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走向自然深处

生于流俗,感“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结庐人境,叹“四时有明法而不议”;困在尘世,知“万物有成理而不说”。何不放下眼前的浮华,走向自然深处?

走向自然深处,发现物自在的奥义

泰戈尔曾言:“露珠只是在它自己小小球体的范围里理解太阳。”对于自然,我们的认知往往停留在“相互依存”“保护环境”等观点,却从未真正理解过人与自然间最淳朴的原始关系。因为这些观点本身就是从人类中心主义的角度出发的,我们都忽视了一点,在自然的原初存在意义上,是不需要人类的。世间万物亦是如此。《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中言荆人遗弓而不肯索一事,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这话不禁让人联想到康德的“自在之物”,即“物自体”哲学。我们只能认知物的表象,却无法洞悉其存在的真正奥义。那是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以物对于人的功用性为标准来衡量其价值。而只有在广博的自然之中,物才能脱离以人为中心的功能性,而凸显其本身的自在性。万物为其自身而生,为其自身而灭,并因其自身而运转变化,与人的存在与否并无关系。因此,只有在自然深处,我们才能发现美好而神秘的“物自在”奥义。


走向自然深处,品味生命本色的诗意

仍记得那位槁首黄馘的老人,不愿“居庙堂之上”,而愿“曳尾于涂中”。纵横春秋,鲦鱼之间无人能破;跨越古今,梦蝶之思常谈常新。他以对自然最纯洁透澈的初心,守护了生命本色的诗意。亦如后世的陶渊明,声归去,便能释去繁华,“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从此,“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只求亲近自然,雪后寻梅,霜前访菊,雨际护兰,风外听竹。此般超脱,此般淡然。生命本如一首绝句 ,如夏花之绚烂,如秋叶之静美 。字里行间,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恬淡, 亦有“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的热烈。在艾芜笔下的“海风,蝉鸣,六月的太阳”中绽放;亦在村上春树心里“缥缈的憧憬,以及夏日的梦境”中沉睡。这首绝句,不在唐诗选,亦不在宋诗集,而是被收录于自然深处,沉淀出隽永的诗意。


走向自然深处,追求至高的理想世界

我们本是自然的后裔,却与自然渐行渐远,建立了一个叫作“自然”现代文明的栖息地。城市的重压侵袭而来,有时,也想似东坡所言,“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我们的灵魂想要卸下牵绊与束缚,挣扎着想要回到原野,而原野却在时空之外游荡。直到此时,才知道那个庄周用“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所述说的“无己、无功、无名”的理想世界始终藏在自然深处。

让自然深处保持其神圣的“自在性”,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雨果曾说:“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现如今的人们被贪欲所裹挟,忘记了天地至理,忘记了对自然本应有的敬畏,也忘记了面对广博的大自然时,我们自身的无能与无用。人类的种种所作所为,给自然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创伤。此时,我们是否该深刻体味老庄所言的“天道”?即使我们想方设法复归于朴,回归自然,也仅是从一小片风景中试图还原与自然相处的和谐感觉,却始终无法回到与自然维系原始关系的状态。我们只能怀揣一颗敬畏之心,通过切实行动与人类的智慧,来弥补我们对自然“母亲”所造成的创伤,以此来保持自然深处那神圣的“自在性”。

林声水声鸟声,无声不寂;山色水色草色,有色皆空。我怀揣着一颗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心,走向自然的最深处。万头攒动火树银花之处不必找我,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能做的只是长途跋涉的归真返璞。

(指导教师:孙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