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诗人杜甫的另一面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但晚年生活极其悲惨,59岁时客死他乡。至于死因,史上有多种说法:饮酒过量而死、暴饮暴食撑死、溺水淹死、食物中毒死、糖尿病死亡。其中,撑死之说是主流说法。

WechatIMG13340.jpg

《新唐书》记载:“大历中,出瞿塘,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 《旧唐书》也说,杜甫连续数日饥肠辘辘,突然遭遇县令朋友赠送的牛肉、美酒,一顿饕餮,大快朵颐,最终乐极生悲。现代医学认为,暴饮暴食酒肉极易导致急性胰腺炎发作,重症者可致死亡。他被酒肉夺去了生命,史称“饫(yù,饱)死耒阳”。

一代“诗圣”何以如此穷困潦倒?

杜甫属于书香门第,祖父杜审言是一代文坛领袖,被后人称为中国五言律诗的奠基人。他很有才华,但恃才傲世,仕途一直不顺畅。父亲杜闲,只是当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官。在这个当官水平很低、文学水平很高的家庭,杜甫是长子,天资聪颖,文学天赋出众,他希望自己像祖父那样,吟诗作赋领一代风骚,又能入世治国,兼济天下。杜甫的苦,是心怀天下的苦,杜甫的诗,也是民间疾苦的反应,诗歌,只是他的发声工具而已。

杜甫24岁参加科举考试,名落孙山。到了35岁,再次参加科举,这次考试被奸臣李林甫控制。李林甫排斥贤才,他担心中榜学子太聪明,有一天说不定会威胁自己地位,便弄出个“野无遗贤”的荒唐闹剧,所有考生无一考中。杜甫通过考试入朝为官的想法日渐破灭。

屋漏偏遇连阴雨。这时父亲因病去世,家中顶梁柱坍塌,杜甫顿时失去经济来源,叠加他性格急躁,说话直率,“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命途多舛的一生,由此开始。

玄宗天宝十二年(755),时年44岁的杜甫被授予河西尉,远在长安从事类似看门禁的工作。虽看不上这个官位,为了生计,他最终忍辱答应。上任后的第一个年假,杜甫回老家看望老婆孩子,刚近破落房屋就听见哭泣之声,推门发现是儿子刚刚饿死!“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为父之痛,声声泣血。


WechatIMG13341.jpg


安史之乱不仅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拐点,也是诗人杜甫人生的转折点。

杜甫逃离长安,到宝鸡投奔唐肃宗李亨,得到“左拾遗”一职。因为帮犯事的房琯说话,惹怒唐肃宗,被贬去参军,从此作别官场。不得已,一家漂泊来到成都,日子过的紧巴巴,每天只能喝点米粥,吃点野菜。这一年秋天,连野菜都吃不上了,年幼的儿子饿得哇哇直哭,“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听着孩子哭声,杜甫心如刀割,决定向高姓朋友暂借银两度日,《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中写到:“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凄凉之境催人泪下。

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安史之乱时,他为剿灭安史叛军、减轻百姓负担献策。看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奋笔创作了不朽史诗——“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佳句。 

杜甫客死旅途,加上他生前游历四方,名声赫赫,多地争相建冢纪念,目前至少在河南偃师、巩县,湖南耒阳、平江,湖北襄阳,陕西华阴、富县和四川成都,八处都有杜甫墓。考古学界认可度较高的是湖南平江墓。墓前有青石墓碑一方,上刻“唐左拾遗工部员外郎杜文贞公之墓”,这是清光绪九年(1883)癸未冬十月重修墓时立的碑,由时任武陵县知县李宗莲题写。平江杜甫墓符合湖南境内和国内其他地区出土同类型唐墓特征:长方形券拱式砖室墓、墓壁直而不弧、墓砖平砌、墓室设龛、墓室封门下砌水沟……《杜氏族谱》记载的杜甫墓,就是砖室拱券墓,“癸山丁向(坐北朝南),花砖结顶”,与杜甫墓十年浩劫挖开时所见基本相同。

杜甫生逢末世,大唐正处飘摇动荡之际。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息息相关,他的遭遇让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