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在中马往来中丰满人生

WechatIMG1199.jpg

作者简介

中国侨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马来西亚丹斯里皇室拿督古润金太平绅士,现任完美(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担任中国禁毒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马来西亚中国友好协会署理会长、马来西亚广东会馆联合会总会长、中国慈善联合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理事、民政部中民慈善信息捐助中心理事、广东省政协第十、第十一届委员会特聘委员、广东省侨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孙中山基金会名誉副会长、广东省慈善总会荣誉会长等社会职务。荣获“中国希望工程贡献奖”、“全国抗洪救灾先进个人”、“首届百名中华慈善人物”、 六次荣获“中华慈善奖”、“广东省首届十大慈善人物”、“世界杰出华人奖”暨美国加州国际大学荣誉博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经济管理荣誉博士”多个荣誉称号。

“一定要回祖籍国(中国)的家乡发展。”

已过花甲之年,每每想起父辈的嘱托,仍百感交集。

我是马来西亚第三代华裔。为了谋生,祖辈、父辈们漂洋过海,远赴马来西亚落地生根。时间飞逝,凭借炎黄子孙吃苦耐劳的精神,我的家族在马来西亚日益壮大,乡愁也愈发浓烈。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我终于回到了祖(籍)国。踏上故乡热土的那一刻,我便知道,我要留下来。从此,祖(籍)国和马来西亚串联起我的人生轨迹。


故乡,这么近那么远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有着多元文化的国家,华人是马来西亚的第二大族群,能存在如此庞大的华人群体,可想而知,马来西亚与中国的联系自是源远流长。

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无数华人将茶叶、陶瓷、丝绸,经福建、昆仑国(古代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一带),最终运达欧洲,让海上丝绸之路繁荣了几个朝代。

百余年前,大量的华人到马来西亚闯荡,将饮食习惯与风俗也带到这里,他们在这里安家落户,与本地居民和睦共处,逐渐融入本土生活。

WechatIMG1198.jpg

从离开家乡,踏上异国起,乡愁就此绵延不休,家乡的味道和风俗成了最后的精神寄托,被世代传承。街边百年前由华人建造的洋楼,仿佛诉说着华人往日的奋斗和光荣。

1959年,我的出生更增添了一份浓浓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祖父和父母回忆里的“苦日子”。20世纪初,我的祖父离开故乡广东中山,漂洋过海来到马来西亚“奔生活”,靠做苦力艰难度日。

直到新中国成立,才让身居海外的我们,挺直了腰杆。即便日子依旧清苦,但背后却有了正在日益强大的祖(籍)国。也是从那时起,乡愁成了长辈一句句的嘱托,故乡成了我必须要回去的地方。

然而,当时读小学的我还无法理解回到故乡的意义,毕竟从中山到马来西亚,我们一家人还没有摆脱苦日子。为了减轻父母负担,我每天6点起床,7点前就要将一大捆报纸挨家挨户送到订户手中,挣几个铜板贴补家用。

少年时代的我,梦想能拥有一辆摩托车,这样就要多跑些地方,多送些报纸,多挣几个铜板。也是在那时候,我从报纸上读到了孙中山先生的故事,童年记忆、故乡中山和一代伟人的事迹与精神,就此重叠,影响了我的一生。

小时候,父母便告诉我,家乡出过伟人孙中山先生。即便相隔千里,孙中山先生在海外华侨华人中一直享有很高的声望,我们全家也因是中山人,而感到骄傲。

而我生活在马来西亚,与孙中山先生也有不解之缘。马来西亚槟城是孙中山先生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根据地,“九次革命,五到槟城”。中国近代史上有着深远影响力的黄花岗起义,就是在槟城酝酿谋划而成。

时间空间交错,故乡变得这么近,却又那么远,在我脑海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份烙印,不止于地缘亲切,更是精神上的鼓舞与共鸣。

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博爱、奉献和互助精神,成了我日后事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每每遇到困难挫折,都会想起先生屡败屡战的坚强意志和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然后重新振作,继续前行。


回家,圆梦

1974年,马来西亚在东盟国家中率先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翻开了中马关系的新篇章,开启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新纪元。

之后,在马来西亚,我听到了越来越多关于中国的消息,改革开放的春风让广东成为开放前沿。同期,马来西亚与中国关系也取得新发展,马来西亚政府放宽华裔返回故乡寻根问祖的限制。

我不曾想到,远在马来西亚的“小我”命运,会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被改变。彼时,我已走向社会自谋生计,经过十几年的打拼,事业有所起色,也积攒了一些存款。我始终没有忘记父辈的嘱托:如果赚到了钱,一定要回中国的家乡看看。

