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黄登保:华侨骄子 炮兵英才

作者简介:宦玉娟,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解放军党史军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周传斌,任职于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办公室。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曾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军事指挥员。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这一批英才中,也有华侨骄子崭露头角。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军事指挥员、炮兵英才黄登保同志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爱国华侨变身抗大学员

1918年1月,黄登保出生在福建省厦门市禾山镇的一个华侨家庭,共有兄弟姐妹5人。黄登保的父亲和大哥常年在菲律宾做生意,且大哥也早已在菲律宾成家立业,平时家中只有母亲带着黄登保兄妹三人。黄登保虽排行老二,但却早早担起了家里的责任,对母亲和两位妹妹颇为照顾。

少年时期的黄登保就读于厦门鼓浪屿英华高小,后又升入该校中学。黄登保本打算在这所著名的教会学校打好英语基础,日后有其用武之地。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国的声音越来越响,英华中学校内的抗日标语也越来越多。当时年纪尚小的黄登保对共产主义和抗日运动不甚了解,但看到被押送监狱或刑场的共产党员毫无畏惧的大无畏精神,他为之动容。


黄登保.jpg

黄登保


1935年初中毕业后,由于家中经济困难,黄登保不得不离开家乡前往菲律宾寻找父亲和大哥。临走前,两位年幼的妹妹极为不舍。黄登保将家中的水缸挑满水,又交代四婶等人帮忙照看家中。黄登保走后,二妹妹每次看到家中的水缸就会想起二哥黄登保。到了菲律宾后,黄登保侨居在菲中部维沙颜群岛的华侨聚居地之一龙马疙地市。此时的华侨经济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经济危机影响,一片萧条,华侨们的日子颇为艰难。黄登保安顿下来后,被安排在当地一所学校继续学业。

虽身在海外,但黄登保依然心系祖国。1937年卢沟桥事变震惊了世界。爱国华侨们纷纷组织抗敌后援会、救亡会等各类爱国支援前线团体,积极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为祖国抗日募捐资金,为前线伤病员运送紧缺药物。华侨学子们深受爱国情绪感染,心情压抑。受大环境影响,黄登保在学校无心学习,便干脆辍学,到一家福特汽车公司当起了店员。黄登保利用业余时间和在菲律宾的热血华侨青年们不仅积极参加抗日后援会,用行动抵制日货,还通过各种途径发起捐款捐物活动支援祖国抗战。但这些行动依然不能满足黄登保的一腔报国热血。在祖国存亡之际,黄登保毅然决定远渡重洋,回国参加抗战。


黄登保全家福(第一排左一为黄登保夫人陈竞莹,左二为黄登保).jpg

黄登保全家合影(第一排左一为黄登保夫人陈竞莹,左二为黄登保)


1938年5月初,黄登保听闻有人将在菲律宾怡朗回国到延安参加八路军,便辗转来到怡朗。经华商学校教员的介绍,黄登保与后来的原全国侨联副主席高明轩进行了谈话。据高明轩后来回忆,黄登保是个敦厚朴实、平易近人的青年,具有很高的爱国热情和抗日决心,在谈话中表现出投奔八路军进行抗日的坚定决心。在达成一致意见后,黄登保和几位爱国华侨乘船到了马尼拉,拜访抗日救亡领导人并参加抗日救亡团体座谈会。此后,黄登保便告别菲律宾的亲友,跟随一道回国的华侨青年辗转来到香港。到香港后,在廖承志的帮助下,黄登保和同伴们辗转半个多月,于1938年6月底到达了延安。

到延安后,黄登保与来自东南亚地区的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国的华侨青年一起被安排在陕北公学学习。尽管黄登保吃着小米、住着窑洞,但这段时间的学习让他的思想完成了从爱国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人生目标更加明确,抗日决心和拯救民族的信心完全盖过了学习生活上的艰苦。在这过程中,最让黄登保开心的是他终于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经过三个月的培训学习,黄登保顺利毕业了。此时的黄登保为提高军政素质,便又接着申请去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半年后毕业分配时,组织上为照顾回国参战的华侨们,将黄登保分配到了后勤部队。黄登保不愿意,坚持要去战斗部队。最终,抗大分校何长工同志将其分到了刚成立不久的八路军总部炮兵团,黄登保也因此干了一辈子的炮兵工作。


炮兵指挥英才初长成

其时黄登保分配到的炮兵团在前方成立了教导队,用以培养炮兵骨干。教导队的学员相当部分来自抗大,也有来自参加过长征的红军战士、新参加八路军的革命知识分子。在这里,黄登保遇到了英华中学的同学张尔登。黄登保和张尔登边学弹道学、数学等炮兵专业相关知识,边在实践中进行练习。当时的学习教室设在旧庙中,冬天寒冷难耐,黄登保的下肢经常被冻僵,但炮兵团里的原红军干部却丝毫不受艰苦环境的影响,这样吃苦耐劳、英勇顽强的精神让黄登保深受感动,他因此逐渐克服了知识分子的娇气,也渐渐适应了寒冷气候带来的不适,不仅重活累活抢着干,且越是疑难问题越是要坚决克服。

