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走进战地文化渔村

作者简介:刘志峰,福建省作家协会一级文学创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粘良图,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


围头示范村(刘志峰摄影).jpg

围头示范村      摄影/刘志峰

围头村位于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围头半岛最南端,面积仅3平方公里,却有常住人口4300多人、外来人口3500多人,而旅居海外及港澳台同胞达万余人。古称“围江”,三面临海,海岸线长达6500米,南距大金门岛仅5.2海里,有良好的避风港湾和水道,自古是“南北洋舟船往来必泊之地”。因地势险要,宋代始在此地设立宝盖寨,历来为兵家必争。

新中国成立之初,驻台湾、金门的国民党军不时开枪开炮残杀大陆渔民,破坏沿海村庄,老百姓称之为“蒋灾”。1958年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万炮轰金门”,发起震惊中外的“八二三”炮战,围头成为一处突出的前沿阵地。金门向围头炮击数百次,落弹5万余发,围头村几乎成为一片废墟。村中老幼撤往二线村庄,学生坚持在防炮洞里读书,青壮年则组织成支前民兵,扛弹药、运物资、救护伤员,作出了杰出贡献。炮战后,围头民兵中有66人荣立二等功、三等功,7人晋京受表彰。著名作家刘白羽曾到战地采访,写下《美丽的围头》,盛赞围头人民的英雄气概。

20世纪80年代,两岸关系走向缓和。围头、金门渔民在海上开展“小三通”,从物物交易逐步发展为小额买卖。“小三通”推动了两岸“大三通”,由国家投资在围头建成10万吨级综合码头,揭开两岸通航、通商的新篇章。

在围头许多族姓的族谱中,还保存着他们的祖先迁到围头或迁往金门、台湾的记录,证实“两岸一家亲”的血缘关系。随着两岸关系“破冰”,金门、台湾的渔船经常到围头停靠,民众往来密切,从探亲访友到谈婚论嫁。围头与海峡对岸通婚的就有近150家,首开先河的是炮战时号称“战地小老虎”的民兵英雄洪建财的女儿洪双飞。而前些年,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顺利竣工,两岸又实现了通水。

新世纪以来,围头村两委带领全村群众持续弘扬“围江南洋精神”和“八二三炮战精神”,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大显身手,清理、发掘、修复历史遗址,充分利用自然景观,昔日的战地建成了生态公园,先后创设海峡两岸围头返亲节和闽台乡村旅游节,为渔村增添了绚烂色彩,将围头打造成一处独具魅力的战地文化渔村。围头村被誉为“海峡第一村”“两岸通婚第一村”,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最美乡村、国家级最美渔村和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25项国家级称号,涌现了“全国最美家庭”吴秀梨,“平安之星”吴聪敏,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福建省劳动模范、福建省国防人物洪水平等一批先进典型,还成立了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围头)乡村振兴学院,曾被作为“晋江经验”的“农村样板”在央视《新闻联播》的头条播出。

走进围头,可以遍览“围头十八景”,“看金门、探炮洞、逛古街、泡海水、吃海鲜、抓鲍鱼、住民宿、听故事”,感受围头在“生态兴村、旅游富村、文化强村、诚信立村、依法治村”路上形成的五大特色文化:红色遗址、绿色渔村、蓝色海湾、白色沙滩、金色产业。

围头古街兴起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自紧邻围头村部的北门至南门全长500米,两侧祠堂家庙、庙宇、番仔楼、古厝及炮战遗迹群等有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得到相应保护,与现代建筑有机融合,形成以古色古香建筑风格为外衣,战地文化与闽南民俗作内涵,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街区。连接着古街的是1万多平方米的永平古城广场,是明代永平城遗址和供奉抗倭英雄、“万军主帅”邱军阙圣灵的雄阙殿以及城隍公庙的所在地,场内有邱军阙的大型雕像和景区配套设施。

