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月娘月光光

作者简介:李锦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泉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


八月十五,后辈缅怀祖先。.jpg

后辈举行缅怀祖先仪式


在我的老家,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母亲和村民们都沿袭旧俗,摆供品,烧金纸,焚香祷告,来诚敬他们心中的神明。“月到中秋分外明”,人们纷纷“举头望明月”,在我们晋江则有“低头拜月娘”的习俗。

月娘就是月亮,这个充满柔情且亲切的叫法,打小就长在我们的闽南话里,既庄重也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大人们总是哄骗小孩,不要用手指月娘,不然会被她割耳朵的。那时的我们也不懂什么是真菌感染,就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一些小伙伴指过月娘后,耳根处便会出现发炎、溃烂的裂缝,因此对她慢慢生出了敬畏。

八月十五那晚,月娘在上,清辉如水泻下,瓜果等端到香案上,金纸燃烧的火光往上跳跃,缕缕香烟袅袅升起,大字不识几个的母亲在案前念念有词,似乎在她睁开眼的那一刻,祷告词便会一同上达天听,祈愿和庇佑毕至。即便母亲如此虔诚地拜月娘,上初中前的我对晚上又有好吃的这个念想还是最坚定。哪怕是上高中后才懂的赏月、吃月饼之举,也似乎总和吃脱不了干系。

后来我读了一些地方民俗的书籍,方知晋江自古就有拜月的习俗。中秋期间,食物不仅象征美好的祝愿,更是要与亲友分享的情感联络。这种拜月娘的习俗,也在闽南话这种中国古代语言的活化石中流传,延续至今。有首闽南童谣唱道:“拜月娘,拜月姐;好头毛,好嘴齿;吃精肉,毋塞齿;吃肥肉,油滋滋。” 拜月娘,保佑孩童牙口好,吃东西利索,以便孩童更好地长身体。这种传统逻辑的推理和期盼,符合父母的角色定位,充满朴素的自觉之爱。

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晋江民谚曰:“八月十五,听香吃芋。”晋江中秋节的习俗和饮食紧密贴合,一点也不稀奇。

记得母亲还能下地时,每年总会种上几畦槟榔芋,等到中秋节等节庆日就派上了用场。洗净切好的槟榔芋搁在蒸笼中,经过水和火的加持,不断散发出清香。中秋节那天,母亲会装上满满一盘槟榔芋,和其他供品有序地摆在香案上。她或许在想,槟榔芋的香气可以飘到月娘之上。

在闽南,芋头有芋丸、芋泥、糖芋等诸多化身,也别有深意。如“芋仔芋孙”的说法,便包含着团圆的意味;又如俗语说的“八月十五吃糖芋头 ,众人护”,在闽南话中,“芋”和“护”的韵母相同,人们于是因音生义。扯久远点说,吃软糯香甜的糖芋,就是晋江深沪人保留的一种中原旧俗遗风,寓意家人团聚、甜甜蜜蜜。我曾在晋江深沪度过十年的时光,在这里不仅中秋节要吃糖芋,在平常的喜宴上,糖芋也几乎是必上的菜品。这糖芋穿越时光,在民俗中赓续,也在人们的生活里表达着美好的祝愿和期盼。

至于中秋节听香,是极为朦胧而又神奇的事。闻香尚可知,香怎么能听?听香又为何在中秋之日呢?香仍是香,只不过这被听的对象不是香,而是偶得之语。

忘了是哪年的中秋节傍晚,母亲的朋友来邀她,说是晚上一起去听香。我自是不知所云,又挡不住好奇心的驱使,便在母亲晚上归来后向她探问。原来,这听香未必都在中秋之日,元宵节也有。八月十五,日、月、地球一线,古称“望日”。月圆之日,秋收且至,吉时美好更易成事。有妇人携供品至供奉神明之处,焚香,诉说自己想请神明帮忙之事,以求其指点迷津。于是,便有妇人秉一柱香,循神明所暗示的,前往某巷口或他人家门口守株待兔,听得路过的人所说的第一句话,返回向神明禀报,确定是否为其所示。若不是,又得重新掷杯问听香方位,直至听到神明认可的答案,方可凭所定之语,来解析所问之事的吉凶等结果。

难道是冥冥之中有指引?母亲的朋友因女儿婚嫁之龄已至,尚待字闺中,她心有焦虑,又无计可施,便用古已有之的习俗来解疑释惑,自求安慰罢了。但不管如何,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中秋节听香,所听的一直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月之圆满。

在晋江过中秋节,也颇好玩的,用闽南话说就是“闹热”(即为热闹)。“闹热”者,闹为先,而后打开一派热烈的过节气氛。


晋江中秋则炊新收获的番薯、芋头敬祀祖先.jpg

晋江中秋习俗,将新收获的番薯、芋头敬祀祖先


中秋之夜,最能担此重任者,当属博饼活动,也称“博状元饼”。顾名思义,所博之物是饼,最高奖为状元饼。后来随着社会变化,所博之物由参加博饼者来定,琳琅满目。博饼之风一说是起于科举时代,另一说则是郑成功的部下洪旭为宽慰士兵佳节思亲之情而设,后来流传于民间。其实,博饼之贵在于博,三五好友,聚众齐乐,取骰子六个,轮流在大碗中投掷,依“状元、榜眼、探花、秀才、举人”等骰子显像的规定而行,先达到规定者先得。还有一例外者,实属扣人心弦:首位博出状元者,若等到所有奖品被博完了,便可名利双收;若中途杀出另一个更高级的状元者,如四个四点、两个一点的“状元插金花”,那首位状元也只能铩羽而归了。若皆为同级别的状元,在最后得再孤注一掷,分出胜负。整个博饼活动中,有疾声高呼的,有惊讶大叫的,也有哄堂喝彩的,喜气弥漫,快乐的声音不绝于耳,实为中秋节一大盛况。

另一个闹热的场面是在户外进行的烧塔仔。这种习俗据传始于元代,至今还流传着 “三家养一元,一夜刣完全”的民间故事。朋友告诉我,以前的烧塔仔是从中秋节前开始准备的,乡村儿童捡拾破砖碎瓦,垒砌成高低不一的空心小塔,待中秋夜再用柴草燃烧。

几年前,晋江安海镇举行中秋文化节活动,我和家人于中秋夜前去游玩。长长的五里桥桥头是巍巍白塔,白塔之旁的空地上搭盖起几座比我高的红砖塔。有人持火炬来到砖塔前,点火,一阵浓烟自塔顶冲天而上,须臾之间,火舌便从塔身的空隙和塔顶窜出,整个塔仔仿佛一下子就被烧红了。此时,塔内是热火四射,塔外的人心情也随之高涨起来,围着塔转圈,不时撒些盐巴,噼里啪啦的火苗和人们的欢呼声连成一片,映照着明月。红红火火的烧塔仔习俗,是人们对喜气洋洋的生活的热盼!

晋人衣冠南渡,沿江而居而有城曰晋江,带来了中原地区的习俗。晋江人不忘来处和文化根脉,留住赏月、吃月饼、博饼、听香、吃芋、烧塔仔、放孔明灯等传统习俗。晋江人也在同时代发展,他们以市、镇(街道)、村(社区)的文艺表演为载体,融合灯谜、戏剧、南音等非遗文化展示,让人们过上丰富、喜庆、热闹的中秋节。

都说“月是故乡明”。晋江人向海,华人华侨遍布世界各地,当中秋佳节的那轮皓月在异国他乡轻抚他们的脸庞时,社团、家庭会和商会很快也闹热了起来,家乡的习俗纷纷醒来,吃月饼、博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