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最好的纪念

链接

穆凡中(1936-2019),祖籍山东蓬莱,大连出生,20世纪80年代初定居澳门。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师。钟爱文学艺术。所学土木工程专业为养家饭碗,吹拉弹唱写写画画为业余爱好,实文理贯通的跨界人才。曾以笔名“骆南行”在内地报章发表澳门印象文章。80年代后期开始在《澳门日报》发表戏剧评论,1997年出版澳门第一部戏剧评论集《澳门戏剧过眼录》,被视为澳门剧评“开山人”。2000年后陆续出版《昆曲摭谈》(含《昆曲旧事》《勾栏瓦舍》及《庙台厅堂》三册)、《东柳西梆》(上、下、续编三册)、《相看是故人》等多部专著。数十年来,在澳门培养观众、孕育戏剧氛围、戏剧发展及澳门戏剧的对外交流与传播方面作出重要贡献。2015年,荣获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等单位颁发“推动京昆突出贡献奖”。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澳门华文戏剧学会主席,澳门笔会监事长、副会长,澳门《艺文》杂志艺术顾问等。


微信图片_20230420170144.jpg


历时三年,《浑不似旧家园》和《尾声——穆凡中其人其事》两册书的编辑工作终于完成了。先父生前曾把文章交给他最为看重的《艺文》杂志社待出版。在此特别感谢艺文杂志社刘阿平社长及一众朋友的帮助,感谢李观鼎、沈秉禾两位先生作序。此书的面世,是对逝去的人最好的纪念方式。

《浑不似旧家园》收入先父穆凡中在澳门日报新园地副刊《东柳西梆》专栏发表但尚未辑录成册的文章。这是继“昆曲摭谈”四百篇文章之后,先父转攻的又一个研究专题——清代戏曲。文章从2012年一直写到2019年5月,梳理了清代宫廷对戏曲的热爱、传承和推广,呈现了帝王贵胄生活的一面,专业性、可读性、趣味性兼备,勾勒出中国戏曲史有名的“花雅之争”之后,京剧在形成、发展和宫廷化的过程中兼收并蓄,为其后来的“国剧”地位奠定基础。京剧是在风雨飘摇的时局下成型、成熟。因此,此书不止谈戏,而是结合时代背景,对甲午战争、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等重大历史事件都有清晰阐述,可视作历史知识的普及读本。遗憾的是,这个专题没有写完,《太后编剧》写到慈禧如何从看戏、听戏、唱戏进入编剧角色,便戛然而止。接下去会写什么、怎么写,爸爸留下了一个永远的谜。

《尾声——穆凡中其人其事》收入友人围绕“其人其事”写的文章以及“其人”早期信手涂鸦的画作,读者朋友大致可以看到一个生动、直爽、不低头弯腰的人和一些事。

《浑不似旧家园》的书名,取自爸爸曾写过的一篇文章题目:

“多年前,黄永玉老先生有幅画,叫《浑不似旧家园》……‘浑’字,有‘全’“满”的意思;‘浑不似旧家园’就是‘全不似旧家园’——这地方大变样了!这幅画表面的意思当然是赞美我们社会建设速度之快。可仔细咂摸一下滋味,从‘浑不似旧家园’这候鸟的慨叹怅惘中,是不是也包含着失去美好家园的留恋与惋惜?”

对“旧家园”的留恋与惋惜,其实是在悼念一去不返的时光。张爱玲笔下的曼帧对世钧说过的一句话,有扎心之痛:“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幸好,还有这些文字,让我们得以重温“旧家园”的温暖,且恋恋、且怅怅。

本书编辑遵循保持原文(报章体)风格、同时兼顾成书后的通畅性原则。而对于“赶写”专栏过程中出现的笔误等问题,尽可能或翻查文中提及的参考书目,或另找数据,进行比对、校正。过往我遇上书本难题,习惯随口问爸爸。他往往一两句就能答疑解惑,进一步指点我翻找哪一类书籍,显露出他的博闻强记。这一年来看书稿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我几次抄起电话欲问,却再无可问之人。有一次,我就一问题求教好几位专业人士不果。其中一位说:“如果令尊大人在世,这个问题可能就解决了。”

对于书中仍可能存有的谬误,望读者朋友见谅,非不为也,实为力有不逮。


1.jpg


阅读这些文字,细心的读者当不难发现,爸爸不喜以“专业”自居,他的文字深入浅出,面向大众。对于一个问题,他尽可能罗列出不同的观点,说明出处;不清楚的地方,直言不讳,从不含糊其辞。他和挚友沈秉禾先生的通信,信里他说自己“眼睛看的是诗经,不知何故到了笔下却变成论语”,继而说自己“没有正理八经读过一次论语和诗经”。虽未通读过《论语》,但《论语》所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却一直是爸爸对我们的身教。《论语》中还有这样一段话:“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

我们姐妹还是常常会想起爸爸说过的话:

“广交朋友,广结善缘。”

“多读书。”

“好好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