当时培养炮兵干部不仅要学习最基本的炮兵知识、实操,还需要与牲口尤其是马打交道。由于当时条件艰苦,部队只能装备适合山地活动的山炮,每次行军时都需要将大炮分解成六大部分,分别用六匹骡马驮着。这就非常考验运炮战士与炮手共同配合驾驭骡马的技术。因此,马术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物资匮乏的条件下,教官骑着有马鞍的马在前面教,学员们只能骑裸马练习。马走起来的时候,马背撞击着臀部。马儿走得慢了,臀部摩擦发热还能忍受;马儿跑起来了,时间一长,臀部就被撞得疼痛不已。有时,还会因为各种意外状况落下马背。每次训练结束,战友们不是停下来按摩腰背就是去卫生队上药,但黄登保却对受伤的臀部毫不在意,积极与教官、战友们探讨怎样骑好裸马、吸取如何不落马的经验教训。

在与动物打交道的过程中,通过书籍和别人传授经验是一方面,但与人一样,每只动物都存在个体差异,只有长期与它们相处,才能了解每一头动物的习性,这样在战场上,才能更好的进行人、炮、马的配合,打好每一仗。因此,黄登保在学好马术的同时,非常注重与骡马的相处,平时煮饲料喂养骡马、刷洗骡马、清洗马厩等脏活累活,黄登保都抢着干。其中,整理鞍具也是个较考验人的技术活。鞍具要是整理不好,骡马的后背在行军时会被磨出大血泡,甚至会磨出碗口大的破皮伤口,非常影响行军速度。黄登保为了快速掌握这门技术,不仅经常请教有经验的战友,自己也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观察、摸索、试作。这时候的黄登保表现出来的谦虚与朴实无华,让许多战友都看不出来他是学生出身的华侨。就这样,黄登保在炮兵团驭手班边学习边调教马匹边喂养牲口,优秀的表现让其在半年后被提升为排长,并获选模范共产党员。


黄登保在朝鲜战场(1951年).jpg

1951年黄登保在朝鲜战场


“百团大战”后,山炮在敌后活动较为困难。1941年3月,中央便将炮兵团从太行山区暂时撤回延安,仅留下一个炮兵连在敌后。炮兵团回到延安后,又同第359旅一同开赴南泥湾进行屯垦,并同时进行干部培训与练兵。在南泥湾的几年,黄登保同战友们边耕种边训练,过得非常充实。

1944年,中央决定在炮兵团的基础上成立炮兵学校。新成立的炮兵学校在1945年1月正式开课,当时的黄登保参加了该校的学员选调工作。抗日战争结束后,黄登保与战友们奔赴东北,收缴了一大批日本关东军的大炮。正是依靠在炮兵学校的所学所得,黄登保和一批党和部队培养出来的炮兵指挥人才才能顺利使用收缴来的这批大炮,并开始着手组建能打现代化战争的炮兵队伍。在解放战争中,黄登保带领战士们屡建奇功,打了许多漂亮仗,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炮兵指挥员。

1948年,黄登保率领炮一团参加公主屯歼灭国民党新编第5军的战役。在步兵战士们勇敢分割包围敌人时,黄登保率领参谋人员到第2纵队第6师指挥所,及时了解前线战斗态势并实地察看地形地貌。1月6日晚间,黄登保接到命令,要求炮兵团支援第5师,以便7日8时协作步兵歼灭闻家台之敌。接到命令后,黄登保即刻率团开进战区,并在7日拂晓亲自前往炮兵阵地检查战前准备情况、纠正偏差。7日8时20分,所有大炮开始射击。9时40分时,200余名敌骑兵后紧随多路步兵在向西北方向突围时突然行进至炮兵团第2营当面200余米处,第2营抓住机会,迅速进行火力打击,敌人溃缩一团。7日14时,战斗胜利结束。此次战役的胜利得益于黄登保积极主动到一线熟悉战况,不仅预见性强且指挥果断,保证了部队在仓促情况下迅速做出正确的战斗行动并取得胜利。在此后的辽沈战役、锦州之战、天津攻坚战等战役中,黄登保都率领战士们密切与步兵协同作战,创下了不菲战绩。


建功抗美援朝战争

朝鲜战争爆发时,黄登保正带领战士们在黑龙江密山县进行开荒生产。接到入朝作战命令后,黄登保于1950年10月19日晚跟随炮兵第8师在辑安秘密入朝。进入朝鲜后,我军骡马炮兵在狭窄的盘山路上遇到了从南方撤退下来的朝鲜人民军以及从平壤向后方转移的朝鲜政府车队,导致行军速度非常缓慢。黄登保当时是炮兵第8师的副师长,见此情形,他立刻组织翻译人员赶到队伍前面向后撤的朝鲜人民军和群众宣讲。朝鲜同志和群众们了解情况后,很快退到公路两旁,给我军让出了道路,部队才得以迅速前进并准时到达作战区域。