围头司城又称“永平城”,“永平”石碑尚存。新立的围头城遗址碑文载:“围头城,始筑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位于围头村南端,面临大海。系江夏侯周德兴为抵抗倭寇而建造。周一百六十丈,高一丈八尺,窝铺四,有南北二门,各建楼,康熙五十六年(1717)重修。是研究晋江海防、商贸、海业历史之佑证。”围头司城与金门同时发祥,并名史册,为福建东南沿海抗击倭寇的军事史迹。

围头海港最早都由帆船执行货运,1922年开始有汽船“泉州号”定期来围头转接旅客及货物到泉州,之后又有多艘轮船往返于厦门与围头之间。而当时泉围公路亦已开通,“定时汽车,直达石狮泉州,人力车四通八达,闽南一带侨客商人,南来北往,较为频繁”。围头乡民考虑到港口缺乏天然屏障,若遇大风则波浪汹涌,船只很难停靠,舢板接载困难,于是联合南洋乡侨在20世纪30年代建成一座钢筋水泥结构、路面可通车辆、长达百步的现代化码头,以供客轮停靠。但随着中日战事爆发,海运停滞。日军占领金门、厦门后,在厦门成立伪侨务委员会,开放金门浯屿与围头为闽南华侨的出入站口。华侨回国须经日军搜查,由浯屿搭帆船到围头澳口转搭舢板船上岸。乡人回忆:“斯时吾乡沙滩上人山人海,送往迎来者,扛挑行李者,人力车队,肩舆轿者,牵驴骑马,走夫贩卒,排摊设肆,扶老携幼,熙熙攘攘,人声嘈杂,闹热场面,叹为观止,乡人利润甚大。”光复之后,南洋归侨甚众,旅菲华侨为促进家乡经济,提倡自购轮船营运,随即购买“江南轮”恢复围厦航线,不料一年后江南轮遇风搁浅损坏。之后再租一船,却因时局紧张,商旅萧条,未能赢利。1949年正值国内战争,交通断绝,围头的航运终告结束。直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围头港万吨级、10万吨级码头相继建成,开通国际集装箱航班,围头港的历史才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摄影 黄荣钦.jpg

围头码头    摄影/黄荣钦


围头,在历史上遭受一次又一次劫难,谁来抚平围头民众心中的一道道伤痕,谁能给苦难中的围头民众带来安宁的希望?历代显灵御盗平寇、保护黎民、被视为“和平女神”的妈祖自然赢得人们的信仰,围头村人自宋代起就在海边建了妈祖宫,世世代代敬祀妈祖,遇到危难必定呼唤妈祖救助。他们还将宫前海域南边的一座小屿叫作“鸡屿”,将北边的一座小岛叫作“白羊”,正中一处长条形、赭红色的礁石就叫作“肉石”,视之为天造地设的妈祖供品。还有一块正对妈祖宫、端方四正、退潮才会露出的礁石称为“印石”或“妈祖印”,把对面高耸的金门太武山当作妈祖的笔架,宫前一大片湾澳称为“妈祖裹”,这个“裹”字在闽南语中带有“怀抱”的意思。早先,妈祖裹南面有一道长长的沙汕,风暴来袭之前,这道沙汕会发出“呜呜”的响声,警示渔民不要轻易出海,所以人们称它为“哮汕”。沙汕可以挡住西南方的风浪,白羊岛可以阻挡西北大风,妈祖裹成了远近海船天然的避风之所,船舶一进入,波澜不惊,真的像孩子在母亲怀抱中酣睡那样安稳。旧时宫西北边有一块岩石,上面刻着一个狂草的“风”字,相传是妈祖神笔书写的镇风石。宫北面百米处的石坡上刻有“娘娘界址”4个大字,是确定妈祖宫范围的保护标志。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生日前后,海上总有许许多多墨鲗洄游到妈祖澳,黏附在礁石上,任凭海浪冲打不去,以至于身首分离。人们对此感到神奇,称这一景观为“墨鲗拜妈祖”。

