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琼侨抗日英烈——符克

作者简介:张盛楠,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未标题-2.jpg

符克

“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 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琼崖华侨回乡服务总团团长符克积极开展各项抗日活动,为琼崖人民摆脱苦难和中华民族抗日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其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自古英雄出少年

符克原名符家客,1915年2月出生于海南岛文昌县昌洒乡(今文昌市昌洒镇)东泰山村一个华侨之家。其父亲符世椿为家庭生计常年在东南亚艰难谋生。海外经历使符世椿深感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有了一点积蓄时,他在家乡倡导并集资创办了彰善学校和群英学堂,并叮嘱妻子潘春兰要重视对儿子——符克和符家寰的教育问题。少年符克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热爱体育运动,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与北伐战争胜利推进的同时,工农群众运动进入高潮,党的组织和党领导的革命队伍迅速扩大和发展。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文昌人民积极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农民协会、青年会、妇女会、童子团等相继成立,革命群众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1927年8月,文昌劳动童子团总团正式成立,12岁的符克深受小伙伴们的拥戴和信任,被推选为童子团团长。符克率领童子团积极活动,时常采取徒步接力的方法传递信息,构成了较为周密的通信情报网;自制荷竹枪,带领团员们操练;组织村里失学儿童上识字班,让团员们带领他们学习文化、政治和操练;配合当地农民协会和妇女解放协会,开展反帝反封建和破除迷信等活动。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大肆迫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符克带领童子团天天到村外路口站岗放哨,查路条,严防坏人。1927年9月,为打击邢森洲指挥的清剿行动县兵连,昌洒乡召开万人群众宣传动员大会,符克代表童子团上台发言。少年团长镇定从容、清晰流利地介绍了童子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开展的工作情况,谴责了国民党反动派破坏团结、发动政变的恶劣行径,给参会乡亲们留下深刻印象。

符克女儿符曼芳向海南省档案馆捐赠的书籍(图源网络).jpg

符克女儿符曼芳向海南省档案馆捐赠的书籍

1927年底,符克从彰善小学毕业,父亲为了让他掌握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委托符克的表兄王康宁带其到广州求学。1928年春,符克以优异成绩考入广州市南海中学,他认真学习,时常看书到深夜。

符克刚到广州时,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农民和革命士兵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起义爆发。经过三天激战,终因敌我力量过于悬殊起义失败,5700多名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广州起义虽以失败告终,但它是中国无产阶级建立苏维埃政权的英勇尝试,首次公开打出工农红军的旗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城市苏维埃政权——广州苏维埃政府。少年符克在目睹这一切后,更加了解了国民党的残暴罪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革命有了进一步认识。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国难当头,国民党当局却继续围剿工农红军、镇压革命群众、迫害民主人士,符克的挚友也被逮捕。这令他看透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开始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才是解救中华民族的真正力量。

1933年,符克高中毕业,恰逢父亲被辞退工作,在越南做生意的堂兄也面临困境。因经济拮据,符克只好遵照父亲的意愿赴越南谋生,在西贡三民小学当教员。虽然身在海外,但此时的符克不断思考着中国社会的现实,探索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


上下求索救国路

在父亲和堂兄的打拼下,符克家庭经济好转,他表达了回国继续求学深造的想法。征求父亲同意后,1934年符克返回祖国继续复习功课,并于年底同陈梅卿女士完婚。婚后两人感情融洽,相敬相爱,很快便有了女儿符曼芳。

1935年,符克考取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华侨高等学府——国立暨南大学。面对日军的铁蹄,暨大师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运动。作为暨大的优秀爱国学生,符克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参与抗日救国宣传活动,时常与同学们走上街头,发表爱国演讲、演唱爱国歌曲等。8月,驻共产国际的中共代表团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名义,草拟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不久公开发表。宣言对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抗日救国的号召,在社会各阶层中引起强烈的反响,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也让爱国青年符克热血沸腾。12月,“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在北平爆发,并迅速席卷全国。符克和暨大的同学在南京、上海等地积极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发动群众抵制日货,声援支持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

1936年12月,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制造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社会各界对此发表不同的看法,一时间争议纷纷。符克深刻认识到国共合作抗日救国的真正意义,始终坚持国共合作抗日救国的思想和方针,在不同场合积极阐述其对西安事变和统一战线合作抗日的看法。在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后,符克努力学习革命理论知识,参与各种进步的社会活动,通过学校的歌咏团、话剧社、学术团体深入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同时,还与同学、各界爱国人士成立了抗日团体“民族解放先锋队”。

