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回眸

正月十五元宵节,在泉州,我们称之为上元节。

“民以食为天”,泉州的上元节首先应该用上“吃”这个字,吃润饼菜,吃上元丸。

小时候过上元节那天,母亲总会用大铁锅,炒出胡萝卜、豆干、扁豆、米粉、三层肉、海蛎煎等东西,排兵布阵似的把它们平贴在锅里,利用锅的余热将润饼皮一并煨热。想吃的时候,就扯一张圆圆薄薄的润饼皮平摊开,把各色菜肴放入其中,而后卷成春卷的形状。

那时,父母亲虽多次教授包润饼菜之法,我们始终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对口腹之欲的诱惑更加忠诚。大多数时,在我们小孩的手里,它们总挤成一堆,捧在手里成一团的模样。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口咬下去,任香糯Q弹的润饼皮包裹着菜的各种滋味在口腔里翻滚。不一会儿工夫,这团润饼菜已成腹中之物,两手也沾满了油渍。

后来,我到一个滨海小镇工作,见到菜市场有一摊做润饼菜的,那种味蕾的记忆一下子就被勾了出来,便买了好几卷润饼。一口入嘴,才发现这润饼菜的配菜和我老家的有所不同,还加了甜花生末和浒苔。都是润饼菜,或因地域、饮食习惯等的变化,其内涵和口味变得更丰富。有人说,闽南润饼菜是唐宋先人南迁的思乡之物,其形有团团圆圆之意;其内外的组合叫“金包银”,与招财可关联。不管怎么说,都是带着美好的寓意。


DSC03809.jpg


至于上元丸,更是上元节绕不过去的一道食物,老家有“吃了上元丸才是完整的年”的说法。大抵是说过了上元节,才算真正意义上过完了年。少时,我向来不大喜爱这类甜食,印象也便流于平常。只记得这些花生或芝麻加糖馅儿的上元丸,村人家家户户都是自己动手做的。浸泡糯米、碾成糯米粉,包馅儿,搓成一颗颗小圆球。经过水和火的努力,上元丸浮出水面,一碗热气腾腾的上元丸就大功告成了。

听母亲说,父亲甚爱吃此物,在汽车尚鲜见的时代,曾多次骑自行车去泉州吃上元丸。而我对上元丸的态度转变,也是在深沪那个滨海小镇。这个小镇盛产鱼丸、肉丸等丸子,连上元丸也做得很别致,熟透的上元丸如水晶球晶莹剔透。有人琢磨出深沪上元丸的特殊之处,应该是橘皮、葱头、冬瓜糖以及猪油丁的功劳。一颗颗上元丸的转身,少不了人们的智慧和制作工艺的优化。在物质较为丰富的如今,一到上元节,小店、超市、网络购物平台等便会应时地推出此物,馅儿多样,颜色多款,讨巧又便捷。吃着这样的上元丸,我总感觉一些味道已变了。曾有人和我说过,现在的年节味越来越淡了,我不置可否。可又禁不住想起以前逢年过节时,村里乡邻们忙着炊龟炊粿炊碗糕,变着法子炸各种东西的场面,热热闹闹的,不亦乐乎。

一颗颗上元丸,在烟熏火燎的生活里,虽然展现出不同的风采,但愿望仍是殊途同归。这玩意儿圆圆的,像句号,再加上其甜甜的味道,牵强附会地说是寄托着人们对甜美幸福生活的期望,似乎也顺理成章。


DSC04210.jpg


都说小孩子橄榄屁股——坐不住。晚饭后,大人们也显得特别宽容,任由我们潇洒自在一番。这时,属于我们的上元节好戏才算开场。带上道具——鼓仔灯,小伙伴们相约快乐出行,此举在我们乡间被称作“照鼓仔灯”。那时的鼓仔灯相对简易,大多是润饼皮状的,两片薄薄的纸皮把灯纸折叠起来。在底部的灯座上滴上几滴蜡烛泪,把小小的红蜡烛安上去,两头缓缓拉开,鼓仔灯就活了。小伙伴们用小短棒挑着鼓仔灯上方的细小铁丝,小心翼翼地走着,灯座底下的流苏随着脚步一晃一晃,似乎走路都有风了。

我们沿着村中的小巷行进,从东家串到西家,不断壮大的游灯、巡逻的队伍。可总有那么一两个小伙伴的蜡烛灭了,或是因碰撞等而导致蜡烛脱离底座,鼓仔灯一下子就烧了起来。有的赶紧补救,有的则哭着鼻子回家向大人告状。大人们的宽厚在今日被放大了,他们不怒反喜,说这是 “出丁”,是人丁要兴旺的好兆头,边说边掏出钱让家里的孩子再去买一盏鼓仔灯,继续出去玩。时至今日,这种放纵般的玩趣在每年上元节来临时,总会挠一挠我的心窝。

