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
2020年11月12日,正在江苏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通博物苑,参观张謇生平展陈,了解张謇兴办实业救国、发展教育、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情况。习近平指出,张謇在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帮助群众,影响深远,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今年第二次提及张謇。第一次是在今年7月21日举行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他谈到5位爱国企业家典范,张謇是其中一位,并表示“爱国是近代以来我国优秀企业家的光荣传统”。
总书记如此关注的张謇,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物?让我们穿越百年风云,走近张謇这位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
张謇
实业救国
张謇(1853年7月-1926年8月)出生于江苏通州(今江苏省南通市)。光绪二十年(1894年)考中状元,步入仕途。不久后,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激起张謇极大的愤慨和忧虑。他在日记中写道:“几罄中国之膏血,国体之得失无论矣!”当时的中国士大夫一向耻于经商,但张謇却认为只有发展民族工业,才能抵制帝国主义侵略,于是毅然放弃功名仕途,以极大的勇气回到家乡创业办厂。他这样表明心志:“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1896年,两江总督张之洞委派张謇在南通创办纱厂。张謇将纱厂定名为“大生”,其意源自《易经》的“天地之大德曰生”。大生纱厂初定官商合办,集股筹款,但开建以后,那些曾经许诺出资的地方官员纷纷打了退堂鼓,张謇只得四处奔波,募集资金。在上海招股失败,张謇甚至没有旅费返回,只得在马路上卖字三天,赚取旅费。但种种困难,并未挡住张謇实业救国的决心,他放下状元身份,四处游说、求告,忍辱负重,百折不屈。终于,他的赤诚取得了回报,在南洋大臣刘坤一的帮助下,取得了一批启动资金。
1898年,大生纱厂正式破土动工,次年建成投产。因为张謇是状元出身,大生纱厂早期的棉纱产品使用“魁星”商标。当时运营资金仅有数万两,无法买到足够的棉花做原料,张謇情急之下只得向钱庄以高利借贷。他向股东告急,无人响应;打算将厂房出租,又遭到恶意杀价。最后,在好友、助手沈敬夫的提议下破釜沉舟,全面投产,用棉纱的收入来购买棉花,维持运转。所幸,当时棉纱行情看好,纱厂才得以存活下来。1900年之后,张謇的大生纱厂进入全盛期。在义和团事件中,北方大乱,南方却未受影响,而局势动荡,造成洋纱进口明显减少,机纱市场价格挺俏。这年秋天,张謇在日记中写道:“厂事复转,销路大畅。”
在纱厂正常生产后,为了降低棉花收购成本,张謇又扩大投资面,围垦沿海荒滩,建成了纱厂的原棉基地——拥有10多万亩耕地的通海垦牧公司。继而,又创办了广生油厂、大兴(复新)面粉厂、资生(铁)冶厂、阜生蚕桑染织公司、泽生水利公司、同仁泰盐业公司、大生轮船公司、淮海实业银行等,逐渐形成唐闸镇工业区。同时,为了便于器材和货物的运输,张謇在唐闸西面沿江兴建了港口──天生港,又在天生港兴建了发电厂,在城镇之间、镇镇之间开通了公路,使天生港逐步成为当时南通的主要长江港口。张謇创办这些企业都与纱厂有产业上的关联性——办广生油厂是要利用轧花下来的棉籽;办大隆皂厂是利用广生的下脚油脂;办大昌纸厂是想把大生的下脚飞花利用起来,生产包装纸和印刷用纸;办复新是因为大生每天浆纱织布需要大量面粉;办轮船公司是为了大生的运输需要;办懋生房地产公司是针对外来人口。如此完备而精妙的产业链打造,完全是大工业制造的理念,不但在当时中国绝无仅有,百年后视之,仍是商业战略上的正道。
1904年3月,清廷发布上谕,加赏张謇三品衔作为商部头等顾问官;同年,张謇创办了南通大达轮步(步即局),率先开辟了外江航线。并投资江苏省铁路公司、镇江大照电灯厂等企业,为我国近代实业贡献了毕生精力。
在一篇晚年自叙中,他回顾说,“张謇农家而寒士也,自少不喜见富贵人,然兴实业则必与富人为缘,反复推究,乃决定捐弃所持,舍身喂虎。认定吾为中国大计而贬,不为个人私利而贬,庶愿可达而守不丧。自计既决,遂无反顾”。
张謇是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赫然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程,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作出了宝贵贡献。
兴办教育
1911年,张謇在一次讲演中袒露了自己兴办纱厂的动机,“马关约成,国势日蹙,私忧窃叹,以为政府不足责,非人民有知识,必不足以自强。知识之本,基于教育,然非先兴实业,则教育无所资以措手,故目营心计,从通海最优胜之棉产始,从事纱厂。”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张謇认识到中国科技水平落后、人才缺失,于是努力兴建学堂,首先致力于师范教育。他说:“父教育而母实业。立学校须从小学始,尤须先从师范始。”
通州师范学校
