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难得嘉名——鲁迅兄弟旧居的命名及其他

黄乔生

中国作协会员。现任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常务副馆长、《鲁迅研究月刊》主编。著有《度尽劫波——周氏三兄弟》、《鲁迅像传》、《百年巨匠:鲁迅》、《八道湾十一号》、《字里行间读鲁迅》、《吾国吾民1919》等;编辑图书《回望鲁迅》《回望周作人》《鲁迅藏拓本全集》《中国新兴版画1931—1945》《台静农全集》等。

微信图片_20210308152632.jpg

八道湾11号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西直门内大街和赵登禹路交叉口附近,曾是鲁迅三兄弟的住宅,是鲁迅在北京生活14年中四个住所之一。鲁迅在这座宅院里写成《阿Q正传》等名篇佳作,两个弟弟周作人和周建人在文化上也各有建树。因此,这座宅院在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文物部门对宅院进行了保护和修缮,将宅院置于北京市第35中校园内。35中对旧居非常重视,制订了以名人文化促动基础教育、打造文化地标、教学基地的计划,并开展多种活动,使宅院和学校的功能得到融合。

宅院所在地区拆迁伊始,我在跟踪记录相关情况的同时,也追溯宅院的历史,研究鲁迅兄弟在此居住期间的生活状况和思想变化,写成《八道湾十一号》一书,2015年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在该书结尾,我谈到宅院的命名问题。宅院修缮即将完成时,校方为此召开了研讨会。讨论的结果,采纳了我的意见,定名为“周氏兄弟旧居”。我曾在《“肇赐嘉名”》一文中谈到我在宅院及博物馆展陈工作中遇到的命名问题,文章分为两节,第二节从《八道湾十一号》一书的命名谈到“八道湾十一号”宅院的命名:

正在俯首和横眉之间(指我当时做的一个展览《俯首横眉——鲁迅生命的瞬间》,展览图录由海燕出版社出版)沉吟,三联书店的编辑肖严女士来电话说,我的那本小册子《八道湾十一号》已经付印了,一周内见书。高兴之余,也不免夹杂一丝感伤,六年才写成这本小册子!当初通过呼吁保护八道湾、促进相关学术研究的种种设想,早已成了云烟。六年间,几次想放弃,幸有友朋催促而且帮助,总算完稿。回想写作过程,虽有不少曲折,但也有令人欣慰之处。

微信图片_20210308152637.jpg

还是有关名称的事儿。书稿初拟提纲,征求意见,暂用了“八道湾十一号”之名。几个朋友看了却都说好,其中兆阳君最坚决地主张用“八道湾十一号”作为书名。书稿辗转几家出版社,期间有编辑提出书名应该更文学性一点儿,还有编辑主张不妨加个副标题点明院落中的人物如鲁迅。兆阳君闻之,强烈反对,说现在这个书名浑然天成。张胜君、少强君也持同样的意见。我自己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名目,但总觉说浑然天成有点儿夸张,因为我担心不熟悉鲁迅兄弟生平事迹的读者,难以想象书的内容,会弃之不顾。八道湾十一号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镇,曾有两个大文豪在这里生活过,包括《阿Q正传》在内的不少名篇佳作在这里诞生,周氏兄弟在此反目成仇,一个受国人景仰的大文豪在这里叛国投敌。近二十年来,这个院落的命运几度危急,险些被拆掉。现在总算保存下来,被圈进一家中学院内,再无被拆之虞,但也失了自由之身。我的小册子对保护这个院落自然起不到什么作用,但在我算是完成了一件工作,证明光阴没有全都虚掷。至于能不能得到读者的喜爱,还在未知之数。总的说来,书的命名和展览命名不一样,展览要面对群体,应该更具吸引力和号召力,书则面对的是一个一个的读者,平实一点儿可能是上策。《八道湾十一号》这名目就算平实吧。

说起八道湾十一号,不妨顺便说说自己遭遇的另一个命名难题。八道湾十一号的居民搬出后,北京第三十五中学接管改造,有的房屋落架大修,有的则小修小补。建成后总要挂个牌匾,又需要定名了。我受邀参加了研讨会,提出“周氏兄弟旧居”的建议,得到专家们赞同。名称既定,学校想请个有名的书法家题匾。不料书法家希望知道如此命名的缘由,并提出为什么不称为周氏家族旧居。应学校负责人之约,我特地写了一封信给书法家。大意说,北京阜成门已有鲁迅旧居,再建一个鲁迅故居有重复混淆之嫌;在这所院子里居住的周氏家族人虽然很多,但究以三兄弟成就最大;而且,上世纪初鲁迅和弟弟就被称为“周氏兄弟”,流传至今,广为人知。如果用周氏家族的名目,则中国之大,周姓之多,可以称为周氏家族者滔滔皆是,不容易让人联想到鲁迅兄弟了。蒙书法家首肯,如今“周氏兄弟旧居”匾额已然挂在八道湾十一号周宅门楣上。名,可名,难得嘉名。

