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千门开锁万灯明

风灯扎骨.jpg

风灯扎骨


多少年过去了,我总忘不了元宵节时,幼小的自己手提着纸灯笼穿街走巷的身影,红红的火苗在八角笼里窜闪着,映射寒风中冻红的小脸,喜悦的眼睛满是对世界无限的向往与好奇。彼时,整个渔镇的鞭炮声、礼花响,从远至近,又从近荡洄绕弯,穿行于鳞次栉比的坊巷,并震彻于不远的闽江口海域。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门前的灯笼与游龙似的纸灯笼交相呼应,连圆月也忍不住透过檐角、窗棂,探进天井、泉眼,和人们共同欢舞吉祥佳节,她似乎也在悄悄蕴藏力量,向充满希翼的人间播撒更多光明和亮彩!

我一直在想,世间唯有器物如灯,给予人心灵如此久长的慰藉,从1800多年前的西汉起源,穿越千山万水,辗转年年岁岁,直到今天,依然“灯火阑珊处,不负春盟”!幻化出花千树、鱼龙舞,给喜庆的中国增添了无尽的诗情和烂漫。闽地自古重春节、庆元宵,“一年明月打头圆”,而古时的灯笼又叫“灯彩”,多么形象的名词。昔日福州南后街与南台台江汛专售纸制各种花灯:挑的有八角灯、球灯、西瓜灯;扛的有关刀灯、龙抢珠灯;地上走的有猴骑绵羊灯、牧童骑牛灯、状元骑马灯;堂上挂的有宫灯、走马灯……当时有诗云:“华灯成市将元夕,色色精工费剪裁。几种寄供新岁玩,清光四壁照衔杯。”另有桔灯、菜头灯、莲花灯等,盏盏形态别致,色泽鲜艳,无怪乎明代谢肇淛《五杂组》里载:“家家灯火照耀,如同白日;市上则每家门首悬灯两架(每架10盏),十家则一彩棚。盛况不衰,无逾闽中!”

我的家乡长乐梅花古镇,历来为省城门户,于明洪武年间筑古城立千户所,兵将来自中原各地,加之千年的梅花古航道直抵省城的台江码头,因此习俗的多样化和丰富性,相对其他乡镇更为开化与富有包容。特别是传统花灯,学习和借鉴了省城的制作工艺,但却极富渔乡特色。也许是大海给予渔家人智慧、豁达且灵俊的本色吧,孩子们在元宵节提的纸灯笼,古往今来口口相传名为“风灯”!这真是:海风馈赠了丰富的物产,孩子们提着灯笼在大街小巷嬉戏,摇摆的烛光,曳曳晃晃的鱼虾蟹图,“风灯”真是名副其实呢!

风灯上色、点染.jpg

风灯上色、点染

记忆中,家家户户每当正月初四时,便开始制作灯笼。渔镇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即传统篾骨灯制作,竹篾随手可得。因为渔业生产每年需要大量的毛竹,无论是定置网“拍楸”竹桩、缆索(早期材料用竹篾和稻草)、网箺、海上竹筐,以及在渔场搭设简易篷寮,小到织网姑娘人手数把的竹梭、竹棋……由此,从南平、建阳、永泰、闽清等山区浩浩荡荡顺流闽江漂至梅花港的山竹,以一排500根庞大的阵势,纵横江海。每个生产队约需两千根毛竹,当时全镇有58个生产队,每年竟达到数十万到百万根的需求量!没有哪个地方的百姓对竹子是怀有如此强烈的感情,因此,各种的工具也是琳琅满目,刨刀、竹刀、刀……无数被海风、巨浪摩挲的双手,将大自然的风物——毛竹巧用实用到极致。因而,面对小巧的风灯制作,对于各家各户来说,竟似信手拈来。他们从队中,选了两圈劈好的亮洁竹片,回家后先刮光毛刺,按灯笼的大小削好2-5毫米的竹条,制作六角或八角的菱形骨架,手中折弯尽显巧工,衔接处皆用纱线绑好固定,再进行灯笼骨架拼接,扎骨后灯笼便呈现最初雏形。灯座是用渔业生产后杉木板的边角料制作,大小需切割成与灯框一致,才可密闭燃烛。板中间钉上铁钉为点蜡烛处,之后将稍宽的竹条为灯挂呈U型折曲,两头削尖后插入灯座对角已打钻好的窟窿,就可以提挂。底板为显喜庆往往刷染成朱红色。框架都搭起来了!孩子们跃跃欲试,有的找出收藏了一年的玻璃糖纸;有的从藏书夹层寻出关公、哪吒等人物像以及喜鹊、花树等图案,而后在裁剪好的长方形白纸上进行张贴;喜欢画画的孩子们,直接在纸上线描“鱼、虾、蟹、贝”等图案,显得拙趣生动,边框还描上花花草草;接着要上色,将买回来粉末状、呈零星晶体的颜料粉,进行熬和调制,然后点染上图,大多以红色为主,兼以绿、粉、蓝、黄点缀。最后大功告成,裱褙于灯骨上。点上蜡烛的那一刻,顿时红光扑面。当一盏盏喜盈鲜艳的灯笼在眼前闪动,孩子们的眼睛就像随鱼游动一样,再也离不开了……