有一年的上元节,在城里读小学的儿子得带一盏上元灯到学校展示。也不知是怎的,我们父子俩心血来潮,四处搜罗竹子,准备自己制作一个上元灯去交差。买来软细的铁丝、浆糊、宣纸等材料,削竹篾,弄纸捻,反反复复折腾了半天,总算扎出一个绣球灯的骨架。之后给骨架穿衣服——糊纸,儿子还兴致盎然地在纸上抄录了两句诗句,勾画了若干图案。我们又给这绣球灯安装线路,把它做成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体。我们对自己动手制作的上元灯颇为满意,儿子也一脸欢愉地将之带去学校交差。放学时,见儿子闷闷不乐,我连忙问其故,原来同学们带进去的上元灯更丰富更漂亮,除他之外都是买的。我安慰他道:“你要换个角度去想,你收获了制作上元灯的过程,这是种全新的体验,比爸爸小时候的体会还深刻,这才是你自己的。”

又是一年上元节,我给儿子买了一盏和我小时候同款的红色上元灯。那晚,他提着那灯和同一栋楼的小伙伴下去闲逛,回来后把它挂在床头。看着烛火照出的红光,我的脑海里蓦地跳出了“正月点灯红,点啊点灯红”的句子,以及晋江歌谣《上元灯歌》 :“上元灯,房中挂;绣球灯,真风哗;走马灯,辚袂煞;鼓仔灯,隆咚锵;润饼灯,去狗吃。”我在想,于在农村和城市长大的孩子而言,过上元节的体会应该是不同的,然而我一直希望儿子的心里能亮着一盏父辈儿时的鼓仔灯!


十五点灯红--徐维耕.jpg


三十多年前,在村人集体观看一台12寸黑白电视机的农村,一个孩子对城市是几乎没有概念的,更遑论城市里的花灯。古人说“井蛙不可语天”,这话放在读大学前所有的活动半径不超过村子五公里的我的身上,很贴切。那时,对于早誉满神州大地的泉州花灯,我竟从未耳闻。以致上在大学第一个寒假里,几个同学邀约我提前到校,上元节那晚同去看花灯。

那晚,我们一群人慢悠悠地穿街走巷,不足半个小时就到了看花灯的中山街。白色钟楼如巨人站在十字路口,中山街向上向下分南北,东街和西街在此对望。悠长的中山南路上万人空巷,两旁的骑楼里挂着各式各样的花灯,姹紫嫣红,流光溢彩,我们还来不及对头顶的各色彩艳动人的花灯指指点点时,已被人潮裹挟着向前。

后来查资料方知,在闽南贺仪的写法中,正月十五上元节被称为“灯节之敬”。古时候的泉州花灯已驰名华夏,其起源于唐代,盛于宋元,延续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花灯款式多样,题材多元,造型美观,有三种制作工艺。我们泉州人把花灯也称作古灯,在古代每到上元节时,有赛灯的习俗,即由各家各户、各商号扎出各色花灯,悬于门口,入夜时,游人如织,万家花灯供人观赏评点,若谁家门口观灯者多,自有喜气洋洋之意,可谓“灯旺”。《宋书》所载的“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说的就是古时候泉州闹花灯的盛况。而今,关于泉州闹花灯的活动更是有大量翔实的资讯可搜索。如果你能亲自去感受下泉州闹花灯的情景,想必琳琅满目的花灯会令你目不暇接、赏心悦目。你一定会对“泉州花灯集篆刻、绘画、书法、造型、配色、漂染于一身,制作技艺精巧,灯画题材丰富,独具工艺美术价值和民俗文化价值”的赞誉,深表认同。

泉州闹花灯有灯亦有谜,而所谓的谜就是猜灯谜。在古时候的泉州,人们在赏灯时,借助灯内的烛光映照,可以在花灯身上寻到一首古诗或一副对联的谜面。众人或驻足引颈,或低头思索,或拊掌而笑,情思之动,概莫能外。上元节赏灯猜谜的场面早成大时空背景,融入古装才子佳人故事题材电视剧的桥段中,有的则演绎出民间故事或传统戏剧,诸如《李亚仙》《陈三五娘》等泉州梨园戏就是如此。良辰美景,才子佳人邂逅,才华和情感暗自流动,其波折变故,叫人嘘唏不已。现在,上元节赏灯和猜灯谜更多是分开了,在泉州侨乡的各种年节活动里,猜灯谜已成为一种常见的专场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科技的加盟和运用,在泉州过上元节已然有了更广大的空间,既可在现实中现场亲身体验,也可在云端自在参与。在上元节到来前几天,你只要在手机上浏览下泉州地区上元节的活动预告,便会发现真的如此。

闽南谚语说:“好上元,好晚冬。”说的就是上元节那天出太阳,一年会风调雨顺。其实,无论是吃润饼、吃上元丸,还是赏灯猜灯谜,抑或是活跃在泉州各县市乡镇村社区的上元节习俗活动,都是一种精神食粮,不仅包含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涌动着人们对生活的真诚美好期盼。

“十五元宵灯,十六煞了心。”过了上元节,一元复始,该定神收心了,开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