微信图片_20210308152612.jpg

文中提到的我为旧居题匾的事而致信的书法家,即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当时,35中负责人请两位著名书法家为旧居题写匾额,两位书法家都对命名表达了意见。经过解释,沈鹏先生略表理解,答应挥毫,但需要一些说明资料。于是,35中校长邀请我写了这封信:

沈先生台鉴:

前天接北京三十五中朱建民校长电话,得知您将为该校新址上拟建的“周氏兄弟旧居”题写匾额,不胜欢欣。我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工作有年,对周氏兄弟学问文章稍有涉猎,一向关注新街口八道湾十一号周宅的保护和利用,最近写成叙述该院落变迁史的专书《八道湾十一号》,出版在即。承朱校长不弃,屡次邀我到学校实地参观,并参加相关论证会。我个人觉得,中学校园容纳周氏宅院,辟为旧居,布置展览,辅以书院,学校既得人文教育核心区,鲁迅兄弟旧居又得到充分利用,可谓保护有力,使用得当,两全其美。此中详情,想朱校长已向您详细汇报。今就八道湾十一号旧居的命名向您略作说明。八道湾十一号在鲁迅、周作人、周建人三兄弟人生行迹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一起生活的岁月,除青少年时代在绍兴的十几年,及鲁迅、周作人从日本回国后在绍兴任教的短暂时期外,就是在八道湾这个院子里的几年。八道湾时期,周氏兄弟享盛名于文坛,故该院落被视为新文学重镇,对于研究文学史、北京文化等都有重大意义。

当初,北京市西城区政协的程刚副主席、三十五中的朱校长和我一起商量为这个纪念设施起名时,从“鲁迅旧居”、“周氏兄弟旧居”、“周氏三兄弟旧居”、“周氏家族旧居”等名目中选择了“周氏兄弟旧居”,理由大致有:

一,北京、上海、绍兴等地已经有了鲁迅旧居,特别是北京,离八道湾不远,是阜成门宫门口西三条鲁迅旧居,就在北京鲁迅博物馆院内;而绍兴的鲁迅故里包括了鲁迅祖居,有周氏家族的台门。为了突出八道湾十一号的特色,以周氏兄弟命名较为恰当;

照16940(1).jpg

李石曾为1925年10月开幕的故宫博物院题匾

二,周氏兄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专有名词。中国历史上以父子或兄弟文豪著称的,文学史一般都在其姓前冠以数字,如魏的“三曹”,晋的“二陆”,宋的“三苏”,明的“三袁”等等。周氏兄弟在八道湾居住时期,曾有日本人称其为“周三人”,但这个称呼并没有叫响,也没有变成符合汉语习惯的“三周”。“周氏兄弟”的称呼,先由刘半农等人发起,渐渐流行,现已进入文学史。一提起这个名号,稍有现代文学史知识的人,就知道是鲁迅兄弟。现今有些高校的文学院还开设“周氏兄弟比较研究”之类的课程,这方面的专著亦有不少。而把三兄弟的人生历程合叙的书,最早的一本,是后学十几年前撰写的《度尽劫波——周氏三兄弟》,后来再版,书名简化为《周氏三兄弟》了。特奉上一册,请您审正。周氏兄弟之名,既然在文学史上有知名度,而且同八道湾的关系又如此紧密,以“周氏兄弟”命名容易让人产生联想,似更贴切。“周氏家族”则显得笼统。中国姓周的名人很不少,而且好多在文学史之外,如江西的理学家周敦颐,江苏淮安和浙江绍兴的政治家周恩来,山东和苏州还有“周庄”、“周村”等名胜。如称“周氏家族旧居”,人们可能搞不清楚究竟是哪一个“周”。这个院落虽然住了一个大家族,十几口人,但用“兄弟”二字,突出的是其中的三个主要人物。为了更切近文学史上的约定俗成,又将“三”字去掉,就有了“周氏兄弟旧居”这个名目。以上想法,还不周全,不成熟,亟盼您的指示。我们很期待三十五中将这个重要文化遗产办成中学人文教育的示范基地,影响越来越大。