WechatIMG1202.jpg

终于,1990年3月,我随马来西亚中山同乡会恳亲团,踏上了魂牵梦绕的故土。

辽阔的土地,古老的文化,热情的乡亲,到处彩旗飘飘的热闹景象,飞速发展的故乡经济……一切都既陌生又似曾相识,我至今难忘。

或许这就是故乡的魅力,游子归来就不想离开,我下决心要回报祖籍国,回乡创业,家乡便成了我梦开始的地方。

1994年,我回到家乡广东省中山市,与事业伙伴在中山市创办了完美(中国)有限公司。之所以取名“完美”,因为世上本没有完美的事物,但我们以此为目标,不断追求,直至接近。我的人生,也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万事开头难,初回中国创业时,我也曾“水土不服”。由于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国情不同,我不仅要适应新的市场变化,还要学习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当时获取信息咨询的渠道还很单一,办事都依靠纸质材料,光是签字盖章跑流程就让我十分苦恼。

惆怅之际,我得到了“贵人”相助,广东省和中山市的职能部门,尤其是侨务部门给了我极大的支持和帮助,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更感受到了乡亲间的热情友好。

带着几辈人的乡愁回到祖籍国,创业又逢天时地利人和,于我而言,更需发奋不能懈怠。我和我的伙伴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希望生产出真正有益的产品。

没多久,我们发现内地家庭很少用沐浴露,大多酒店、家庭都是用肥皂,于是我们决定做日化产品,把沐浴露推广到国内,并逐渐扩大业务范围至健康食品、小型厨具、化妆品、保洁用品及个人护理品等大众消费品,服务于国民的健康和美丽。

所有的成功并非偶然,除了十足的努力,还要顺应社会需求。在这片故土创业兴家的梦想始终支撑着我们,一路走到今天,一砖一瓦终成大厦,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变的是企业的规模,不变的是初心。从完美公司创办以来,我们向社会和消费者许下了“三个不变”的承诺: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及服务的理念不变;为完美创业伙伴提供事业发展机会的理念不变;坚持在中国投资、长远发展的理念不变。

正如改革开放经历了风风雨雨一样,完美公司这一路走来,也并非风平浪静。无论是行业转型还是金融风暴,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依然对中国充满信心,相信同胞互助友爱的血脉亲情,更相信中国共产党、相信中国政府的智慧,相信我们祖先生活过的这片红色热土。

WechatIMG1201.jpg

26年间,完美公司从扎根在中山的一棵小树苗,成长为一棵大树,在祖国把根越扎越深。因为同根同脉,我和我的伙伴、员工们有着一致的文化认同,企业逐渐形成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文化”。

诚信是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完美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因为文化和精神的传承,让完美伙伴和员工跨越了地域、背景和经历的差异,形成了精神共鸣,为了共同的梦想而奋斗。

每年完美公司都会开展研学活动,组织员工和合作伙伴到东盟国家交流学习,去的最多的国家就是马来西亚。来到这里,大家都有一个共同感受,就是华人气息浓郁,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中国文化和特色元素,让人流连忘返。

“心走近了,海峡就是咫尺。”这是第七届海峡论坛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说过的一句话。每当看到伙伴和员工与马来西亚原住民和侨胞互动,这句话都会涌上心头。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历史承载着中马两国深厚的渊源,从海上丝绸之路到如今的“一带一路”,中马两国的友好往来不只是国家层面的合作共赢;从经商贸易到人文交流,从政府到民众,这是民心相通的必然趋势,每个身处其中的个体,都能成为促进中马民间友好的积极力量,让两国友谊也越来越牢固,经得起考验。

再出发,为共同的明天

从前车马很慢,无数华人的乡愁被山川大海阻隔;后来我早上从中山出发,中午便可在吉隆坡吃饭。从前一封越洋电报可谓“家书抵万金”;如今只要手机一开随时随地可以无时差“云聊天”。

科技数字化的迅猛发展,在中国尤为突出。从最初几百平方米的小工厂,到现在的数字化生产基地,实现研发、采购、制造、物流、销售、服务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我本人和完美公司所收获的成果,其实有不少“取之于社会”。

我的下半生,也因此有了新目标——再出发,回馈于社会。我深谙,“科技兴邦,实业兴国”背后是教育先行、人才先行。教育的重要性和对人命运的改变,我本人更是深有体会。

小时候,我就读于马来西亚的华文学校,所有的书本学费基本要靠社会爱心人士捐助,尤其是华人捐助。靠着助学金、奖学金完成学业后,才让我有了回归故乡创业的底气和资本。

自1997年在延安捐建第一所完美希望小学起,至今我们已投入超1.1亿元,在全国各地捐建100多所完美希望小学。教育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我们希望,让教育改变孩子的一生,甚至改变一个村庄。

2019年,我在暨南大学发起成立“古润金丝路基金”,希望帮助更多的马来西亚学子圆自己的祖籍国大学梦。同年,33名马来西亚学子成为了第一批获得“古润金丝路基金”资助的学生。基金的设立吸引了越来越多马来西亚学子来华求学,使得暨南大学近年出现了马来西亚学子报读的小高潮。

WechatIMG1200.jpg

让乡村的孩子靠教育走出大山,走向广阔世界;让远隔重洋的游子回到祖籍国,亲近中国文化,享受更优教学资源。“走出去”和“走进来”的孩子增长了学识,也成为中国文化交流的使者,让中国传统文化沿着孩子们的足迹发扬传承。