家乡的风俗是家中有几个孩子,就要备几盏风灯。有的时候大人抽不开身,也会去买灯给孩子。镇中比较出名的灯铺有三四家,由于每家销量至少要几百盏,而做一盏灯起码要花一个小时多,因此灯铺在正月初二甚至年底就开始全家总动员,父亲削竹,母亲搭骨架,孩子裁纸、描画、上色……冬天的海风凛冽,年幼的孩子冻得瑟瑟发抖,但他们一直在坚持。邻居街坊也都会过来帮忙。有的聪明的人家,将孩子手绘的图案按裁剪的花灯尺寸进行木刻,然后印在纸张上,速度一下子提升好几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大的风灯一盏卖1角8分,小的卖1角5分,九十年代后风灯卖1.5元至2元……除了乡亲们上门选灯,孩子们也会挑着灯,帮忙走街串巷去叫卖:“买风灯,快来买风灯咯!”海风将他们稚嫩的乡音吹送悠远,有时他们甚至还会挑到邻乡文岭、金峰等地去卖,只为在红火的年份能帮家里多挣些补贴家用,而富有特色的梅花风灯吸引了无数驻足的眼光……

提前制作与备好的风灯,家乡旧时习俗在正月初七、正月十一、十三吉祥的日子开始点灯,各家各户将家中的数盏灯笼套挂在竹竿上,放至门庭前,夜晚来临,万彩迎新。而境内的迎神巡安也是各式花灯出街,百姓举灯放炮,还伴有舞龙灯、舞狮、高跷、地下坪以及“十番”演奏等,热闹非凡。终于盼来了正月十五这一天,孩子们吃过丰盛的晚餐,就高高兴兴地每人提一盏灯笼出游了,穿堂入巷,找各自玩的好的小伙伴,一起赏灯;抑或喜欢在每家门前逗留……有的娃刚提出门的灯,忽的一下就被风吹灭,赶紧再回家点一下;有的娃蜡烛倾倒,纸灯笼烧了一处,大人们看见了,总是笑着说:“红鸡角!”马上用红纸再重新包扎一下,孩子又蹦蹦跳跳地挑烛游灯了。回荡的青石板上留下多少童年难以忘怀的甜蜜和幸福……


小孩喜做新风灯.写上自己大名.jpg

小孩喜做写上自己名字的新风灯

富有意思的是,家乡的风灯还别有其名,渔民都叫它“风不动”,这种风灯与孩子们赏玩的灯笼有所区别,是渔业生产时为了防风防水,进行特殊加工制作而成。渔民们讨海寻求吉利,“风不动”即祈盼稳稳当当的意思。过去渔民常在外洋海岛捕鱼,有时无法返乡过年,就相约每年正月十五悬灯为号,互报平安!灯笼的底座为厚实的红柴短圆柱,灯罩用篾丝编制,呈圆鼓形,外罩一层麻纱布,纱布的四周写上“渔利大获”四个红字,再用桐油漆刷,这样就可以防雨防潮。这种上有钩挂、下有底槽的“风不动”,成为渔民在外时极为可亲的依靠——无论渔船夜行,还是岸上篷寮的生活,或是夜晚加工鱼货,那晕红闪亮的光芒,映照着一张张勤劳勇敢的黝黑脸庞,也映照着大船舱上金晃晃的“船头压浪”“开路先锋”等船联……我每每想起它,便仿佛看见父亲当年在“风不动”灯前,与他的一船乡亲们忙碌的身影,听见了他如海浪般爽朗的笑声。风灯给予乡人的温暖,永远定格于梅花镇的记忆之中。

(简梅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