本当趋谒,但酷热突袭,雾霾环伺,雷雨欲来,不敢打扰,唯愿消暑祛湿,善自珍摄。谨托朱校长呈上拙著,伫候雅音。

专此敬颂

时绥

后学黄乔生 顿首

2014年6月6日


有关八道湾宅院的命名的确引发了一些争论。有人认为应该突出家族,叫“周氏家族旧居”;有人认为应该突出鲁迅,叫“鲁迅旧居”;也有人提出叫“鲁迅兄弟旧居”,既突出鲁迅,又顾及两个弟弟。我在查阅资料时发现,在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中,文物部门确实把这里标识为“鲁迅兄弟旧居”文物保护点。有关争论也许还难免出现,但当时,沈鹏先生采纳了我的意见,为旧居题写了匾额。

其实,周氏兄弟旧居的命名,只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中国文化遗产地、博物馆、纪念馆等的命名存在的问题实在很多,甚至城镇的命名,因为约定俗成或行政命令等原因,不规范、不妥当的例证也不少。例如,北京沙滩五四大街上的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馆址“北大红楼”,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命名就不能说准确。“北大”是一所大学的简称,已经专属,不大会有北海大学之类来争抢,可按下不表;“红楼”,仔细盘查起来,全国可就多矣。如果不用“北大”二字来限定,很容易混淆,但现今人们约定俗成,竟直呼其为“红楼”了。准确的叫法,或者可以是“北京大学办公楼和图书馆旧址”——但大家一定嫌这名称啰嗦。

概念不清的情况更是普遍存在。有的博物馆名称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但时过境迁,没有及时更改,限制了业务发展。例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名中的“人民”和“革命”两个词,决定了该馆的展示内容是从红军到解放军的人民军队或曰革命军队的历史。但其实,“革命”这个概念较为模糊,黄埔军校时代中国南方的军队也叫“革命军”。或者可以说,这家博物馆展示的是具有“革命精神”的军事活动的历史。但问题是,假如它不陈列和展示“非革命的”中国军事历史,中国就没有一家展示其有史以来军事活动的博物馆——按说,在首都的、军队主办的博物馆应该承担这个任务。

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也就是中国国立博物馆)也曾存在这样的问题。国家博物馆由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而成。中国历史博物馆展示上古到1840年的历史,中国革命博物馆则展示1840年以后的中国历史。两馆合并后,国家博物馆的中国历史基本陈列仍然是上古到1840年,但另行制作了《复兴之路》大型展览,展示“革命史”,两部分合起来大致是一部中国通史。去掉“革命”二字,国家博物馆的陈列内容比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有了灵活性,扩大了展示功能。

随着时代变化应该改名而没有及时更改的也有不少,较为突出的例证是北京市中心的故宫博物院。1925年紫禁城开放给民众参观时,定名为“故宫博物馆”。“故宫”的“故”字,含义为“以前的”、“旧的”。清朝皇帝在位时,臣民们尊称其为“大清”,皇帝逊位后,民国称之为“前清”,而将皇帝行使权力之所的紫禁城称为“故宫”,这一称呼意味着它丧失了“宫”的功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中华民国而非从清朝继承了政权,不能称清为前朝,因此也不能称清朝皇帝的权力中心为“故宫”。但也许是嫌改动麻烦吧,“故宫”的名称在政权交接后一直沿用。这也难怪,此类称呼向来混乱,在南京还保留着所谓“明故宫”,大约是沿用了清朝对其前朝的称呼。如果任意用“故”字,以此类推,就可以有“故未央宫”“故大明宫”“故阿房宫”等,不胜枚举,不但没有必要,且易引起混乱,不如直接冠以朝代名,更为醒目而且准确,如“秦阿房宫”、“唐大明宫”等。北京、南京的“故宫”,约定俗成,倒也罢了,因为北京、南京城里毕竟庞大的皇家建筑群赫然在焉,而几千里之外的台北市居然也有“故宫博物院”,就莫名其妙了。台北的“故宫博物院”确实是一座博物院,里面的很多藏品也确实是从北京的故宫带去的,但“宫”呢?阙如也。因此,我建议将以北京紫禁城为馆址的博物院称为“明清皇城遗址博物馆”,南京的“明故宫”称为“明代皇城遗址博物馆”,而台北故宫博物院则不妨定名为“明清皇宫文物陈列馆”。

话说得远了。虽说是“名可名,难得嘉名”,但,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回到八道湾11号周宅:如果将其只命名为纪念鲁迅的场所,两位弟弟就处在次要从属的地位。有了“周氏兄弟旧居”的名目,可以将兄弟三人放在一起研究和展示。八道湾11号宅院的独特价值之一,就在于它使人物形成群体,让问题集中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