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汕头全书”式的人物

32582CCC@3D4F424C.B1201964.jpg.jpg

作家尤其是小说家,以虚构为主要职业手段。但,没有现实,何来虚构?也无从虚构。最初由《香港商报》出题:“品鉴岭南。”十多年来全国竟有70多位知名作家先后到汕头采风。采风也是受教,作家是真诚的、率直的,近距离直面社会现实,对生活保持发言的立场。

这种对现实生活的关怀,就是“拥责任在怀,拥苍生入怀”。而现实生活是有高度的,作家们在汕头看到了这种高度,被启发,被感动,胸怀开畅,意兴扬扬,每人都写了一至数篇对生活有建设价值的作品,发表在中央及全国各地的报刊上,形成洋洋大观。在所谓“文学已经边缘化了”的当下,这难道不是一段文坛佳话吗?

人们自然要问,这么多作家们为什么会一次次地蜂拥至汕头?

这固然跟汕头的魅力有关,但最关键的是要有位能把作家们领进汕头的“引路人”。这个人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一,通晓汕头的历史根脉、文化风物,并有广大的人脉,是“汕头全书”式的人物;二,善为文章,了解作家,与文化界有广泛的联系。

汕头恰好就有这么一个人——张泽华先生。

农家才子,十几岁发表小说,中专毕业后当过县文化馆的创作员。自古为文好者,是为官的基础。他也由文入政,一步步由农村最基层做起,在汕头市诸多区县里转着圈儿的当领导干部。民间的口碑是:“他干好一个地方,就被调到另一个更需要他的地方。”

讲一件小事,可见他的为官风格。

尽人皆知,一旦沾染上毒品,再想戒掉就势比登天了。作家们却在汕头亲眼所见一些曾经的瘾君子,不仅彻底摆脱了毒品的控制,还有了一份很不错的职业,亲耳听他们讲述戒毒创业的故事。可称得上是奇闻奇遇。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器质精壮的家具店小老板纪耀宏,与隔壁商店的老板发生纠纷,失手致人重伤,被判刑5年零6个月。刑满出狱后,求职无门,开“摩的”拉客,都无人敢坐他的车,到建筑工地干苦力,包工头知道他蹲过大牢,也不敢要他……就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遇到了人生中的贵人——明通豁朗、智虑过人的区委书记张泽华。这位区委书记正想通过纪耀宏做个标杆,拯救一批身上有黵儿(方言。形容有污书点——编者注)又自暴自弃、不能融入社会的年轻人。于是全力扶助纪耀宏联合另外5个命运相同的朋友,创建了鸿泰搬运队。其中三人是因抢劫、吸毒而入狱的刑满释放者。

如今20多年过去了,当年六个人起家的鸿泰搬运队,现有本地员工800多人,其中近300人是刑释解教者,包括汕头著名的黑社会组织“七星帮”的“帮主”及其属下。搬运队却因服务一贯安全牢靠、专业性高、效率好,竟创出了自己的牌子,业务应接不暇,并建起了自己的三层办公楼。

最令人惊奇的是每年都要安置刑释人员50多个,可以说来一个安置一个。这里是公司,不是戒毒所,同事也不是警察。但有许多同事都在监狱呆过,都沾过毒品,谁也别拿毒瘾唬人,大家都戒掉了为什么你戒不掉?刚从监狱出来的前几个月最难熬,过去这几个月就容易了。要想活着,就要做人,不做毒鬼,先把魂儿招回来……张泽华当初支持纪耀宏的目的实现了。只要进了鸿泰,“重新违法犯罪率为零”。

这就是说,吸毒者们进了鸿泰,确实把毒瘾戒掉了。如果说一年半载或三、五年不沾毒,还不能算真正戒掉,20多年不碰毒品,应该算彻底戒毒了。我看他们忙忙碌碌,身形朗健,谈吐自信,一个个确实证明了自己不再是社会和家庭的累赘,而是能够养家和有益于社会的干将。难怪汕头人把如今的鸿泰搬运公司称为“阳光驿站”。

“驿站”的人一提起“张书记”,无不感恩戴德。难得的是张泽华已经成为一方“父母官”,却始终没有忘记他父亲的临终叮嘱:“有烧香的心,才有吃饭的命。对人要真诚,敬重。”他始终抱着给百姓烧香的心为政,其政声之佳可想而知。

他在退休前两、三年被任命为汕头市委统战部长,后又担任汕头公益基金会会长,通管全市的慈善事业。这一管就是八年,为他深植善根,广结善缘,打好了基础。其间他还出版了四本文学著作……这一切似乎都是为了当作家们的“领路人”做准备。

对一个地方官员的真正检验,是看他退休之后百姓的口碑。作家采风团每到一处,都受到当地主人的远接高迎,尽管张泽华总是站在作家们身后,但作家们心里都明白:主人的盛情及坦诚,完全是看他的面子,他才是采风团的灵魂。在交谈中,有些被采访者会不自觉地讲出张泽华曾如何帮助他们……人托在事上,因事因情他被人尊敬,自有一股温煦而持久的气场。

其实,他本人就是作家,又太熟悉自己的城市了,驾驭汕头的重大题材,还得数张泽华,笔下真情弥满,文风明润。他写英雄麦贤得,头颅被炸开,脑浆迸流,硬是手把舵轮,稳住快艇,直至海战取得胜利。刚猛激越,摄人心魄,通篇气骨挺立,意蕴酣畅而沉浑,富有历史的穿透力。联想“抗倭守土”的丘逢甲等过去的汕头名将,不能不令人感佩:海疆万里、地控要塞的汕头,果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汕头又是一座“慈善之城”。在张泽华的《王佩君与外砂集福利会》以及与黄浩瀚合著的《辛亥革命时期的潮汕华侨》中,详细描述了汕头慈善事业的传统乃至在民间形成风气的过程。海外华人圈曾流行一句话:“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侨的地方就有潮汕人。”而且潮汕人往往居首。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靠的是华侨的捐助。同样,1905年兴中会与章太炎、蔡元培创立的光复会以及黄兴领导的华兴会等革命团体,在日本东京合并为“中国同盟会”,并推举孙中山为总理,也是靠海外华侨的有力支持。

汕头的华侨在海外挣了钱回乡投资做善事已成习俗,国内的汕头人乐善好施也屡见不鲜。外砂镇李厝村的生产队长王佩君,就与30多位富裕农民出资成立了“集义福利会”。30多年来,这个福利会救助因台风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孤儿及各种贫困者两万多名,捐出衣物3万多件、现金300多万元……会长王佩君寿高90多岁,气象融合,令人敬仰。

义不负心,张泽华下笔也情深不能自持,独得潮汕人文之厚。写《追星不如追科学家》,则别有意趣,文采脱然爽洁,妙明其心。他不仅请众多作家来汕头,还曾分期分批邀请57位国家科学院院士和著名科学家来汕头,到500多个校园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人才。如今在汕头涌现出的100位“小发明家”中,有的考上了科技大学,有的被国家选派出国深造,有的毕业后进入国家科研机构工作……

“世上苍生架上头书”,张泽华是当今官场和文场中一个特别的存在。为官适逢其盛,襟怀阔大,扶持人心;为文,弘扬正气,标志时代。从政丰富和锤炼了他的文思,文学不仅浸润了他的品性,写作也将他的人生拉宽。

“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值此张泽华先生新书出版之际,著文聊表贺忱。

(《山那边是海》,已由新华出版社于2023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