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新加坡春节掠影

5.jpg

游客在武吉士街采购


新加坡是中国之外唯一以华族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在新加坡公民人口中,四分之三为华人。在本地公民中(包含本国公民及永久居民),华裔占76.2%,主要来自广东、福建、海南等。多少代华族移民一直固守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习俗,因而对于华族的传统节日尤为重视。

华族的农历新年(春节)被官方定为两天公共假期。

每年的圣诞节一过,这个花园大都市的大街小巷和商业区便紧锣密鼓地换上了中国传统的春节盛装,大大小小的红灯笼高高挂起,年画也贴了出来,到处是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而早年华人聚居地牛车水更是最大的年货市场,中国各地的春节食品和花卉几乎都能买到。新年期间,到这里购买年货的人络绎不绝,大街小巷更是播放着恭喜发财、大吉大利等传统的新年歌曲,好不热闹。

新加坡华人对农历新年这一中华传统节日与习俗的固守和尊崇,以及每年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让我这个常年旅居新加坡的北京人倍感亲切,这些活动同样也给无数来新加坡工作、学习的中国人带来了无限的欢乐与慰藉。

每年的农历新年之前,新加坡华人都会将住家彻底打扫干净。同时,会购买各种新年饰品,如财神、门神和春联等,也会到花店仔细挑选自己喜爱的诸如寓意大吉大利的柑橘树、象征开运聚财的开运竹、具有吉祥与发财之意的菊花、象征财源滚滚的金钱树等。

在除夕之夜,最重要的当属全家吃团圆饭。对于旅居狮城的中国人,还有一个特别值得高兴的事就是,这些年,新加坡电视频道增添了中国中央电视台第四国际频道,让春节暂时不能回国的中国人可以尽情地观看丰富多彩的央视春晚节目,一解思乡之愁。

在新春期间,华人依然保留走亲戚、互道吉祥的习惯。大年初一,儿子儿媳和孙子辈都要向父母和爷爷奶奶拜年,女儿女婿和外孙辈则是初二上门道贺。新加坡华人因为觉得初三拜年不吉利,所以向亲友拜年的活动只到初二为止。当然,按照规定,新加坡的春节只放假两天。所以,初三上班或上学时,人们还是会相互拜年。

每当农历新年临近,新加坡华人都会到附近银行换取面值为2新元到50新元不等的新钞,等到除夕夜或新年期间,装入印有图案及写有吉祥祝愿词的红包之中,再分送给自己的儿孙或其他前来拜年的孩子,压岁钱从2新元、6新元、8新元、10新元、20新元、50新元不等。从压岁钱的金额来看,新加坡的压岁钱基本是象征性的。

在发红包的习俗里,新加坡的规矩与中国略有不同:中国人是工作之后就不再接受长辈和家人的红包,而新加坡人则是以结婚与否作为界定,凡是已婚者,就有具备派发红包的“权力”和“资格”。因此,已婚的弟弟给未婚的姐姐送新年红包是很正常的。没有结婚的年轻人不用给孩子红包。

当然除了红包外,人们也会送一些诸如寓意大吉大利的柑橘水果与花卉等。通常,大人小孩都会“穿新衣,戴新帽”,并带上两个柑橘作为贺礼,寓意“大吉大利”、“两粒黄金”和“好事成双”,主人也要回赠给客人两个柑橘,新加坡人俗称“换橘子”。 故而,农历新年期间,来自中国福建漳州、泉州的芦柑大受欢迎。

在新加坡过农历新年,你绝对不可以错过非常具有本地特色的习俗——“捞鱼生”。何谓“捞鱼生”呢?“鱼生”是东南亚的特色新春菜式,以生鱼条为主要食材,配上各色蔬菜丝和水果丝,加上花生腰果等干果增添富贵之气,撒上白芝麻、五香粉和胡椒粉等调味而成。鱼生都要有富贵、吉祥等能带来好兆头的说词,比如“发财鱼生”、“鸿运鱼生”、“富贵鱼生”、“兴旺鱼生”等。在吃的时候,大家一边用筷子将各种美味高高挑起,一边大声的说“捞起!捞起!捞个风生水起!”借着“捞喜”的谐音,表达期待新年事业发达、好运连连之意。而且挑起的鱼生越高,越表示来年能步步高升,将美味的鱼生高高地捞起,定能讨个好彩头,在即将到来的一年里吉祥如意。

2.jpg

武吉士是新加坡最大的购物步行街

在农历新年的传统庆祝活动中,舞龙舞狮可谓新加坡过大年,庆元宵的重头戏。舞龙舞狮,是中国民间传统习俗。舞龙又称耍龙灯、龙灯舞。龙是古老的图腾,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从春节到元宵灯节,许多地方都有舞龙的习俗。龙在中华民族代表了吉祥、尊贵、勇猛,更是权力的象征。人们在喜庆日子里用舞龙来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舞龙的主要道具是“龙”。龙用草、竹、布等扎制而成,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可达二十九节。十五节以上的龙就比较笨重,不宜舞动,主要是用来观赏,这种龙特别讲究装潢,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还有一种“火龙”,用竹篾编成圆筒,形成笼子,糊上透明、漂亮的龙衣,内燃蜡烛或油灯,夜间表演十分壮观。同样,人们也会用舞狮来祈祷狮子的保佑。狮子外形威武,动作刚劲,神态多变,民间有许多不同的传说,一时变作神话,一时拉上历史,为舞狮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亦令它更加深入民心。人们相信狮子是祥瑞之兽,舞狮能够带来好运。