1937年5月,在暨大毕业前夕,符克按照学校要求到全国各地进行社会考察。符克率先到了抗日前线绥远,宣传抗日活动,多次登门拜访国民党的爱国将领。尔后,他与同学科美又到了山东省济南和青岛等地考察。在青岛,国民党青岛特别市长、青岛海陆军总指挥沈鸿烈接见了他们,并在符克的纪念册上题词留念:“壮志凌云。”其后,符克又登门拜访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秘书长、教育厅厅长何思源先生,倾听后者对时局的评论。临别前,何思源在符克纪念册上写下了“团结救国”四个字。通过社会考察,符克与同学们收获满满,他们互相分享考察感想。其中,符克表示必须依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各民族党派的团结一致,才能拯救中华。

符克家书.jpg

符克家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937年6月,符克从暨南大学毕业,他拒绝了海外安逸的生活,说服父亲,毅然选择奔赴革命圣地——延安,继续探索救国道路。符克与同学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终于在1938年抵达延安,进入陕北公学学习革命理论和进行军事训练。在这里,符克与同学们边学习、边战斗、边生产。他接触了许多革命老前辈,聆听他们的战斗事迹,其马列理论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赴西贡宣传抗日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此民族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呼吁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抵抗日寇侵略、将日寇驱逐出中国。全体中华儿女共赴国难,东南亚地区的800多万华侨抗日热情高涨,纷纷捐款、捐物,甚至主动要求回国参加抗战。1938年3月,毛泽东在延安会见了马来亚华侨抗敌后援会,并在给代表团的题词中号召“全体华侨同志应该好好团结起来,援助祖国,战胜日寇。共产党是关心海外侨胞的,愿意与全体侨胞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显示了党对华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下,世界各地爱国华侨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救国运动,其中包括“流寓远方,不忘琼土”的广大琼侨。

1938年,党中央为了进一步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和陕北公学三所学校中,挑选优秀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组成海外工作团,赴东南亚各国宣传党的抗日纲领和政策,动员和组织华侨抗日救国。工作积极负责,沟通能力较强,并且有着爱国华侨特殊身份的符克成为海外工作团的团员,负责宣传工作。临行前,朱德、陈云等中央领导同志接见了所有团员,勉励他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完成动员华侨支持祖国抗战的特殊任务。7月下旬,工作团一行从延安启程南下,到达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时,周恩来亲切接见了他们,并分析了抗日形势,对出国后的宣传活动作了重要指示和具体安排。历经辗转,符克与战友詹镛终于抵达越南西贡。

回到侨居地,符克得以同父亲、堂兄等人团聚,他向家人说明国内的抗日情况,号召他们积极抗日,得到了家人的信任与支持。由于信息不畅,在西贡的华侨难以了解国内抗战情况,更无法了解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同时,汉奸乘机造谣散播悲观的亡国论,众多侨胞们情绪激愤却报国无门。符克与詹镛在了解越南华侨的抗日救国情况后,决定首先在华侨中培养抗日救国骨干,以此带动整个越南华侨的抗日宣传工作。他们联系越南各爱国进步团体,创办五四阅报社,免费为进步青年提供阅读报纸的机会;举办骨干培训班,宣传党的抗日纲领、策略和主张,宣传延安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成就,宣传八路军、新四军抗战的英雄事迹,宣讲毛泽东《论持久战》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使学员们正确认识了祖国抗战形势,认识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增强了祖国抗战胜利的信心。其后,符克和詹镛举办工人夜校,为青年工人读报纸、讲时事,分析抗日形势,阐明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战略方针,极大提高了侨胞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同时,符克积极利用新闻传媒进行抗日救国宣传工作。此外,他还联系原已成立的越南华侨救国总会发动爱国募捐,华侨们通过卖“爱国花”、商店商品义卖等方式,团结一心,支援祖国抗战。1939年初,为人诚恳朴实、满怀爱国之心的符克深深感动了越南工商界德高望重的侨领陶笏庭先生。陶先生的加入对越南华侨的抗日救国工作起了极大推动作用,他不仅亲自捐款,还发动工商界人士支持祖国抗战。1939年3月,越南琼侨救乡会成立,陶笏庭被选举为该会的主席。在符克等人的努力下,西贡的抗日救国宣传活动有组织、有秩序的展开,取得显著效果。


