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海口灯节换花记

花,竟然可以成为元宵节的代名词。一朵鲜红的玫瑰花,竟然可以映照出海口元宵的热闹与红火。

在浪花潮涌的海南岛,在滨海城市海口,一提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首先想到的不是“三十的火、十五的灯”的“灯”,也不会想到猜灯谜、舞龙舞狮之类,第一个跳到脑门口闪亮的是“春城无处不飞花”的“花”,而且不是干花、塑料花,而是鲜艳欲滴的玫瑰花。继而想到,那一朵朵带露含羞、叶茎蕊都会说话的花儿,都像开心宝贝似的,竞相在一只只温暖浪漫的大小手之间快乐传递的欢天喜地的非凡景象。

府城换花节,已是海口元宵节的重头戏,扎根在当地人们温馨记忆的心田,并且还已成为对未来一个个元宵节的美好期盼。

有“琼台福地”雅称的府城,是由曾经琼州的郡城、到琼山市的市府、再到是海口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域,经历了一系列蝶变,身份定格为海口市琼山区一个中心镇,但它怀抱中的“七井、八巷、十三街”里的风情没变,其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浓厚习俗没变,而带有传统文化气息的一个节日一旦在其天地里诞生,便有椰风海韵和热带沃土滋补的灵性,便有阻挡不住脚步的成长,便有生生不息的渴望……以至于自然创造奇迹般,这个节不经意地就成了民间生活的口碑和现代时尚的品牌。


微信图片_20230208145439.jpg

对于老海南人来说,还是叫府城换花节觉得亲切,而在更多的年轻人口中和心底,早已是海口换花节,甚至是海岛换花节。不说历史渊源,不说形式特征,不说逐渐发酵的覆盖面和不同时代人的认可度,只说这样节日中的一个花节,不仅在中国独一无二,恐怕在世界上也实属罕见。

走进这样一个特别的节日中,会看到和体味到什么呢?仅仅是看到花影,闻到花香,读到花语,迷恋花神?

无须“愚公移山”,只需“读史换景”。因为正月十五的月是圆月,美好的节日加满月,人一般都有会有好心情和强记忆。走在元宵节的城市街头,自然会想起唐诗宋词中那诸多颂节咏月的妙语佳句。而迎着暮色一踏入古色古香的府城地盘,还是觉得欧阳修于景祐三年(1036)在京城过上元节(元宵节)所写《生查子·元夕》词中“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句最为应景贴切。

微信图片_20230208145414.jpg

海南少柳,城中更是难见,而那青石铺就泛着珠光之古巷旁的鼓楼高翘的檐角,不就是“柳梢”吗?被横跨东西海域的琼州海峡的碧澄海水所淘洗过的月亮,不正是从那儿露出脸来,开始俯瞰整个府城吗?

更为重要的是,这元宵节中的换花节,是海南的“情人节”,在当地年轻人心目中,它的重要性远胜于牛郎织女相会的七夕和西方漂移过来的“2·14”。

太阳刚一跌进西边的海,东边的月亮还在家中梳妆,不少青年男女就已穿戴整齐,出门纷纷乘坐各种交通工具,甚至稍近些的步行或跑步,向“粉红色的都城”出发了,向“梦想中的邂逅地”进军了。而且,激情绝对超过文化无比繁荣、情致生活无比兴盛的欧阳修所处的北宋时代,不是“人约”也不是“相约”,而是不约而同的“共约”。

那积极赶赴一年一度盛会生怕掉队和迟到的内心,充满着无可言说的仪式感和神圣感,完全可以说是颇为富有宗教情结和虔诚色彩。

赶到府城过节的,要在这个城区度过一年当中最为浪漫传奇一夜的青年,不仅是住在海口的,还有来自海南岛东边的文昌市、西边的儋州市、最南边的三亚市,全岛各个市县都有。

“外来青年”无法统计,他们都把这个节日当作自己的节日。就是内地刚到海南的年轻人,一般也绝不会错过第一年的这个换花节,甚至初到海南了解风俗后,最神往的节日不是中秋、春节等“大节”,而是有换花活动的元宵和陌生人也可光明正大去吃喝的“公期”等“小年”。

花,有的是在路上随手买的。年轻人清一色地买红玫瑰,似乎只有火或太阳一样的红,才能反映其被喜悦燃烧着的内心,才能和天上皎洁的月形成阴阳对应与平衡,也才能第一时间引起异性“陌生人”的爱恋和冲动。


微信图片_20230208145507.jpg

一到元宵节这一天,海口大街小巷里,尤其是南大桥底一带老牌子的鲜花店,不仅全天候地开门营业,早早地将成批量的玫瑰花摆在门前或店铺最显眼处,占最大面积,以供旺盛需求,而且街头巷尾竟还临时新生一些“摊点花店”,很多报刊亭和日用品小商店竟也兼营卖花,以方便路人选购。

有人曾夸张地形容说,这天晚上,不要说在府城最早的换花集中点,就是在新生的滨海大道和万绿园一带等后来逐渐发展和补充的换花区,甚至可以说,在海口任何地方,看到的花都比灯多,也比灯红。

花,也有到了府城就地买的。不仅店家卖花,而且花摊随处可见,一些看起来五六岁到八九岁的孩童形成“花驿站”,无意间组成了庞大的流动的“卖花大军”,他们各自手拿一大把花,跟着人流走,边走边叫卖,冷不防花就炫在了你眼前。