在宫西北面石坡顶上,有一眼水泉叫作“玉带泉”。相传郑成功抗清的水师驻扎围头时,在妈祖澳结了个海寨。一年六月暑天大旱,士兵没有水吃,又到处寻不到水源,郑成功焦急地到妈祖宫里祈祷,得到神示:“玉带落处,即有甘泉。”于是半信半疑地解下身上的玉带,挥臂一扔,飞出老远,落到山坡顶上。说来也奇怪,玉带落地之处迸出一道石隙,兵士往下一挖,真的有泉水汩汩流出,足供一军饮用。甘甜的泉水数百年来从没有干涸过。还有一个传说:一年冬天,军中粮食告乏,海寨官兵吃不上饭了。厨子好不容易从仓底扫来一点米,给郑成功煮了一碗稀粥,郑成功眼看兵士没饭吃,怎么也咽不下去,顺手将这碗稀粥倒在海中。哪知道这些米粒竟然变成无数大鱼,咕咕叫着,游满妈祖澳海面。兵士便捞起这鱼来煮食,度过了饥馑难关。他们发现这种从未见过的鱼肉质松软,气味如同米粥,便给它取了个名字叫“糜鱼”。

相传施琅将军当年准备出兵攻打澎湖、台湾,驻水师于围头,来宫庙拜谒,求得平安令旗悬挂船头,舰船出海曾经遭遇风浪而终得平安,将士皆认为是妈祖的庇佑。未克澎湖之前,部将梦见妈祖诉知:“六月二十一日必得澎湖,七月可得台湾。”于是军心振奋,一战克捷。凯旋后,施琅特地上疏请封妈祖,朝廷派礼部郎中雅虎到福建致祭,进封妈祖为天后。据史籍记载,当时雅虎到泉州行祭礼的妈祖宫共有3处,“一在府治南德济门内,一在南门外厂口,一在十五都围头”。

围江老人文化活动中心门前立着一座高206厘米、宽81厘米的花岗岩石碑,碑首横刻“围江盖屋碑记”6个大字,碑面刻正文楷书竖排27行。这是一座反映近代晋南社会状况,倡导民俗改良的石碑。

民国时期,晋江农村中吸鸦片烟、乡里械斗屡见不鲜,加上兵匪官绅的欺压盘剥,经济凋敝萧条。最早发起变革的是广大爱国华侨。20世纪20年代,他们相率回国投资,建企业、办农场、修公路、筑码头,建造洋楼大厝,并在农村开办学校、发展教育,成立各种社会团体,提倡新风俗、新习惯。一时间西风东渐,形成很大影响。围头最早的社团有成立于1916年的帮助戒除烟瘾的去毒社,有成立于1921年的热心教育、宣传卫生防病的协进社,有成立于1926年的以保卫乡里安宁为主旨的万胜会,1927年又组织了促进乡村建设的新民村。

新民村的倡建人为旅菲乡侨吴清渊等。吴清渊本在菲律宾宿务开办鞋庄,在同业中颇负声誉,又热心公益,秉性和平公正,故乡侨皆推举他回乡调处,以安乡里。他发现由于封建陋习盘踞人心,不仅是对外乡,就是本村之间也引发不少矛盾,最显著的是大小姓、强弱房之分和迷信风水之说,妨碍了村民的团结和乡村的发展。经过深思熟虑和充分动员,时任村长的吴清渊召集村中归侨、各姓房长、万胜会代表、小学老师近百人开会,议定成立新民村组织,选出各部办事人员,出台《围江新民村盖屋规则》,针对封建势力、迷信思想予以揭露和针砭,对科学文明、民主思想予以倡导。经民主讨论,订立规则23条。为了支持村中的公益事业,还规定建屋或翻建者须按其建筑规模的大小等次向新民村纳款100至600大洋,作为本村教育公益之用。该规则于当年刻碑公布,存为永远公约。

