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第一个登上南极的中国人——纪念伯父张逢铿诞辰100周年

作者简介:张俊杰,黄山学院客座教授,曾任黄山市政协副主席、安徽省政协常委。

2.jpg

张逢铿在南极


伯父张逢铿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1922年2月12日,出生在安徽歙县岔口乡庐山村,2019年9月10日,在美国维克斯堡逝世。1952年,张逢铿去美国留学,1958年,以中国籍科学家身份前往南极科考15个月,成为第一个登上南极的中国人,南极有以他姓氏命名的“张氏峰”。1980年后,五次回祖国讲学访问,促进中美科技交流。2022年,是张逢铿诞辰100周年,张逢铿故居纪念馆及故居南极馆正在布展中,将于漫山遍野油菜花开的3月开馆,那是徽州庐山最美的季节。


中国人也要去南极

1958年11月10日清晨6:15分,一架从新西兰飞来的专机,降落在南极螺丝湾冰岸机场,36岁的张逢铿走下舷梯踏上南极冰面。那一刻永远留在了中国人进军南极的史册上,张逢铿成为第一个登上南极的中国人。

人类对南极的探索始于18世纪,19世纪时,俄、法、英、美有探险队抵达南极,20世纪初,许多国家在南极建立考察站。二战后由探险转为科学考察,先后有1000多名科学家登上南极。然而,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中叶,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却一直与南极无缘。

1952年,张逢铿经香港赴美国留学,就读新墨西哥州矿冶工程学院,1953年,转入圣路易大学地球物理系,主攻地球物理探矿。圣路易大学建于1818年,地球物理系属美国一流学科。张逢铿在该校获得硕士学位,其硕士论文《伊利诺州南部地层的探测》提出“地震探测”新观点,荣获美国中西部矿冶工程学会论文竞赛第一名。其时“国际地球物理年”正在展开,导师麦卡文神父举荐了张逢铿,经多方奔走努力争取,得以参加美国科学基金会的南极研究计划。

赴南极前,张逢铿接受了四次适应性训练:第一次在华盛顿,由参加过南极探险的科学家讲授南极情况及经验技术;第二次在伊利诺州,接受冰川适应训练;第三次在弗克尼亚,接受特种仪器训练;第四次在罗德岛,接受南极补给训练。贯穿始终的还有心理训练、身体素质训练。四次训练让张逢铿获得许多南极知识。

从地质地理的角度看,南极由东西两部分组成:东南极是古老平静的大陆,西南极是多火山地震的年轻板块俯冲带。探测地球内部100公里以下,张逢铿首提的地震探测,为这次南极科考采用。

1958年10月训练结束,张逢铿10月19日飞旧金山,21日飞夏威夷,23日抵新西兰。在新西兰最美城市花城,为汇集各方人员,张逢铿停留了16天,他后来在《忆南极探险》中写道:

那正是春光明媚的季节,满城开满了奇异的鲜花,清澈的溪流蜿蜒地穿过这个美丽的城市。溪流的两旁,有碧绿的草地与垂杨,鸭子在溪中自由地游泳,街道非常清洁,房屋也很漂亮……

1958年11月9日,考察队由新西兰的基督城飞往南极,10日清晨,在仲夏不落的阳光下,南极第一次有了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身影。


第一次南极野外科考

张逢铿这次的大本营拜德站,位于南纬80度,西经120度。张逢铿一行在这里度过了两个夏季一个冬季。南极每年一次季节更换:4月至9月是冬季,极点附近是6个月黑夜;10月到次年3月是夏季,极点附近是6个月白昼。夏季也有日出日落,但太阳始终在地平线上徘徊。

拜德站是美国的常年科考站,张逢铿一行到达后有23人,其中13位科学家及助手、10位后勤人员。这次科考属“国际地球物理年”中著名的“探冻第四号计划”。为争取时间,短暂休整后立即赴野外探勘,野外探勘队由9人组成,其余14人留在站内。