新加坡的农历新年庆典活动已经有了多年的规范化程式。每年的农历新年庆典活动,都是以牛车水(China Town 新加坡唐人街)亮灯仪式拉开序幕。牛车水农历新年亮灯仪式到今年已经迈入了第21个年头。2022年虎年,疫情防控非常严格的时期,牛车水亮灯依然,给国人带来新的希望。2022年1月7日晚,牛车水新年灯饰如期亮起。300多个灯饰绽放光彩,点亮牛车水各个街头,绚丽灯饰照亮新桥路、余东璇街以及桥南路。

另外,在牛车水闲庭信步、开心购货的同时,还可以在唐城坊 (Chinatown Point) 广场,从高挂在牛车水许愿树上的 “许愿卡”中挑一张写下自己的新年愿望,让自己的新年愿望成真。而每张许愿卡需以 2 新元捐款购下,善款全数捐给牛车水金声社区发展福利基金,用于主办社区活动来帮助贫困年长者与低收入家庭。

当然,人们在游玩、购物、品尝美食、做善事之余,还可以线上浏览 “Chinatown Festivals”(牛车水农历新年庆祝活动)社交媒体专页 ,登录各种虚拟游戏、竞赛和线上工作坊,还有机会赢取优惠券等丰富奖品。从 “歌台” 演出、糕饼制作课程到年菜烹饪工作坊等节庆活动,人们都可以和亲朋好友居家参与,共享佳节。这种虚拟与现实的结合,更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与牛车水的新年亮灯同样吸引人们的便是自 1987 年起,一年一度的新加坡的传统节目“春到河畔迎新年”活动。这个已经有三十多年历史的迎春活动,每年都以中国的某个地区为主题,邀请来自中国不同省市,以及世界其他华人地区的表演团体,呈现精彩纷呈的节目。璀璨夺目的彩灯在“春到河畔”闪亮登场,照耀着滨海湾浮动舞台。这些彩灯是由能工巧匠现场制作的,其中包括最经典的18米高的财神爷及十二生肖。其间,热闹非凡的街头表演、购物、传统工艺品现场制作环节,以及来自中国各地以及狮城本地的传统美食吸引了数万游客和本地居民。而灯笼和华人农历新年间人们最喜欢的烟花、游乐乘骑活动和嘉年华游戏、猜灯谜等各式好玩的活动,更让周边地区充满了浓郁的年味,让游客更深刻地感受到新加坡华人新年的热闹气氛。

牛车水中心大道边的东北餐馆坐满的吃年夜饭的中国人.jpg

牛车水中心大道边的东北餐馆

裕华国货推出的新年礼篮.jpg

裕华国货推出的新年礼篮


在花灯锦簇、人头攒动的春到河畔庆典中,来自新加坡当地和其他国家的知名表演团体轮番上阵,在滨海湾每晚持续为人们呈现丰富多彩的各种文化表演。

于此同时,由新加坡政府精心打造的滨海湾花园,更是自然爱好者和崭露头角的园艺师们施展才艺的盛地。每年不同的传统节日期间,滨海湾花园都会为游客呈现丰富多彩的观展项目。

特别是春节期间的滨海湾花园举办的“大丽花之梦”携手“春到河畔”新春花展,绚丽缤纷、热闹温馨,更是让人们流连忘返。展区利用优雅的亭台楼阁、旋转水车和长达40米、挂满红灯笼的拱道,打造华丽的景观。展场布满了约2000株大丽花,将节日气氛烘托得喜气洋洋。这种大丽花是世界名花之一,原产于墨西哥,墨西哥人把它视为大方、富丽的象征,并尊为国花。除了大丽花作为主角,同样也陪衬了象征吉祥的植物,如水仙花、兰花和菊花等,现场还有喜气的红灯笼、小老虎、福袋、春联等装饰,洋溢着新春的气氛。

从充满仪式感的牛车水新年亮灯,到花样翻新体验感十足的春到河畔,乐在其中的国人与游客,还会继续领略农历新年的另一个观赏性十足的重头戏——妆艺大游行。据说当年举办妆艺大游行的初衷也正是因为本地政府对燃放鞭炮以驱邪的春节传统习俗下了禁令,因此改而以同样喧哗热闹的 “妆艺大游行” 取而代之。这是以舞蹈、音乐、巨型彩车、舞狮和舞龙等方式呈献嘉年华会式的盛大游行。该游行是由新加坡人民协会主办,于每年农历新年第二周的周末举行。带上奇异的面具、画上鲜艳彩妆的表演者,将热情地献上精心准备的表演,释放欢乐与激情,与新加坡人和游客一同欢庆春节。这个类似于大型狂欢节的街头游行中,您可以观赏到花团锦簇的花车、上下翻腾的舞龙舞狮、惊险刺激的吞火表演、神秘诡异的魔术和火辣的舞蹈等等。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和欧亚人,这些新加坡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众多表演者,团结一心,激情奔放,不仅以最活泼的方式生动展示了新加坡的多元文化的传统特色,更为人们展现了多元种族、多元文化之间的和睦共处的精彩盛况。

旧时过年,人们以丰富多彩的年画装饰住家,为家人祈福纳祥。为此,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祈福迎祥说年画”特展,展出了从清朝至1980年代中国不同省份的年画,让人们从中了解各种风俗。同时,也展出取材于年画的当代艺术,从而让传统艺术有了新的诠释。这次供人们观赏的68件展品出自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中国木版年画研究中心、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典藏与私人收藏。展场还特地设置了互动数码荧幕,人们通过点击就可以观赏和了解中国20个省份的年画风格、制作方法与特色。

如果农历新年期间,您恰好身在新加坡,我相信您一定会在这些趣味横生、多姿多彩的庆典活动中感受到浓浓的年味,更能切身感受到中华文化和传统习俗给人们带来的欢愉与精神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