新民村原借村民房屋为会所,地方太小,大家认为必须新建一座永久的会所,但资金不够。除了向菲律宾乡侨求助,吴清渊还自告奋勇前往缅甸仰光向围头乡侨募捐,在村中建起一座西式钢筋水泥楼房,共3层,下层为戏台,中层为办事所,上层为会议厅,楼顶正面题匾“新民村”。炮战时新民村大楼也弹迹斑斑,成了危楼。直至2004年,由旅缅乡侨捐资重建,将其作为围江老人文化活动中心。

来围头,最值得一看的是“八二三”炮战遗址及相应的红色印记。

1958年7月,美国在中东发动侵略战争,踞守台湾、金门的“蒋军”也蠢蠢欲动,叫嚣“反攻大陆”。为了打击敌人的气焰,毛泽东主席决定对金门国民党军给予一次惩罚性的打击。8月21日夜,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在厦门至围头一带隐蔽地布置了459门大炮,完成一切射击准备。8月23日下午5时30分,前线部队指挥员一声令下,我军炮弹从不同方向朝金门防卫部驻地猛烈射击,2小时内共发射2.39万发炮弹,把大小金门打成一片火海,拉开了“八二三”炮战的序幕。

傍晚,惊魂稍定的国民党军组织反击,他们集中5个重炮连的火力,对我军部署在围头海岸的炮兵150连猛烈轰击。安业民是150连的一名火炮瞄准手,参战时年仅20岁;他同战友们密切合作,打得准、打得狠,刚击中敌方的弹药库,又紧盯住海上的蒋军运输舰猛打,吓得护航的美国兵舰掉头逃窜。正因如此,敌人对于这一处阵地的反击特别猛烈,一连串炮弹呼啸着向150连阵地打来,一发燃烧弹在安业民操作的海岸炮旁边爆炸了,熊熊烈火包围住大炮,火舌扑到坐在炮位上的他的身上、脸上。为了保护好火炮,他不顾个人安危,坚守在炮位上,飞速转动方向盘,把炮身转到掩蔽壕中。阵地上的烈火终于被扑灭了,战友们将安业民扶下炮位,发现他脸部浮肿,皮肤焦黑,两眼发红,眉毛、头发已被烧光,身上的水兵服被烧得一条条、一块块黏在皮肉上。继续战斗的命令又下达了,我方的炮火排山倒海地进行还击。安业民挣脱指导员的阻拦,纵身跳上炮位,继续向敌人射出一发发炮弹,坚持战斗40分钟,直到胜利完成任务,才被战友们送入战地医院。因全身三度烧伤面积达60%,抢救无效,安业民牺牲了。

安业民的英勇事迹和顽强精神,激励着前线三军继续战斗,并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朱德委员长亲笔题词:“共产主义战士安业民永垂不朽!”中共海军委员会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战斗结束后,战友们在他们曾经浴血奋战的地方建起安业民陵园,竖立纪念碑,栽上青松翠柏,每年清明节、炮战纪念日都有大批学生、解放军战士以及安业民故乡的人们到这里献花,悼念英雄。


围头“八二三”战地遗址(刘志峰摄影).jpg

围头“八二三”战地遗址    摄影/刘志峰


围头一号防炮洞(刘志峰摄影).jpg

围头一号防炮洞   摄影/刘志峰


一号防炮洞是围头“八二三”炮战遗址中的十大防炮洞之一,石头质式结构,约有200平方米。和平时期,围头村在炮洞遗址上建起了1200多平方米的福建省首家村级敬老院,现已改称“幸福院”,入住老人有本村的,也有来自对岸的。敬老院经常组织老人们开展忆往事、听南音、唱红歌、看广场舞等活动,丰富老人群体的文娱生活。为满足留守居家老人等特殊群体的生活需求,围头民兵十年如一日地为老人定时送餐上门,“安业民女炮兵班”的巾帼志愿者纷纷投入敬老爱老的爱心行动中。逢年过节,围头村都会送去慰问金和生活必需品,组织体检,让老人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毓秀楼1(黄荣钦).jpg

