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草明:中国工业文学的开拓者

曾任全国政协委员的草明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一位终身从事工业文学创作的专业女作家,一生著书30余部。她于1987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被誉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代言人”。她在火热的生活中,与李瑞环、孟泰、王崇伦、倪志福等老一代劳动模范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她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直至80年代初期,先后在沈阳、鞍钢、北京第一机床厂举办了10多期工人文学创作班,培养了200多名工人作者,其中30多人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或省作家协会会员。草明作为她的笔名,是她最初发表作品时将“萌”字拆开而成的,表示她对共产主义思想的萌芽。从她的笔名可以看出她革命作家的色彩。


前右草明,后立者本文作者(1985年).jpg

前右草明,后立者本文作者(1985年)

她是左联作家

草明原名吴绚文,1913年6月15日出生于广东顺德的桂洲乡。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启迪了她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故乡缫丝女工的悲惨生活,使她愤然拿起笔,投入了抗日救国运动。《私奔》《缫丝女工失身记》等小说展示了她最初的文学才华。她于1932年加入“左联”广东分盟。1933年被广东当局通缉后逃往上海转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多次亲聆鲁迅先生的教诲,创作了《倾跌》《绝地》等颇负盛名的小说。1935年被捕,当时她仅22岁,坐了一年牢。后因没有任何证据被释放。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奔赴延安,任中共中央研究院文艺研究室特别研究员,和欧阳山一同多次受到毛泽东的召见,并亲历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曾鼓励草明到前方、到工农中去。她没有辜负这位伟人的期望,立即奔赴东北并先后写出了《龙烟三月》《解放了的“虎列拉”》等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


她是新中国工业文学的

开拓者

作为新中国工业文学的开拓者,草明1948年出版了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原动力》,这是我国第一部描写解放了的工人阶级的小说,被誉为新中国工业文学的拓荒之作。小说被译成13种文字,在国内外受到高度评价。

草明于1947年5月初,拿着东北行政委员会的介绍信,到向往已久的牡丹江电业局的镜泊湖发电厂去体验生活。

想要了解工人,必须首先走进工人的日常生活。草明发现工人们的文化水平都比较低,她认为新解放区特别是处在山沟沟里的交通不便的工厂,更应该办个学习班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她亲自来教工人们学习文化。草明的建议立刻得到了李书记和宋厂长的支持,他们马上就找了一间屋子做课堂。草明不但讲政治课,而且教工人识字、写信、作文、算术,还给工人讲长征、讲延安的故事,每每讲到这些时,全班的工人们都听得鸦雀无声,还有人感动得直擦眼泪。镜泊湖发电厂处在深山老林,工人们的生活缺衣少食十分艰苦。于是草明就动员发电厂的职工家属们学习延安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种菜、养鸡、喂猪,努力改善生活条件,工人们的日子也开始越过越红火,他们对新生活充满了胜利的信心和劳动热情。而这时的草明已经跟工人们相处得越发亲近,工人们什么心里话都愿意跟她说。由于工作需要,到了8月底她必须回到哈尔滨去,临走时工人们和那些家属们都再三地叮嘱草明:“您可得再来呀!”草明心里热呼呼的,她含着泪水向大家挥着手,她已经舍不得离开镜泊湖发电厂了……

东北局宣传部部长刘芝明鼓励草明把体验的工厂生活写出来,东北局妇委主任蔡畅让草明在妇委楼上写。其间又受到负责全国工会工作的李立三的关怀。

不到三个月,草明就把8万多字的书稿写完了,刘芝明请了周立波、马加等几位作家提意见,草明再进行修改,最后定书名叫《原动力》。草明请人把书稿送给李立三审阅,没想到仅仅过了两天,李立三就把书稿送回,并且附上一封亲笔信,祝贺草明写得成功。为了赶时间,经过书店出版部门的多方努力,草明的中篇小说《原动力》终于在全国总工会第六次劳动代表大会结束的那一天,带着还未散尽的油墨芳香,送到与会代表每个人的手里。代表们轰动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么快就有了一本描写中国工人阶级自己的书,而且写的就是他们的劳动生产、搞建设的事!既感到很亲切,又感到很自豪。

草明题赠士方.jpg

草明题赠作者

草明赠士方《神州儿女》封面.jpg

草明赠作者《神州儿女》封面


当时刚从香港回国的郭沫若先生,认真地读完了这部小说。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给草明寄来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书信:“我们拿笔杆的人,照例是不擅长来写技术部门,尽力回避。你克服了这种弱点不仅写了,而且写好了,写了技术部门的文字,恰到好处,以你的诗人的素质,女性的纤细和婉,把材料所有的硬性中和了……我庆祝你的成功,庆祝这第一部写工人作品的成功。”

而茅盾先生更是高兴地做了一番仔细的比较和研究,他在信中写到:“《原动力》拜读过了,写得很好。特别是因为现在还很少描写工业及工人生活的作品,所以值得珍视。……我想我不应该和您绕圈子说客套活。我说,《原动力》是关于这方面的第一部中篇作品,在今天是一部好作品,一部富有教育意义的作品。《原动力》在政治上把握得正确,那是一眼就看得见的。其次,它写的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那也是毫无疑问的。”

1950年10月16日,草明前往波兰首都华沙参加第二届世界和平代表大会,她的《原动力》和赵树理的《李家庄的变迁》均被译成英文版,这两部作品成为让世界人民了解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真实面貌的最新窗口,这两部中国小说在大会上被各国代表争相购阅的热烈情景,一时间传为佳话。