第一次战役结束后,黄登保随部队奉命向西线转移,参加第二次战役。在战局快速变化的情况下,黄登保率部及时占领阵地,没有因人员和牲畜伤亡、机动困难等因素影响战机,并及时做好防空、伪装等准备工作,紧密配合步兵行动,有效地支援了战斗。这次战役中,针对少数战士的恐美惧美思想,黄登保用第一次战役的胜利经验鼓励战士们,困难是可以克服的,美军不是打不败的,极大地鼓舞了人心,增强了部队取得二次战役胜利的信心。在环境恶劣、缺衣少食、道路难行的情况下,黄登保带着战士们奋力配合步兵,频繁机动、艰苦作战,配合大部队粉碎了敌人所谓“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总攻势”的计划。

第三次战役后,炮兵第8师奉命回国组建新的摩托化炮兵部队,于1951年3月再次入朝作战。原本黄登保奉命留在国内继续对两个团进行改装训练,但因师长王珩5、6月间在朝病逝,黄登保便立即返回朝鲜执行代理师长工作,指挥前线部队继续作战。经过五次作战,战局进入相持阶段,交战双方于1951年7月10日在开城开始进行停战谈判。此时的敌人为争夺谈判主动权,接连发动夏、秋攻势。在马良山、高旺山战斗中,黄登保发现榴弹炮虽然射程远、精度准,但在打击大面积集群目标时的效果却不如火箭炮。因此,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后,黄登保在战斗中调用M-13火箭炮,果真取得了重大战果,志愿军炮兵指挥所还专门组织其他炮兵师、团的领导来学习黄登保的这一作战经验。

粉碎敌人的夏、秋攻势后,各部队在原有防御工事基础上开始构筑坑道工事。黄登保亲自参与研究炮兵坑道工事的设计。为迷惑敌人,黄登保还特地设计了一批假炮兵阵地。在后面的战斗中,敌人果真被迷惑上当了,向假阵地发射消耗了许多炮弹。在敌人发觉是假阵地后,黄登保又命令部队将少量火炮轮番拉到各个假阵地,将所谓假阵地变成“真阵地”,突然给予敌人火力打击,打得敌人真假难辨、晕头转向。黄登保用这种真假结合的方法与敌人斗智斗勇,在一年中取得了不少战果。


黄登保在野外观察炮兵部队实弹射击(右一为黄登保).jpg

黄登保在野外观察炮兵部队实弹射击(右一为黄登保)


在朝鲜战场上,作为指挥员的黄登保不仅组织有序、指挥得当,且无论遭遇何种情况,都非常冷静沉着。有一次,黄登保参加炮兵第45团在黄草岭山脚下一间独立房屋召开的战后总结会。开会过程中,忽然4架敌机俯冲下来,沿着山沟反复侦察、扫射,战士们都清晰地听到子弹壳打在屋顶的响声。这时,有的同志想要冲出去探个究竟,被黄登保立即阻止。他果断下令所有人都不要出声,保持安静。敌机在一阵扫射后飞走了,大伙这才松了一口气。事后,所有人都说要不是黄登保同志临危不乱,大家跑出去就暴露目标了,后果将不堪设想。还有一次,大家午饭后正在搭在山坡上的帐篷中休息,黄登保听到飞机声立刻跑出来大喊着让所有人赶快进防空洞。大家很奇怪,每天敌机都不绝于耳,为何此时需要躲进防空洞?正当此时,四架F-84就俯冲下来一顿扫射,黄登保的帐篷直接被炸毁了,但幸亏躲避及时,没有人员伤亡。这次所谓侥幸事件其实也印证了黄登保长时间对敌机进行研究、观察、摸索得出的经验是可靠的,在实践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黄登保不仅遇事沉着冷静,他临危不乱、勇敢机智的品德也让战士们十分敬佩。有一次,黄登保需要去第19兵团部参加作战会议,司机当时有事不在,为了不耽误事情,他便自己驾车前往。刚开出不到十公里,黄登保便遭遇两架敌F-84战斗机。见此机会,敌人对着他的汽车一顿猛射。在此危急时刻,黄登保毫不畏惧,他时而把车拐进树丛,时而又开到山脚,不停地进行急速左拐右拐,敌人白白浪费许多枪弹火药愣是没让黄登保受伤。

从朝鲜战场胜利归来后,黄登保先后在解放军军事学院、炮兵学院从事炮兵业务相关的军事教育工作,后又继续在我军炮兵系统担任各类领导职务,可以说是与火炮打了一辈子的交道。1984年,在第三次全国归国华侨代表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国侨联副主席。1988年,黄登保同志因病逝世,但他勇敢顽强、机智灵活、勇于探索的革命精神却永远留在战友们的心中。所有的战友、亲人在回忆黄登保同志的时候,不仅对其工作精神夸赞有加,对他团结同志、关心部下、克己奉公、谦虚谨慎的高尚品德更是佩服无比,而他的家乡福建厦门更是因为出了这么一位华侨英勇战士倍添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