毓秀楼    摄影/黄荣钦


紧挨着围头村部的毓秀楼,是20世纪30年代旅菲华侨吴天敬修建的双层小洋楼,占地2000平方米。建楼所用的钢筋水泥是从菲律宾运来的,整栋楼采用灰雕、石雕等装饰工艺,构筑坚固,美观大方,堪称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由于吴天敬全家住在海外,这里由族人居住。炮战发生后,围头居民都疏散到后方,毓秀楼成为战地西线海军150连的临时作战指挥所,里面还住着几十名支前的民工。毓秀楼周边构筑了坚固的地下防炮洞和作战室,作为防炮、防空的掩体。炮战一开始,毓秀楼成为射击的目标,先后有6发炮弹把门亭、围墙、房顶打穿了几个大洞。所幸炮弹都没有爆炸,住在楼里的人员没有一个伤亡,而这座弹痕累累的楼房则成了炮战的历史见证。

达屋楼是旅菲华侨吴达屋在20世纪30年代建成的一座砖石、钢筋水泥混筑的三层洋楼,三开间两落双面护厝,规模宏大,门墙石柱与室内木作精雕细刻。特别是大门两旁的石堵雕刻着两段文字:“世所快意,宁有安居乐业,实良民之自得。追念父业,跋涉劳瘁,始有今日落成。愿诸兄弟侄儿共聚堂上歌唱,永作纪念。”“心生乐意,树立长亭高楼,得自困苦中来者。羡君立志,远涉重洋,颂君荣耀,冠推闾里,子孙继起,大厦告成,乐而为之叙。”体现了华侨热爱家国、经营家园的一片苦心。抗战时期,达屋楼曾作为美军水文情报站驻所,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是部队驻所。炮战时,作为陆军东线临时指挥所,达屋楼被多发炮弹击中,三层楼房打成了二层楼房,成为炮战历史的另一处重要见证。

东线和平公园位于围头村疏港公路西侧,东海湾与金沙湾中间的东清高地陆域地带,区域面积60亩,保存着6处军事碉堡遗址,是一个集古今历史、战地遗址、人文景观、滨海风光、涉台文化为一体的纪念性公园。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在围头囤兵处挖掘的水井——“成功井”(刘志峰摄影).jpg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在围头囤兵处挖掘的水井——“成功井”   摄影/刘志峰 


“八二三”战地公园位于省道308线围头路段东侧,占地近30亩。这里保存着打响“八二三”炮战第一炮、炮战主战场之一的安业民阵地第四号炮位。1960年,该炮位曾击沉对岸“江字号”军舰一艘,创造了围头军民合力打下军舰的首例。这里还有保护完整的防御作战系统——四通八达的地下坑道、地面战壕、碉堡,上下分3层,深20米,长250米。这条钢筋水泥结构的地下通道,现已配备灯光及仿真的音效装置,置身其间就可以听到一声声呼啸的炮声,看到一阵阵炮火的闪光,从而领略当年炮战的激烈。坑道上面的炮位,立有安业民烈士的大型塑像。公园里长满了相思树,这是50年前围头军民共同种植的相思林。这种树的学名叫“台湾相思”,种下它,便是寄托了两岸早日和平统一的美好愿望。在这片林地上,先后留下到围头视察访问的朱德总司令、陈毅元帅等100多位省部级以上首长、将军的足迹,因而也被誉为“将军林”,它见证着海峡两岸从紧张对抗到密切往来的变化过程。公园里还有一口明代古井,据说跟抗倭英雄戚继光、民族英雄郑成功都有关系。

沙滩与海角风光,是围头的绝妙胜景。你很难想象,在围头海角的同一个地方,既可以观日出也可以赏日落。这里还是“神话之鸟”、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凤头燕鸥等珍贵野生动物的候鸟迁徙通道及栖息繁育地,围头村为此成立了全国首支村级保护海上野生动物志愿队,深入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