1902年,纱厂盈利后,张謇四处筹资,建立了我国第一所师范院校——通州师范。1903年开春,张謇又在南通创办了小学,那时普遍都叫“学堂”,张謇称“学校”很是超前,十年后,新生的民国教育部才通令全国一律改称学校。以此为开端,张謇投身教育事业,参与创办了多所学校。张謇生前绝没料到,他创办和支持过的那些学校,多年后都发展成为国内闻名的大学。他1902年创办的通州民立师范学校附设农科,发展成了扬州大学;他1905年支持创办的复旦公学,发展成了复旦大学;他1915年参与创办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发展成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他1917年支持复校的同济医工学堂,发展成了同济大学;他曾经资助并任校董的南洋公学,发展成了上海交通大学;他参与发起并任校董的暨南学校,发展成了暨南大学。还有一批他创办的更为专业化的技术学校,也变成了各行业的最高学府。如他1910年创办的中国陶业学堂,变成了景德镇陶瓷大学;他1911年创办的吴淞商船学校,变成了上海海事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他1912年创办的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变成了东华大学;他1912年创办的吴淞水产学校,变成了上海海洋大学;他1915年创办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变成了河海大学。
张謇独自创办或参与创办的师范、纺织、医学、农业等高等学校和职业、专科学校近400所。在普通教育中,又构建起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的教育体系。他的教育思想与办学实践,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投身公益
张謇把慈善事业看做其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理想的重要补充。他将从商的红利全部捐作教育、慈善和地方公益经费。他认为:“凡事必先智,启民智必先教育;而教育非空言所能达,乃先实业;实业、教育既相资有成,乃及慈善。乃及公益。”“属于积极之充实者,最要为教育;属于消极之救济者,最要为慈善。教育发展,则能率于以增进;慈善周遍,则缺憾于以弥补。”
1905年,他在南通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陈列自然、历史、美术、教育文物与标本,是一个综合性的博物馆;1912年,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聋哑学校,“使聋哑人能独立生活,成为有用之人”;1912年以后的10年间,他与叔兄张詧创办了三所养老院,无依无靠的鳏寡老人有了栖身养老之所;1913年,他兴建了南通五公园,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景色雅致的休憩娱乐场所;1915年,他拿出任两淮盐政使的俸金,在台城创办贫民工厂,雇工进行毛巾、藤器、缝纫等项工艺的生产;1916年,他创办了残废院,“入院后之衣食,全部由院中供给。残废者尽其所能,每日工作4小时(加工草鞋、艾条、烛心、火柴箱等)”;1916年他建立了第一所民办气象台;同年,他建成了南通剧场;1919年,他买下了东台荣泰电气公司,改名为东明电气公司,于当年秋季开始发电,解决了东台用电的困难……他的种种善举,倾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向现代化转变。
张謇于1902年在垦区开办了农学堂,后迁至通州城,1913年改为甲、乙两种农业学校
张謇尊重科学,爱护人才,扶植新建学术社团,提倡科学应该为社会经济服务的正确方针,与许多科学家建立了友谊。
把戏剧改革与社会改良联系起来,也是张謇的高见卓识。他创建了伶工学社及更俗剧场,与梅兰芳、欧阳予倩等的交往更是实业家与艺术家联手的一段佳话。
1912年4月,张謇创办南通纺织染传习所,次年定名为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图为当时学生在工厂中学习操作机器
当年北京、上海新闻界曾举办了民意测验,张謇以最高票当选为民众“最敬仰之人物”。
张謇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传奇人物,他在41岁时中得状元,却不满于自己当官无助于救国,毅然放弃仕途,从头再来,投身于实业和教育。他曾说:“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故踊跃从公者,做一分便是一分,做一寸便是一寸。”他创办的实业,极大推动了中国轻工业的发展,毛泽东曾说:“轻工业不能忘记海门的张謇”;他创办的学校,育人无数,对后世遗泽深远。他是中国近代商业的开创者,是那个时代以实业救国的第一人,是爱国商人的典范,是现代企业家的先驱。他之所以被现代企业家们追溯为精神领袖,是因为他主动挑到肩上的社会责任,远远超出了“实业家”和“商人”的身份。他从来不是想建立一个商业帝国,而是想建设一个理想社会。他所提倡并身体力行的是——企业家不仅要做大,更要做实;不仅要爱国,还要爱社会;不仅要办慈善办公益,还要育平民担责任。他以自己的实践亲自见证了一个爱国者的满腔热情,成为历史上众人皆知的“状元实业家”。他的伟大事业为后人所景仰,他的光辉成就将彪炳史册。
我国万米级载人深潜器科考母船被命名为“张謇号”,就是为了弘扬张謇实干兴邦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