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郑和船出太平港

作者简介:

郑建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二级作家,福建省朱子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获得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福建省第二十九届、第三十一届文学奖,福建省第八届百花文艺奖,中宣部“中国梦”文艺作品征集一等奖等。


建于郑和下西洋马六甲官厂原址的郑和文化馆  摄影 鲁虎.jpg

建于郑和下西洋马六甲官厂原址的郑和文化馆    摄影/鲁虎


小雪节气前几日,我们来到太平港。为了俯瞰港区而登上南山的一行文人,身着短袖犹嫌炎热,来自北方的几位作家说,他们的家乡此时正在下雪呢。显然,太平港与江苏太仓的刘家港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明史》载:“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船,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这是史书中对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记载。在精通番语的下西洋参与者费信、马欢、巩珍留下的《星槎胜览》《瀛涯胜览》《西洋番国志》等宝贵的地理著述中,也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信息。费信在《星槎胜览》中对郑和率领船队第三次下西洋的记录十分详尽:“永乐七年己丑,上命正使太监郑和、王景弘等统领官兵,驾驶海舶四十八号,往诸番国开读赏赐。是岁秋九月自太仓刘家港开船,十月到福建长乐太平港,十二月于福建五虎门开洋,张十二帆,顺风十昼夜至占城国。”这里两次提到的“占城”,在今天越南的中、南部。航海家郑和的海上远航活动,发生在明代永乐、宣德年间,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船队航行至婆罗洲(加里曼丹岛)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谓“西洋”,因此称作郑和七下西洋。


微信图片_20220221164950.jpg


福建长乐一面依山,三面临海,每年从十月至次年三月间,多刮东北大风,闽江口风力强劲,通常在五六级甚至七八级以上,这正是船队开洋所必须具备的气象条件;加之太平港与太仓港相比距离“西洋”更近,可以高效利用东北季风,云帆高挂,昼夜星驰,快速抵达目的地,造访更多番国,因此,大明舟师选择了太平港。郑和七下西洋的船队,无论起于南京宝船厂,还是太仓刘家港,每一次都是到福建长乐的太平港驻泊,整训、补给、招募船员、祭祀海神,短则二月,长则近年,等候东北季风到来时,扬帆开洋。明弘治《长乐县志》载:“太平港在县治西半里许,旧名马江。本朝永乐中遣内臣郑和使西洋,海舟皆泊此,因改名。”郑和船队每次驻泊太平港,在长乐县衙前的十洋街驻扎,并于此设水师辕门,伺风开洋。当时长乐的人口仅六万,郑和在二十八年的时间里七下西洋,计十九万人次逗留长乐,官兵络绎不绝,熙熙攘攘,让昔日安静的十洋街,像太平港的潮水一样沸腾起来。海外各国王公、使节、商人随郑和舟师返航来到中国,在此登岸,十洋街涌动着不同肤色和语言的人流,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远航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辽阔水域,开辟的主要航路有四十二条,拜访了东南亚、南亚、阿拉伯、东非等三十七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已知最南抵达爪哇(今印度尼西亚)、最西到达东非的麻林(今肯尼亚的马林迪)、最北驶抵红海的天方(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几乎跨越地球的三分之一。郑和下西洋打开了中国通往欧、亚、非大陆的海上通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无疑是巨大而深远的。虽然我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不陌生,但真正走近它,还是在进入太平港这一刻。伫立在南山三峰塔(即圣寿宝塔)下向远处眺望,但见浮峰、六平、首石、鹤岭、董奉等一座座青山列阵如仪,重重叠叠环绕于太平港四周,它们像巨人一般挽起臂膀,组成坚固的屏障,把夏秋季台风抵挡在港外。这座高耸于南山之巅的宋塔,也是一座航标,当海船冲破惊涛骇浪见到它时,水手们都会兴奋地高呼:“太平港到了,中国到了!”我们一行人所处位置前方的西北面有上洞江,东北面有下洞江与闽江贯通,船队可以同时从这两个江口顺潮进出太平港,通行效率极高。太平港真是一个理想的泊舟良港,除了避风、出入方便外,水深、港阔也是其优势,港区东西宽约五公里,南北长约十公里,水域面积涨潮时达十五平方公里,退潮时约有十平方公里。太平港虽是潮水港,但水源来自闽江,距五虎门入海口约三十公里,涨潮时海水如墙挡住并反推闽江水,使之回流太平港,从而保持淡水港的优良水质,保证船队有充足的淡水供应。如今,已看不到烟波浩渺的水域,昔日宽阔的港湾早已淤积成湿地,最后形成一块开阔的平原。最近二三十年,这片平原上立起了鳞次栉比的楼房,太平港消失了,樯帆林立的壮观景象只能靠想象去填补了。

