琵鹭,伤心到了极处。开篇所述德国史怀哲博士,因1875年诞生于阿尔萨斯,也被称作法国的施韦泽。拥有三个博士头衔,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与妻子置身于非洲丛林中义务行医大半辈子。保存、尊重全部物种的利他文明观,是其秉持一生的理想。他劝诫大家尽可能善待动物,给动物提供一些帮助。人类给动物带来这么多痛苦,我帮助一只处于困境中的昆虫,无非就是减轻了一点儿人类不断伤害动物的罪过。我不应该只为自己体验我的生命,而始终应该在对周围生命的体验中体验我的生命。谁敢言说自己和这些荼毒危害了无关系呢,吾辈与有罪焉,愧何如之?王徵吉堪称深悟并践行其思想精华的同道中人。2007年,中日韩三方联合科考,在大连元宝坨发现了第二处黑脸琵鹭繁殖地,王徵吉和伙伴们振臂欢呼雀跃不止。纵情万般,终寄一处。看尽了山巅雄伟远水滔滔的长者,今生注定与飞鸟厮守作伴,奔波于山海之间。2010年1月,沈阳摄影家胡毅田与王徵吉在台南联袂举办了《跨越海峡飞翔——辽宁台湾黑脸琵鹭摄影展》,观众反响热烈,拥趸者众,展览延至2月28日,成为春节期间文化盛事。2021年2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再度调整,作为湿地的主要指示物种,黑脸琵鹭由二级保护动物升级到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行列中。五六十年来,非人类中心主义主要有史怀哲等为代表的生物中心论,还有动物解放论、生态中心论等流派,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难逃罪魁祸首的指责。人类并非世界的主宰,尊重自然亲近自然顺应自然因任自然,承担义务,看守保护地球,舍我其谁?千万别忘了公元二世纪古罗马塞尔苏斯和200多年前哲人康德的提醒:每种生命的命运,在它存在的地方,都为创世之完善添砖加瓦。“我们只不过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我们却想成为自然界的全部。”

“我是王徵吉”,王先生每有电话打过来,无外乎嘱托我给人家寄书,诸如听演讲者慕名求索,或是申报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吉祥物呈递材料;不然便是跑腿儿买车票,北上南下拍鸟或办展。向央广神州之声驻台记者引荐采访,撰短文刊发到《读书》杂志,把画册赠予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理事长,陪“新北方”编导赴小岛拍电视片介绍两位摄影家,藉贤者长辈声名,我努力传播着黑脸琵鹭的美誉。尤为高兴的是,本人多年文友、作家武雪梅副主席感怀黑脸琵鹭生生世世的挚爱赤诚,挥灵动逸笔写就舞剧《鹭过人间》,刊发于《剧本》月刊,徵与毅两名摄影家贯穿首尾,率章显志,掀起戏文高潮。遗憾的是,2007年秋天随中国出版协会团队途经台南,匆匆间竟未得空去参观黑脸琵鹭的冬日家园,王先生赶来看望我们,他创意制作的黑脸琵鹭台历,导游和团友大伙儿人见人爱。欣慰的是,我们为他和胡毅田老师编印发行的摄影合集,同镜头中的鸟主人一样,春秋间在海峡两岸伴随有情者跨山涉水,生生不息。

2014年7月,王徵吉再度来到庄河,参加2014大连黑脸琵鹭保护交流与合作论坛。2016年5月,两岸四地师生共绘黑脸琵鹭千米长卷,王徵吉在深圳论坛上为听众们讲述了湿地精灵——黑脸琵鹭的故事。2018年仲夏,年逾古稀的他同另外两位台南摄影家赴花城广州,和当地同行联合采风,切磋交流。2022年6月,我们在“连台资讯”公众号上欣喜地看到王徵吉先生为第七届海峡两岸黑脸琵鹭影视展而制作的一组动态照片,他跟踪拍摄一只断脚黑脸琵鹭十余年,即将北返家乡的黑脸琵鹭受伤致残,在伙伴的扶持相携下艰难起飞,扶摇千里。王徵吉的无声书美轮美奂,令人动容。

黑脸琵鹭成为台湾人气最高最有影响力的野生动物,人鸟不了情,与黑脸琵鹭的相识相知相恋,摄影家发现了新的自我,实现了又一个自我。夫天地之大,犹人之一身,眼见飞鸟离去,心知别路漫长,爱你从不爽约,彼此牵挂思量。等待,翱翔,昔我往矣,今我来思……没有条件的等待,永远无尽的翱翔。让人联想苏格兰民谣《海水宽阔》唱到的那样:天高海阔,任凭我越。我没有翅膀,也可以飞。候鸟般的王徵吉先生为两岸山河和记忆勾画出飘逸的色彩,正如候鸟般的宝岛诗人席慕容所言:没有山河的记忆等于没有记忆,没有记忆的山河等于没有山河,还是说山河间的记忆才是记忆,记忆里的山河才是山河。参天地,明人伦,愿美丽生灵世代繁衍,熙来攘往,一举一动的倩影,妙语良言的呢喃,永不逝去,永传家声,海峡为明证,人鸟同心圆,言语同样,思想同一,志逸四海,翮思远翥,凝聚重塑美好祥瑞的山河记忆。

图/张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