在文化传承、扶贫扶智领域的多年深耕,让完美公司践行社会责任的步伐更加坚定。今天的完美公司在追求企业稳健发展的同时,坚持“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公益理念,在中国捐资总额逾8亿元,已经形成捐建希望小学暨发起希望教师工程、推广母亲水窖、倡导无偿献血、参与慈善万人行、支持华文教育、推动禁毒事业等公益体系项目,全力促进“华人世界和谐共进”。

作为海外华人,我为中国如今的崛起感到自豪,更欣喜看到中国闪耀的未来。2019年岁末,由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举办的“托起明天的太阳——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报告会”在北京举办,我从会上得知,全国希望工程30年来已累计接受捐款150多亿元,援建小学2万余所,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90多万名。

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国特色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之路正越走越宽。完美公司和我个人也有幸在会上获颁“突出贡献者”殊荣。此外,从2008年起,我曾先后七次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的“中华慈善奖”荣誉。

每一座奖杯是荣誉也是鞭策,每一次社会认可是完满总结也是新的开始。在我眼中,慈善不是理性,而是一种义务,一种精神,我有责任传承下去。我很喜欢“舍得”这个词,简单二字里充满了人生处世的辩证法。有所舍必有所得,舍的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就会鞭策自己更努力,创造更多社会价值。

“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国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经济合作固然重要,教育合作也意义深远。华文教育也关系着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承,也有助于增强区域文化的交融,促进中外民心相通,扩大互利共赢的合作基础。

学好中文、用好中文,对6000万华侨华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作为华文教育最直接的受益者,近年来我通过完美公司向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捐资1.21亿元,用以发展海内外华文教育。

WechatIMG1203.jpg

捐助资金所投入的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传承(夏、冬令营)、华文师资培养工程、传统节庆文化拓展工程、暨南大学校区建设、东盟留学生运动会、“知行中国”等项目,成为华裔青年了解祖国文化的窗口。我希望孩子们能在最好的年纪,好好品味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最近几年,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占据了我大部分的时间。我本人也担任了马来西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马来西亚——中国公共关系交流协会会长,马来西亚中国友好协会署理会长,马来西亚中国文化艺术协会会长等社会职务。

身份越多,责任越大,在促进两国文化交流中,坚决拥护祖国统一是根本。2016年,马中文化艺术协会、马中友好协会和完美公益文化传播基金联合主办了“时间的船——2016马中文化交流艺术盛典”;2018年,央视中秋晚会首次走出国门,设置海外分会场,其中一个分会场就设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这些跨国的大型文化艺术活动,展现了马中两国在文化、艺术、旅游、公益等领域的交流发展。我作为马中文化艺术协会的会长,在这其中牵线搭桥,为活动筹备提供了支持。

在我看来,实现“一带一路”所倡导的区域共通共荣,文化交流则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希望能尽自己所能,充分发挥文化的桥梁、引领作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让不同文化共融发展,促进中华优秀文化加快步伐“走出去”,助力“一带一路”战略落地开花。

WechatIMG1204.jpg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也未能隔阻中马的亲密联系。面对疫情挑战,中马双方从官方到民间,都互相支持、共克时艰,在疫情的不同阶段伸出援助之手,通过分享抗疫经验、支援防疫物资等,传递了双方患难与共的情谊,也传递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力量。

我也通过完美公司向湖北省武汉市等疫情严重地区捐款500万元,向马来西亚政府捐赠100万只防疫口罩,并通过马来西亚广东会馆联合会发起筹款活动,捐助广东省慈善总会,支援广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马来西亚各地广东会馆和乡亲们快速响应,成功在8天内筹得60万令吉(马币),让我深切感受到中马一家亲。

疫情之下,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精神的伟大力量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中国政府充分动员全社会资源,能够在短时间迅速实现全国上下一致的团结,以举国之力打赢“防疫”这一仗,这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

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和健康中国、数字中国的建设,自贸区、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布局,让前路更加坚定。新基建建设的浪潮下,也为中马两国未来在数码经济、“互联网+经济”和电子商务领域的互联互通和务实合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中马推进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给两国民众带来更多工作机会和优质商品,也让人民分享到贸易交往的红利。交通便利了,科技发达了,沟通交流突破时空局限,两国就走得更近了。

中马建交40多年来,中国已成为马来西亚最大游客来源国,两国在政治、经济、人文、安全等领域的务实合作都在顺利推进,尤其是两国经贸合作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两大抓手的推动下实现着全方位、跨越式的推进,马来西亚将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中有力的根据地之一。

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马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正大踏步迈入新时代,迈向更高水平、实现更大发展。两国关系不断收获累累硕果,纤纤小树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

身处其中的我们,既是投资者,也是受益者;既是共建者,也是共享者。对于华侨华人来说,应该积极调整,紧抓这个利国利民的好机遇,争当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和创新发展的先行者,通过与住在国不同群体保持良好的联系,将“一带一路”打造成文明交流、国家合作的和平通道和友谊桥梁,进一步促进中华文化在丝路沿线各国遍地开花。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脚下才会有力量。为我们共同的明天,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