郑和首次下西洋时三十四岁,由艨艟巨舰组成的浩大船队,承载着两万七千八百名壮士,相当于五至十艘现代航空母舰的人员配置,“高樯到处旌麾列”,威仪隆盛,开启了七下西洋的航程。中国航海家的这一壮举,比西欧航海家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早了近百年。郑和率领庞大舟师开洋,当然离不开季风,但仅靠自然界制造的东北季风肯定不够,还必须有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强劲季风作为后盾。宋、元以来,中国海外贸易日益发达,元末江南地区海船建造业已初具规模。朱元璋经历三十余年励精图治,农业经济得到恢复,手工业方面也比前朝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受到西洋诸国的欢迎;我国对西洋的沉香、乳香、龙涎香等香料,苏木、没药、胡椒等药材,象牙、犀角、玳瑁等珍宝,也有较大的需求。在国内经济获得良好发展之后,拓展海外交通和海外贸易成为当时十分重要的国家战略,明代初期便建立起大规模的官营造船业,为走向海洋打下了基础。明太祖时期的外交有意沿袭元代的规模,但是邦交理念有所不同,提倡与藩国建立友好关系,“不侵占”周边国家,并在《皇明祖训》中开列了十五个“不征之国”的名单,试图构建一个以中国为主导的理想、和谐的世界秩序。在“靖难之役”中夺得皇位的朱棣,为了洗清“篡逆”之名,决心直追汉武唐宗,开创千秋勋业。他意欲改变朱元璋以来的海禁政策,锐意沟通域外国家,宣德化、柔远人,积极开拓海外贸易。这种带有浓厚皇权色彩的政策“季风”,才是大明舟师开洋的最大驱动力。


微信图片_20220221165020.jpg


从史料获悉,在郑和史诗般大规模下西洋之前,明成祖朱棣已经为这一壮举进行过预热,曾经派遣尹庆于永乐元年出使古里、满剌加(当时尚未建国),于永乐二年出使爪哇和苏门答腊。在郑和下西洋初期,又御驾南征安南,将其纳入明王朝版图。“郡县安南”之后,明朝从陆路近可制占城、远可控满剌加,为郑和下西洋活动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郑和被明成祖委以重任,不是没有原因的,他年轻时就从侍燕王朱棣,智勇双全,知兵习战。在“靖难之役”中助王有功,升任为内官监太监。不少人把这个内官监太监当成宦官之职,那可是天大的误会。明代内宫和外廷各有一套办事机构,都直属皇帝指挥。永乐朝设十二监、四司、八局,合称二十四衙门。十二监有司礼监、内官监等,主管头目称太监,以下称少监、监丞、典簿等职。当时郑和为内官监头目,是燕王的股肱之臣。至于郑和下西洋的起因,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明成祖好大喜功,即以天朝上国自居,而令蛮夷国家畏威怀德、输诚纳贡。此举符合“通好他国,怀柔远人”的中国传统政治理念,但也不乏“耀兵异域”秀肌肉的成分,即所谓的内圣外王、恩威并施。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前镌刻的《天妃灵应之记》碑云:“若海外诸番,实为遐壤,皆捧琛执贽,重译来朝。皇上嘉其忠诚,命和等统率官校、旗军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赍币往赉之,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由此可见,宣扬威德说的可信度较高。另一种说法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下南京时,建文帝朱允炆火烧皇宫,不知所踪,有人称他亡命海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是出于寻找建文帝的目的。还有军事目的说,认为大明舟师下西洋,是为了联络印度抗击帖木儿帝国而采取的行动。除此以外也有其他多种说法。但更多意见认为,郑和下西洋重在宣扬德化,在总体保持和平的同时,也使用武力打击斯里兰卡锡兰山国亚烈苦奈儿的统治,消灭篡夺王位的苏门答腊君主苏干剌,惩治海盗陈祖义,并在东南亚扶植由施氏华侨统治的旧港宣慰司。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明王朝从而在东南亚全面建立起华夷政治体系,发展睦邻友好关系,这种政治秩序是基于传统的“王者无外”“怀远以德”的观念,总体上是非侵略性的。郑和丰躯伟貌,博辩机敏,军事谋略超群,下西洋活动展示了大明帝国的政治和军事实力,加之经济利益的刺激,明廷主导的朝贡体系规模大为扩展,这种朝贡体系是非霸权的强国国际政治体系。因此,郑和被视为和平使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也宣称: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七下西洋”,远涉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去的是茶叶、瓷器、丝绸、工艺,没有侵占别国一寸土地,带给世界的是和平与文明。