《原动力》的问世迅速传遍大江南北,东北书店、北京、天津、山东、上海、苏北、浙江等中南各省的新华书店纷纷出版了《原动力》,香港学林书店把《原动力》改编为《新文艺连环画》上、下册出版。与此同时,《原动力》也迅速走向世界,据不完全统计,从1950年至1953年间,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捷克、德国、英国、日本、朝鲜等国都翻译成本国文字出版。

草明当年深入生活的牡丹江镜泊湖发电厂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专门建立了一个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原动力广场,于2021年七一前夕的6月18日举办启动仪式,并同时演出红色教育舞台剧《原动力》。

1948年11月,草明来到沈阳皇姑屯机车车辆厂深入生活,创作了长篇小说《火车头》。1954年,她奔赴鞍钢并在第一炼钢厂担任党委副书记,深入生产第一线,创作了中国工业文学的经典之作《乘风破浪》。此后到北京第一机床厂深入生活,任党委副书记,并历经了“文革”的风风雨雨。“文革”结束后,又创作了另一部长篇小说《神州儿女》,1984年12月出版。90年代,又出版了五卷本的《草明文集》《世纪风云中跋涉》。她2002年逝世,享年89岁。


她同毛泽东、鲁迅的关系非同一般

1942年4月9日,毛泽东邀请延安中央研究院的欧阳山、草明夫妇到家里了解情况。草明回忆:“我和欧阳山收到毛主席的信,邀请我们去一下,我们马上扣好扣子就去了。很顺利地就到了毛主席那里。结果我看到毛主席的衣服比我们还破,一个洞一个洞的,都是烟烫的,很随便。本来有点紧张,但是一看就很自然的坐下。主席就说准备开一个会,征求下大家的意见。叫欧阳山先讲,他讲了很多很多。讲完以后,毛主席就问我:草明,你有什么意见?我一想,我说这个文艺界有宗派主义不好。” 不久这个会开了,就是延安文艺座谈会。

1942年4月在延安,草明给毛泽东送材料时,毛泽东很关切地询问她的工作情况,还有什么困难?她说,身边三个孩子还送不出去。毛泽东当即请服务人员请来傅连璋大夫(他是杨家岭中央机关的保健大夫,又分管延安托儿所的工作),请他帮助解决草明儿子入托问题,又吩咐秘书叶子龙用他的名义给八路军总参谋长叶剑英写信,请他介绍草明女儿欧阳代娜、欧阳天娜到八路军子弟干部学校入学。毛泽东还在信上签了字。

1947年,毛泽东的二儿子毛岸青从苏联学习回来。刚回来时中文的读写能力较差,由蔡畅提议推荐草明去给毛岸青补习汉语课程。半年之后大有进步,能独自给毛泽东写信了。毛泽东十分高兴,还托秘书写信向草明致谢呢。

从鲁迅的书信中可以看出他对草明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亲切问候,介绍医生为她诊治,甚至连寻找医生的住址的路线都写得十分清楚。更有一件小事,可以充分看出鲁迅对她的关怀了。1936年,《六艺》杂志刊登了一篇冒草明名字写的小说。草明很恼火,立刻写了一篇二百多字的声明来请教鲁迅,并请他设法免费刊登在《申报》上。鲁迅看后立刻回信说:“《六艺》这种刊物是无人看的。你在《申报》上登了声明,无异给它做了义务广告。我代你拟个声明,你把它附在你将要发表的小说的题目下面,就达到声明的目的,又免得替他做义务广告。”先生附来代拟的声明为:“《赶夜路》一篇,笔名虽同,文字实非我作,深恐有掠美之嫌,特此声明。”仅仅26个字就解决了问题。

草明保存摄影家沙飞作品《鲁迅先生与青年木刻家》的事迹,为文化界人士称道。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辞世。沙飞拍摄了鲁迅先生的遗容及记录了葬礼的过程。草明当时在治丧处。沙飞送到治丧处的是他拍摄的两张鲁迅照片,他与专门在灵堂前登记花圈挽联的草明相识。抗战爆发后,沙飞赴华北前线,沙飞妻子既要上班,又要参加抗日工作,还要照顾两个小孩子。1941年初,在重庆的草明收到八路军办事处的通知。立即去曾家岩候车赴延安。沙飞妻子因为工作不能去延安,组织上委托草明在路上照顾这两个孩子。草明抱着自己刚出生几个月的儿子起程。临上车前,沙飞妻子把自己的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交到草明手里。草明在途中很好地照顾孩子。1944年,沙飞妻子也到了延安,在中央党校三部学习,与草明同学。1945年底,草明从延安到张家口,拜访了沙飞夫妇。当时沙飞任晋察冀画报社社长,草明是晋察冀日报的特约记者。老朋友见面,分外亲切。沙飞把自己拍摄的《鲁迅先生与青年木刻家》的照片送与草明。草明非常珍惜,一直挂在家里。沙飞对他自己拍摄的鲁迅底片很珍爱。他用防潮纸单独包好每张底片,再把十几张底片都放在一个小铁盒子里。从1936年起,他一直将这个小铁盒子放在上衣口袋随身携带。1949年12月,沙飞在石家庄和平医院住院时,精神异常,开枪打死日本医生津泽胜。1950年3月4日,沙飞被华北军区军法处处以死刑。在他的遗物中,没有发现鲁迅照片的底片。华北军政大学政治部保卫部认为:“关于沙飞所摄制的鲁迅先生底片,可能是在沙飞身上放着,被埋葬起来了。”沙飞拍摄的鲁迅的原版照片存世极少,草明几十年一直保存的一张《鲁迅先生与青年木刻家》极为珍贵,被许多报刊、书籍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