舍家为国返琼崖

1939年1月,琼崖华侨联合总会在香港成立,宋庆龄为名誉会长,宋子文、陈策为名誉副会长。琼崖华侨联合总会是琼籍华侨抗日救国运动的领导机构,从财力、物力上有力地支援了祖国抗战。同年2月,日军侵占琼崖,广大华侨义愤填膺。根据琼崖华侨联合总会的决议和党中央的指示,符克在与陶笏庭先生商量后,提出成立越南琼侨回乡服务团,并开始招募团员、筹募药品等物资。经过严格的面试和审查程序,共招录43名团员,符克亲自担任教员,集中培训了两个月。同年4月,符克的妻子陈梅卿带着3岁的女儿符曼芳从文昌逃亡到西贡,一家人在战乱中相逢。但仅相聚短短三个月,符克毅然选择离开越南,带领回乡服务团返琼抗日。带着对亲人的不舍、眷恋和愧疚,符克踏上甲板,奔向琼崖抗日前线,并于1939年秋冲破日军在琼州海峡设的封锁线抵达琼崖,与先期到达的香港团、星洲团会师,总人数多达240余人。琼侨青年放弃海外安逸生活,主动回国抗战的壮举,得到了宋庆龄的高度评价,她对此表达了崇高的敬意:“此不独琼州官兵之幸,抑亦琼州抗战之幸也,诸君深明大义,慷慨悲歌。临笔神驰,庆龄谨致抗战敬礼!”

返琼后,符克与服务团团员秉承着“抗战高于一切”的原则,全身心投入到抗战工作中。服务团迅速组成慰问团,慰问前方抗日将士,给予他们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鼓舞和支持,调动了他们的抗战情绪;采用张贴墙报和标语、散发传单、组成歌剧队演出、翻印理论宣传册、口头宣传以及出版《团刊》等方式,加强抗日救国宣传活动;组成医疗队开展战地救护,帮助解决琼崖军民缺医少药的难题。为了统一行动,加强领导,经琼崖华侨联合总会批准,1940年6月,琼崖华侨回乡服务团的香港团、星洲团和越南团联合组成琼崖华侨回乡服务团总团,任命符克为总团团长兼琼崖华侨联合总会救济部驻琼崖办事处主任。在符克带领下,服务团的活动范围从原来的琼山、文昌扩大到琼东、定安、乐会、万宁等地,激励了琼崖军民抗日斗志,沟通了琼崖与海外琼侨的联系,对琼崖抗日斗争作出卓越贡献。

符克(左一)乘轮船回琼抗战(图源网络).jpg

符克(左一)乘轮船回琼抗战


自1939年6月广东省第九区专员兼保安司令吴道南主持琼崖政局后,他积极推行蒋介石的反共政策,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制造反共事端,诽谤、仇视琼崖华侨回乡服务团,甚至逮捕杀害服务团团员。针对国民党的分裂行为,琼崖华侨联合总会从抗战大局出发,要求回乡服务团在琼崖国共两党之间开展斡旋工作。1940年夏,符克挺身而出,与韦义光(中共地下党员)一同前往位于安定县翰林镇的琼崖国民党守备司令部斡旋国共合作。面对战友的担忧,符克坚定地说道:“抗日高于一切,抗日救国是大事,国共团结是大事,我个人安危是小事。”然而,1940年8月15日,符克与韦义光却惨遭王毅(国民党琼崖守备司令部司令)和吴道南的毒手,倒在了血泊中。这位以拯救国家危亡为己任的爱国青年,以其鲜血染红了琼崖这片土地,年仅25岁! 


英雄热血铸丰碑

符克被害后,琼侨回乡服务团由特支书记符思之兼任总团长职务,继续抗日救国。1940年秋,符克妻子陈梅卿在返回琼崖途中,听闻噩耗,悲痛欲绝,强忍悲伤将女儿抚养成人。1951年初,为了缅怀和纪念丈夫,陈梅卿用积蓄和政府拨给的抚恤金,修建了符克烈士纪念碑。中共海南区委员会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冯白驹将军亲笔为纪念碑题写“生为民死为民,生伟大死光荣”的碑文,高度概括了符克壮烈的一生。1951年12月,符克烈士纪念碑落成,符克老战友、海口市市长符思之和文昌县县长李光邦为纪念碑落成揭幕,并在纪念碑上题词:“为人民死,虽死犹荣。”1990年3月,经中共海南省委批准,安定县政府在符克和韦义光牺牲的翰林镇加露岭为两位烈士修建了高425厘米、宽219厘米的纪念碑。1995年8月,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符克烈士纪念园在文昌市昌洒镇东泰山村落成,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廖汉生亲笔题写纪念园园名和馆名。纪念馆内,陈列着符克生前使用过的物品以及珍贵图片和史料,其中还包含了符克寄给海外亲人的家书。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书的字里行间,表达了符克对亲人深深的思念以及不能尽孝道的愧疚,但更体现了其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他在其中一封家书中写到:“我孤单一个人,远离了你们,回到祖国来,踏上艰险的征途中去。”“假使遇有不幸,也算是我所负的历史使命完结了,是我的人生的最大休息了。”自开园以来,烈士纪念园迎来国内外众多参观者,包括许多爱国华侨。2006年,烈士纪念园成为海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琼侨符克与广大爱国华侨一道,同祖国同生死、共命运,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号,奏响了气吞山河的爱国主义壮歌,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海外中华儿女亦将为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绚丽篇章添砖加瓦、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