微信图片_20220221165028.jpg


郑和七下西洋以朝贡贸易为主,政治色彩浓厚,自然忽略经济实利,有“厚往薄来”之说。明成祖朱棣对藩国“赍币往赉之”,对外邦朝贡者亦慷慨赏赐,耗费银两达六百万两,还不包括对官兵的嘉奖,严重消耗了国库储备,造成远航难以为继,引发帝国恐慌。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明成祖命郑和前往旧港(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巨港),赐施进卿之子施济孙官印和官服,令其接替已故父亲的位置。这年七月朱棣去世,仁宗朱高炽即位后调整了先皇的扩张政策,对内采取措施减轻民困,对外进行战略收缩,宣布停止下西洋。两年后,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再度取消海禁,所以才有郑和第七次远洋航行。对于此次远航,明朝祝允明《前闻记》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六日龙湾开舡,……二十一日到刘家门,六年二月二十六日到长乐港,……十二月九日出五虎门,二十四日到占城……”三十四岁以后,郑和主要从事外交工作,常年搏击风浪,奔波于茫茫大洋,远离内宫权力集团的核心,以致司礼监的权力超越了内官监。从第六次下西洋回国,时间已过去六年,具有国际眼光和胸怀的永乐皇帝对国内外的政治影响力也正在消失,郑和苦心经营,努力回归权力核心,此时又命这位花甲老人下西洋,他是不是有过犹豫?国家利益高于一切,郑和于宣德五年(1430年)在南京守备太监任上,毅然接受使命,第七次下西洋。但令人悲痛的是,这次远航成了他的不归路,三宝太监再也看不到三峰塔这温暖的航标灯,永远回不到太平港,回不到南京了。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返航途中积劳成疾,卒于古里国(今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的科泽科德一带),享年六十二岁。南京牛首山南麓的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