张逢铿(左一)在南极拜德站工作中留影


张逢铿在南极


这支9人探勘队由一名苏格兰人任领队,张逢铿任地球物理探勘队长,他兼有地球物理探矿与地震学双专业背景,于是,担起分析震波记录、测量重力、研究磁力磁场等多项工作,并与队里冰川学家配合,观察测量人工地震,探勘南极冰层厚度。

探勘队由四辆雪地车组成,张逢铿与两位助手合乘一辆地球物理勘测车,车上配有震测仪、重力仪、磁力垂直分力仪、回旋方向仪、高度计量仪等,并有休息睡觉的架子床;另外三辆每车两人,一辆前导车两辆保障车。前导车在前边装着长长的冰坑探测器,以防落入令人恐怖的大冰窟,车上配备导向员,以保证车队方位准确不致迷路。两辆保障车装载炸药、燃料、食物等,由于勘测旅程很长,必须带足维持全程的燃料、食品。车上装有暖气,但往往不正常,让人冷得够呛,有时连墨水都会冻结。从四辆车的人员配备看,张逢铿是队里唯一从事勘探研究的专家,是这次科考中的主角,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南极环境恶劣,他们的勘测却一丝不苟——每隔5公里一次综合考察,测定重力、磁力、方位、高度等;每50公里停留一天,进行冰层厚度、硬度、密度的震测,进行空气压力、温度、风向的研究,如遇岩石露头的山体,就调查地质构造、寻找化石。他们采用“震波测勘法”查勘冰层厚度,简单说,就是用人为爆炸产生地震,然后测量震波穿过冰层到达岩石、再返回冰面所需要的时间,这些震波由地震仪收到并放大后,在一张敏感的照片上记录下来,他们还采用“地磁法”,两者结合可提高精准度。第一次冰上考察历时3个多月,于1959年3月结束,在冬季来临前返回了拜德站。


第二次南极野外科考

1959年的南极冬季从4月20日开始,约在9月30日结束。这半年漫长黑夜,每月可见月亮升起14天,落下14天。气温也降到最低点,拜德站所有建筑物,几乎完全埋在冰雪中,人们只好从天窗出入。此时,张逢铿和伙伴们便在站里分析研究野外考察所获的资料,虽说工作中容易打发时间,但半年的连续夜晚却实在让人寂寞无比。他们也有一些娱乐方法,诸如听收音机、打乒乓球或与亲人通电话等等,张逢铿最好的享受是阅读站内图书馆各种书籍,更多时间是听古典或现代音乐,他们带去的录音带很多。还有许多时间消磨在暗房中,学习冲印照片的技术。每天晚饭后,则可享受两小时电影。在许多时候他们能看到绚丽无比的极光。

漫漫长夜终于过去,第二次野外考察从1959年11月开始,为期也是3个月,线路则比第一次更长,穿越了南极腹地直达西南极海滨。在南极的烈风暴雪中,张逢铿多次遇险,最危险的有两次:一次是迷漫的大风雪,领头导向车所留下的车痕,迅即被风雪抹去,他乘坐的雪车因此迷失了方向,更危险的是与餐车失去联系,茫茫南极没有任何可用以记路的标志,迷路的危险不难想象,所幸他们还有点干粮,维持几天后最终获救;又一次是整个车队遇到了暴风雪,特制的雪车也无法转动,车队被烈风暴雪围困整整九天。


1980年,作者张俊杰与伯父张逢铿(中)、父亲张逢沛(右)在故乡屯溪合影


这次1000多公里的冰层勘测抵达西南极海滨时,胜利的喜悦化解了艰辛与疲惫,张逢铿伫立冰岸旁,满目是纯洁的“白蓝绿”——白色的冰山,蓝色的天空,碧绿的海水。大洋中缓缓飘去的冰山闪烁着珠光宝气,悠悠荡漾的块冰在海水中显得无比晶莹皎洁,大群海鸟在盘旋飞舞,海豹们懒洋洋躺在冰岸晒太阳,好客的企鹅摇摇摆摆欢迎着客人……张逢铿陶醉了,即兴吟成一首《南极海滨》,展现了南极和平宁静、充满生机的氛围,表达了作者科考任务完成的喜悦:

蔚蓝的天空,碧绿的海洋,天空是如此地平静,海洋是如此地安详!冰山漂浮在海上,海豹躺在冰岸旁,享受着暖阳;美丽雪白的海鸥,在天空任意飞翔!和平鲜洁的南极大陆上,映射着灿烂美丽的金光!     