围头角东南面有一弯长达2000米的沙滩,清晨日出,蓝色的大海边,白皑皑的沙滩迎着朝阳闪闪发光,故而得到“金沙湾”这个美名。这里沙滩宽广、海面开阔,背后沙岸绿树成荫。附近没有江河溪流,坡面十分平缓。地下没有污泥,水质相当洁净。在对面海中有一列礁石,像是一道隐藏在水下的防波堤,减缓了海湾里的涌浪暗流,阻挡了会伤人的虎鲨游入,使金沙湾这一片水域波平浪静。自围头村开发乡村旅游以来,金沙湾成了一处海水浴场,夏秋季节,每日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到沙滩上沐浴阳光、在海湾中弄潮冲浪或在礁石间悠闲垂钓、观赏海景。

围头角南面的月亮湾正对着金门岛,白色沙滩与蓝色大海之间有一片略为平坦的黝黑色礁石,上面有纵横交错的白色石英矿脉,看起来就像一副硕大的棋盘,相当奇特。这里是距离大金门岛最近的地方,仅5.2海里。天气晴好时,在这里眺望金门岛,可以清楚地看到岛上的绿树、道路和风车,故而吸引着许多游客。有书法家在海边岩石上留下“极目海天”的题刻。

围头新娘文创园位于“八二三”大道西侧,占地15亩,原为青友体育场、文体活动中心,后进一步发展成为两岸文体交流活动中心。园区内有海峡大通道、鹊桥、金门亭、五洲花果园、澎湖亭、广山步道、台湾亭、返亲走廊、大陆围头及海峡驿站等配套设施。平时这里是村民的休闲娱乐场所,也是围头“美丽乡村游”的休闲项目,为游客提供了不少乐趣,更是围头美丽乡村建设涉台文化的一大亮点——七夕围头返亲节的主会场。


旅菲华侨吴道盛先生致力于家乡的教育事业(围头村供稿).jpg

旅菲华侨吴道盛先生致力于扶持家乡的教育事业(围头村供图)


道盛海峡文化中心始建于1978年,是海外华侨和围头人为了纪念著名爱国华侨吴道盛先生而筹资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也是目前仅存的吴道盛先生独资捐建围江学校的见证点,为围头最具标志性的乡村文体建筑物之一。其所在地是围江学校,经历了“八二三”炮战的洗礼,留下了“用我们的书声和歌声压倒敌人的炮声”的传奇故事。道德海峡文化中心是一座富丽堂皇的中式建筑,外形庄严宏伟,具有浓厚的海洋文化特色,中心及配套设施占地面积为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804平方米,座位750个,被泉州市确定为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和晋江市儿童之家四点钟学校的重要场所。围江学校已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获评全国优秀“动感中队”。

海峡人家建于晋江市海峡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内,该公司是一家现代渔业综合体的国家三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企业(园区),创建于1993年,为泉州市首家晋台民间农业开发合作项目,从事海峡两岸名优鱼、虾、贝、蟹水产苗种的培育与鲍鱼海陆轮养,后又从单一养殖生产转型为休闲渔业综合体,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近千万元。现主推商品为鲍鱼、白虾及各类海产品。近年来,海峡人家主动融入围头村乡村旅游产业链,建有鲍鱼主题文化园、游客中心、休闲垂钓和烧烤区、渔耕科普走廊、海角一号民宿、伴手礼专柜、鲍鱼采摘体验区和宝中旅行社,已成为围头情缘交流中心和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校外实践基地,具有休闲养生、现场研学、闽台民间交流等功能。在此带动下,目前围头全村有渔家乐、民宿等30多家以及星级酒店,形成了“渔业生产+特色产品+乡村旅游”的“围头模式”。

围头这个战地文化渔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正焕发着更美更靓的文明风姿,谱写着更多更新的英雄故事,联结着更浓更深的两岸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