微信图片_20220221165028.jpg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长的海上航行,这一壮举离不开社会各方面形成的合力季风推波助澜,为远航聚积能量,否则,难以实现一帆风顺,远涉重洋。统领大明舟师航海的副使太监王景弘是福建人,船队选择驻泊太平港伺风开洋,与他有很大的关系。王景弘熟知闽人有以海为田的意识,“习于斗水,便于用舟”,大海是闽人的生存、发展之路,甚至是避难之所,发生逃避朝廷追捕而下海为寇的事例并不鲜见,因此,西洋异域对于他们来说,一点都不神秘。因为闽人的航海经验丰富,早已熟练掌握水罗盘和牵星过洋等导航技术,郑和舟师自然要大量聘用闽籍火长、舵工、班碇手、水手、木匠等技术人员参与下西洋活动。学者研究表明,《郑和航海图》其实就是闽人航海技术的总结,图上有些地方,郑和船队并未到达。事实证明,郑和与王景弘选择太平港驻泊是正确的。宋、元时期,福建造船业在全国首屈一指,朝廷使船多为福船或按福船制造,“南方木性与水相宜,故海舟以福建为上”,即便浙江自行制造福船,“必往闽中买料”。闽江为福建最大的河流,上游有建溪、富屯溪、沙溪三大支流,中下游有尤溪、大樟溪等河流汇入,几乎把闽西北与闽东南连接起来,有利于举全闽之力为下西洋服务,满足下西洋的补给。船队驻泊太平港的补给,除了生活物资,当然也包括舰船的维护和制造。《闽大记》的记载可以证明:“永乐七年春正月,太监郑和自福建航海通西南夷,造巨舰于长乐。”也可以在《明太宗实录》中得到证实:“永乐元年五月辛巳,命福建司造海船一百三十七艘。”并点明准备下西洋之用。闽江上游物产丰饶,沿海闽人以海为田、以舟为家,多水手船工,还有海神妈祖的保护,无疑是助力下西洋的另一股季风。郑和第七次下西洋驻泊太平港伺风开洋期间,对历次下西洋的目的、意义、经过和成果进行回顾总结,镌刻成碑,并把即将起航的第七次远航任务也记载于碑文中。这方立于天妃宫内的《天妃灵应之记》碑,于1930年在南山出土,碑刻全文1177字,是考证郑和下西洋最具权威性的实物史料之一。

今天,海洋文化采风团的作家们就是站在这座南山上,俯瞰昔日的太平港。郑和史迹陈列馆的工作人员为大家指点远方上、下洞江的位置,五虎门的方向,以及环列四周的一座座大山的名字……永乐十年,郑和因前三次下西洋皆受到天妃妈祖庇佑,遂奉请朝廷在南山兴建天妃行宫,当年落成。此后历次航海在太平港伺风时,屡屡祭祀海神,把平安下西洋归功于妈祖的保佑,这也是《天妃灵应之记》碑名的来由。可惜天妃行宫在抗日战争中毁于战火,郑和史迹陈列馆就是建在行宫旧址之上,这也算是对无法挽回缺憾的一种弥补。如今,那方宝贵的石碑也保存在陈列馆里,成为镇馆之宝。我们在南山游览了许久,一位作家说想写一首诗,还要找一找感觉,于是又绕着三峰塔转了一圈。此刻天空阴沉下来,飘起了毛毛细雨,但依旧炎热,没有一丝风。此时恰好是盛行东北风的季节,却不见一点刮风的迹象,看来郑和船队伺风开洋,在太平港驻泊短则二月,长则近年,此言不虚。

我们依依不舍告别南山。下山的石板路是近几十年铺筑的,有点湿滑,但与郑和当年行走的山道相比,已是坦途。开拓者都具有冒险精神,航海家郑和就属于这样的人,在十三世纪初就走向前人未涉足的地方,在印度洋、在西太平洋留下中国人的脚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壮举,对长乐的影响无与伦比,十洋成市,带来文风昌盛。诚如民国二十五年时任长乐县县长的孙中山女婿王伯秋所言:“舟师于此集合,船舶于此修造。其未发也,必赍中土之产物,以遗远人。其既归也,必携海外之珍宝,以献邦国。其影响长乐经济、实业、文化,与夫远大也。”因此,当地人民对郑和无比崇敬和爱戴。民国二十六年,沿着太平港畔新辟一条道路,名为郑和路;1984年,在天妃行宫旧址上兴建郑和史迹陈列馆,南山公园更名为郑和公园,我猜想脚下这条石板路,也属于那个时候的工程;2003年,开始沿着闽江口南岸修建郑和广场……六百多年过去了,沧海变桑田,虽然太平港消失在历史烟尘里,但更多的军港已傲然屹立在祖国漫长的海岸线上。陈列馆里有一艘郑和宝船模型,我凝视着这艘按照1:85复原的九桅十二帆福船,好像看见郑和背风站立在船头,双目炯炯,坚定而自信。他专注地眺望前方波涛汹涌的海洋,头顶的龙旗在强劲东北季风的吹拂下猎猎飘扬。他的身后是太平港,是南京,是大明江山,是泱泱大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