1960年3月,在冬季到来之前,张逢铿结束了历时15个月的南极科考,带着第一手资料回到美国。


南极有座“张氏峰”

这次“国际地球物理年”,直接参加南极科考的国家有美、苏、英、法、日、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阿根廷、智利、比利时、挪威等12国,内容涵盖宇宙线、地震学、地磁学、冰川学、重力测量学、气象学、高空游离层等等,从人数规模到广度深度,都远超第一次(1882—1883)、第二次(1932—1933)地球物理年。在这次“国际地球物理年”结束时,参与的12国曾决定无限期对南极进行科考,但南极考察费用甚巨,每人需25万美元,美国参加这次地球物理年花了25亿美元,故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把南极科考站从7个减为4个。1959年12月,上述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著名的《南极条约》。


直径1.2米的地球仪标出张氏峰位置


张逢铿1960年3月从南极回美国后,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派往威斯康辛大学极地(南北极)研究中心,深入研究在南极获取的珍贵资料。地球物理勘探当时已普遍采用地震法与重力法,但人们对地磁法有所忽略,其测量纪录的精确度,自然没有张逢铿结合所测的精准。由于基础资料准确充分,张逢铿取得《南极张氏磁力图》、《南极冰层厚度及地质构造的分析》、《南极冰层震波速度的研究》等重要成果,其专著《南极玛利伯德地区地球物理探勘研究》英文版出版,受到科学界高度重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将其收入地球物理研究丛书全球发行。

张逢铿研究成果众多,其中就有南北极磁力研究。他发现南极磁力强、北极磁力弱,经过复杂运算得出结论——北极地幔比南极厚240公里,这是其磁力弱的原因,从而证明地球磁力来自球心,进一步他对地球形态及重力重心作出新的确定。

1961年秋,张逢铿被母校圣路易大学地球物理系聘为教授,专业方向拓展为被人类困扰的如何抗震的地震工程研究,主持完成了“地震工程电脑计划分析系统”,在震害防范方面有着独特创造,再后研究方向又延伸到土壤动力学、人造光波等相关领域。

1963年2月8日,为表彰张逢铿在南极探险和研究中的突出贡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将西南极的一座山峰命名为“张氏峰”,确定“张氏峰”的经纬度是——南纬77°44′,西经126°38′。这是第一次以中国人姓氏命名南极山峰,此前,南极山峰或岛屿是以英王乔治等命名的。直到1974年4月3日,再次给张逢铿颁发奖状和金质奖牌,研究成果的科学价值,一定需要时间与实践来验证。

1996年,张逢铿为徽州师专(今黄山学院)题词


1966年,张逢铿前往美国国家水利中心工作,该中心在密西西比州的维克斯堡市,维克斯堡是一座十来万人口的小城,张逢铿一家一直在这里居住。居民们都很友善,但却不知张逢铿曾去南极探险,直到2002年,那一年是张逢铿80大寿,在旧金山工作的独子景然专门飞回小城,带给父亲一帧从网络上下载的标有“张氏峰”的南极地图,不同一般的生日礼物让张逢铿非常高兴,此前并不知网络上有此地图。当地媒体报道后,小城居民才知道他们的小城住着一位大科学家,纷纷登门祝贺、电话祝贺,朋友、邻居、熟人络绎不绝。

张逢铿南极探险,国际上最早报道的是菲律宾航空版《新闻天地》,1959年第44期封面,就整版用了张逢铿赴美海轮上的照片,配以醒目的标题《第一个在南极探险的中国人张逢铿》,同期刊发杨养德采写的长文,要知道,彼时张逢铿仍在南极呢!