奇异的是,你如果在一个街口看到某个孩子卖掉手中最后一朵花,可很快在另一个街口你又会惊奇地发现这个孩子双手又拿着一大把待销的花,简直让人叹为“神童”。也或许卖花的孩子多和大多都被花遮脸,而你在人流中看走了眼,错把李四当张三,这会让你不由得一阵暗自好笑。

还有一道特别的风景线,便是不少大学生、中学生模样的男孩女孩。他们着装清新,笑容也像花一样,显然都是有备而来,且不愿随着人潮涌动,而是乐打“阵地战”,个个用红或蓝桶装花,设点行销。花有成束的,也有单枝的,大多花蕊和花瓣上洒有水珠儿,晃晃亮亮的像星星的眼,特别惹人垂爱和容易引起争购的欲望。

他们摆卖的,除了十足鲜的活花,偶也夹有传统样式的塑料花、电子闪光的“瓷玫瑰”,只是价格不同。毫无疑问的是,这一天花价自动上涨,平时四五元一支的玫瑰花,这一天是八九元甚至十多元,而买花者大多不问价,也不在乎价。

对于大多数海南人来说,“不过元宵不算出年”。而对于这些卖花的学生来说,“不赚这桶金就不能返校安心读书”。有元宵快乐卖花者,曾在第二天微信朋友圈晒成果道:“呵呵,一夜玫瑰一千多!”相信,少则几百元、多则收入几千元的也会有吧!不过大多数元宵临时卖花者,除了看“商机”,也很看重其中乐,有的还自诩是“卖花兼换花的天使”,呵呵。


微信图片_20230207145944.jpg

天上的月亮越来越近越来越大了,地上的灯火越来越艳越来越亮了。当有这个感觉时,前后左右的花是成几何数暴涨了。原来,月上中天,夜色浓时,数条全部只允人步行的街巷来去的行人陡然倍增了,不仅府城的人出门了,其他城区的人潮涌来了,连灵山、龙塘、龙泉、大坡、长流等附近镇的居民也都群涌而至,如各地江河奔涌至府城这个大海,立即波涛汹涌,声势震天,闹元宵的高潮到来了。

可这完全不同于内地其他任何地方的闹元宵,虽然三角公园和绣衣坊巷里挂满了古式宫灯和现代各式灯,琼台福地的殿前广场有猜灯谜,琼山区委大院里有琼剧在上演,但是赶到现场来闹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却是不为看灯不为猜谜不为看戏,那些节目和花样只是配料,只是陪衬,只是烘托,顺路扫瞄扫瞄而已,而主餐和主角、王者和王道,都是动手兼动嘴参与感、主动意识都超强的换花、换花、换花!还有蹓跶、蹓跶、蹓跶!也即边换花边蹓跶,边蹓跶边换花。而且,故事传奇任书写,花边新闻总是多。

换花,不需要特别用心思、伤脑筋,花传递灵感,花语或说连珠妙语,是随口就冒出来的。

“大哥,我这左手拿的能换你那右手大朵些的嘛?!”“帅哥,换花了,你莫跑!”“美女,我就想要你的花,你能不能笑得更像花一些呀?!”“姑娘,你怎么就拿一朵呢,我也只一朵,是专门等我来换的吧?!”“喂喂,你不是爱宅在办公室嘛,怎么也来换花了,是想脱单?脱贫?还是想图个吉利,换个什么好运气?”“嗨嗨,好多次路过你家门口祈祷了半天都碰不上你,没想到在这遇到你哈!见面有礼,我的花和人都给你!”……

换花,需要特别用眼用心,且勿三心二意,花粉飞出诱惑,也会旋起迷魂阵,花神或说花之产权,很容易就落在别家。

一不小心,手中的花被人换走了,而没有及时拿到对方随后递过来的花,就变得面前空空,手足无措。一没看准,想跟颜值高的张三换花,就像在人群里错拉缘分手一样,拿回来的却是爱做鬼脸的李四的东东,容不得遗憾后悔和补救,就被人流之潮推走……

当然,作为全民狂欢式有氧运动的换花,文明是官方倡导,是主旋律,也是民心所向,人人当遵守。

微信图片_20230207145914.jpg

可也有看起来不和谐的举动,就是冷不防,你插在上衣口袋里的花,被顽皮的人哧溜一下“偷”走了,他双手合握着的花,被好玩的人呼啦一下“抢”走了。但有趣的是,无论是被“偷”、被“抢”,都是幸福地“偷”、快乐地“抢”,双方居然都不懊恼与生气,更不会愤怒与发疯。宰相肚里能撑船,心胸比南海还宽,只是随着“哇”“啊”“呀”之类的一声惊呼后,便是呆萌,便是笑,不是不好意思的微笑,就是自嘲的哈哈大笑,遇到有另外的目光聚焦而来对接时,彼此还有理解和会心的一笑。

而“为非作歹者”,也是持花一阵嬉笑或溜或钻进人群,有时跑得过急,会一头撞在高个子边走边手持花迎风的骨朵上,撞个花瓣飘落,笑容满面。被撞者满眼疑惑:你怎么看花不看路呀?更有乐者,忍不住笑言:“你疼你的脸,我更疼我的花呀!”南方人的幽默,在空中如花绽放。

如此这般,换花成了换心情、换心境,是换速度、换激情,也是换情商、换笑场,还是洒下欢儿,落下趣话。各种意想不到的情景剧、充满悬念的话剧即时上演,精彩绝伦,尤其不乏热心的路过观众和围观的“吃瓜”群众,可无须点赞,无须鼓掌,各方收获满满,快乐与幸福自溢。那包容、那理解、那善念、那美意,不说感动天地,也会感动日月和节气。

(彭桐为海南省作协副秘书长、海口市作协常务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