国内第一篇报道是歙县老乡鲍义来采写的《首登南极的中国人是谁》,刊于1989年5月18日《安徽日报》。其后《人民日报》《少年文史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文摘周刊》《江淮文史》相继刊文,一度还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阅读教材。


徽州之子家国情

安徽徽州是一块神奇的土地,物华天宝、人文荟萃。1922年2月12日,张逢铿出生在歙县岔口庐山村的一个耕读之家,这是个地处半山腰的小村庄,徽州有“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传统,庐山也不例外,张逢铿的叔祖张承隆在乡试中考中举人,更激励了小村青少年。伯父去世前应我之邀,写了家族往事一些片段。他回忆说:

庐山村的文风很早就出了名,自从我的叔祖公承隆自幼由家中走路至岔口吴心记私塾念书荣获举人后,此山村爆出三位英俊青年考取安徽省立三中,即张宏俊、张勉卿、张厚卿是也。我记得厚卿叔(注:笔者祖父)毕业后为绩溪上庄(注:胡适老家)学校聘请任教。


张逢铿生前最后一张全家福


由于我的家住在一个六十余户的山村,路途不平,直至八岁时,始进庐山继文初级小学,读了四年,一共换了三位老师,学生不到三十人。四年中每天中午每个学生均习字,我是学柳公权《玄秘塔》。学生的成绩每年都放榜在墙上,我荣幸每年都是第一名。1933年十二岁时初小毕业,到五里外的岔口大洲高级小学读五年级。当时徽州正流行陶行知教育思想,推广小先生制,小学生教大人,帮助老年人识字,扫除文盲。老师督促学生们教老邻居识字,日行一善,使我从中养成了服务社会的精神。

1935年,张逢铿考入徽州中学。1937年,他由初二跳高一,考取南京安徽中学徽州分校,该校由陶行知创办,抗战时内迁徽州八年。1940年高中毕业,成绩优异被免试保送国立湖南大学。大学四年,埋头苦读,有时兼家教以作补贴。青年张逢铿沉默寡言善于思考,认为国难当头更应发奋学习,以达读书救国之目的。

1944年湖大毕业,主动奔赴大西北,后来提及动因,与其受陶行知思想激励密切相关。陶行知名言:“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青年人应有此勇气与精神。他在甘肃酒泉老君庙油矿(玉门油矿)三年,1947年,调鞍山钢铁公司任工程师,1948年,调上海中国石油公司、台湾新竹石油公司,1952年,由香港乘船赴美深造。

张逢铿组建家庭较晚,从南极回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时,认识了原籍江西南昌的熊晓舒,她毕业于辛辛拉提大学,热情豪爽、性格外向。相恋一年于1962年夏结婚,1963年5月14日添了男孩,张逢铿按家乡辈份,为儿子取名张景然。1966年,张逢铿调往美国国家水利实验研究中心工作,从此定居于此直至去世。对于祖国与故乡,张逢铿一直深深眷恋,曾五次回国四次回家乡,他说:

它的一草一木都值得我怀念。家屋前那株红桂花树,每当十月来临时散发的扑鼻的花香;祖墓旁的那株腊梅下雪时的怒放,都使我深深地难忘呵!

第一次回家乡是1980年,是应国家地震局邀请回国讲学。访问了东北几座城市,以及广州、西安、上海、杭州后,于10月10日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歙县,受到县政府的热情接待,我也从安徽师大赶回,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伯父,与伯父、父亲在屯溪留下珍贵合影。

第二次回家乡是1993年7月,伯父带着儿子张景然回来。张逢铿1992年70岁时从美国国家水利研究中心退休,这次他带了一只精致手提皮箱送我,他说是他单位送的退休纪念品,篆刻了他的名字,很有纪念意义。他还说:

我这次带景然儿回来观光、探亲、祭祖,为的是让他对祖国、对家乡有一个概念的了解,以后他就可以单独回来。我已经老了,但景然应该认得故乡。

1993年9月,他为《唐山大地震研究》英译本回国。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张逢铿正在美国从事地震研究,隔着大洋也测到地震震级。为应对地震灾害,各国都重视抗震工程研究,中国国家地震局历时十多年,编撰成四卷《唐山大地震研究》,汇集了国际、国内研究成果。为使这一成果惠及人类,亟需翻译成英文,这既要英文、中文精通,更要对地震学有研究,唯此才能准确翻译专业术语,才能发现或修正某些错误。最终,国家地震局邀请到张逢铿出任英文版副主编,主编是世界地震领域的顶级权威豪斯纳教授。9月9日,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豪斯纳、张逢铿两位教授。因这次是中美学术合作公务,他行旅匆匆未回家乡。


1993年9月9日,宋健会见张逢铿(左一)、豪斯纳


第三次回家乡是1994年夏天,张逢铿与夫人熊晓舒同行。两人唯一的一次登上黄山,伯母喜欢摄影,回美国后举办了个人影展,宣传了黄山。72岁的伯父,还抽出一天时间,冒着烈日考察歙县深山矿产。

第四次回家乡是1996年,也是伯父最后一次回来。这次参加了《唐山大地震研究》英文版首发式,参加了唐山大地震20周年纪念暨国际地震学及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亚洲区域会议。公务结束后,8月6日飞长沙,访问了母校湖南大学,参加了岳麓书院创建1020周年、湖南大学定名70周年系列活动。校方对校史馆作了充实,在展出魏源、左宗棠、曾国藩、蔡锷、谢觉哉等历史校友的同时,增加了张逢铿等杰出校友。此后他转道家乡,访问了徽州师专(今黄山学院),见到高中同学黄澍教授,两人那种欢颜,我还真从未见过。张逢铿为学校题写了陶行知名言:“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期望办成黄山大学。

家乡也牵挂着张逢铿这位徽州之子——1997年3月20日,市政府授予张逢铿“黄山之友”荣誉称号;2002年,庐山村小学更名为歙县张逢铿小学,他以捐赠的形式设立了一笔奖学金;2017年,市政府将张逢铿祖居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8月,政府部门帮助修缮了其祖居,得知消息伯父非常高兴!

张逢铿故居2022年3月将正式开放,两幢古色古香的徽派民居,一幢作为张逢铿故居生平事迹展陈;一幢建成张逢铿故居南极馆,南极馆以“人类的南极”为主题,有定制的直径1.2米的颇大的地球仪,这是安徽唯一汇集南极知识的展馆。张逢铿故居的建成开放,是故乡各级领导重视的结果,其意义正如1996年政协黄山市委员会在一份文件中所言:

美藉华人张逢铿先生是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第一个登上南极的中国人,他不仅在科学事业上成果卓著,而且对祖国、对家乡怀有十分浓厚的感情……授予张逢铿先生荣誉称号,将有利于对市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促进我市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伯父是家乡的骄傲,而今,家乡为漂泊的游子修缮了故居,这是对张逢铿浓浓乡情的回应。黄山学院已决定在故居开馆时授予两块牌子:黄山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习实训基地。张逢铿是徽州之子,无论走的多远、无论成就多大,故乡总在心中、祖国总在心中!


作者附注:

2019年初,我准备赴美看望伯父一家,伯父认真为我准备签证材料,谁知意外发生了:在签证通过前一天的2019年9月10日,伯父突然去世,此前,伯母因车祸于6月2日离世,相继离去仅仅相隔98天。后来,在旧金山工作的堂弟景然建议我,最好2020年春天去景色更美。随着疫情暴发,赴美一直不能成行。40年来,我与伯父通信数百封,伯父2019年8月24日来信是最后一封,伯父在信中鼓励我退休后要“做到老学到老,也是梁启超的名作《志未酬》是也”,他还凭记忆抄录了全诗,这是伯父留给我最后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