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海蛎田

作者简介:张陵,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副秘书长,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

晋江东石镇塔头刘村的传统地标是一座塔,早年做航标之用,现在多用于观赏。重修后的模样有点向传统古塔靠拢,文化价值反倒不如老灯塔大。不过,围绕这座塔建成的海滨休闲公园则非常漂亮。渔村海边过去通常脏乱差,现在经过整治,焕然一新,成了一个好去处,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亮点。

塔头刘村的新地标就是刚刚完工的廷都中心小学了。整个村子才900多户,人口不足4000人,却投资4700万元,盖了一座能容纳1200多个孩子读书的现代化学校。教学主楼有五六层高,十分气派抢眼。配有能容纳300人的学术报告厅、高标准的体育操场,还有教师宿舍楼。一看这样的格局,就含有一种乡村振兴的百年大计。小村子有大构想。

其实,塔头刘村还有一座一般人看不见却实实在在的地理标识。这个高光亮点,不在村子里,而在大海上。那就是2000多亩海蛎田。每年产量都在25000吨上下,市场很稳定。一季下来,能带来超过4000万元的利润,是村民们一个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这里的海蛎品质比其他地方都好,味道更鲜美。远近都知道,要吃最好的海蛎,就上塔头刘。

过去海蛎都是自然生长在礁石上。想吃了,就拿上个海碗到礁石上剖。味道鲜美,却产量有限。本村人自己吃没问题,但要商品化,规模就跟不上。后来发展到在海涂上架起一堆堆人工石垛,创造一个海蛎生长的良好环境。石垛在海上任潮水来回冲刷,很快就依附了贝壳。贝壳长大成团,就是我们常说的海蛎。到了秋天,就可以收成了,产量大大提高。如今就更先进更省事了。不必堆石跺,直接就在海水里养殖。只要把浮标在海上安置好,下挂编织带子,密密匝匝地挂着,每条编织带子都沾满从苗场专门购买来的海蛎苗。几个潮水,海蛎苗就能紧紧吊挂在编织带子上,自由自在地生长。再后来,就会越长越大、越长越肥。塔头刘村的这片海水生态好,最适合种海蛎。慢慢地,塔头刘村就成了晋江围头湾最大的海蛎养殖基地,当地老百姓习惯地称“海蛎田”。



与以往的生产方式相比,海蛎田能够最大程度上不破坏不影响环境生态,又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不仅产品是绿色的,生产方式也是绿色的,与蓝色的海洋十分友好和谐。海蛎田离海岸远,平时除了少数养蚝人前去管理外,没有其他人去打扰。海蛎们在水下安静地生长,应该十分惬意。较早的时候,管理海蛎田主要靠人工。后来发展到可以用监控设备,配之无人机。这样,海蛎生长情况和海蛎田的安全情况,不用下到海里,就可以尽收眼底,看得清清楚楚。碰到台风天,海蛎田会受到一些破坏,监控系统能及时报警,养蚝人就会加紧修复。将来,如果有可能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的话,还可以探索打造数字化的云上的海蛎田。海蛎田是塔头刘村的一大景观。游人想看的话,可以看通过无人机的摄像头实时传递回来的高清图像。远看一块块像方阵一样的海蛎田在海面上排开,气势宏大,十分壮观。无人机掠过海面,可以透过清澈的海水看到田里一排排浮标下海蛎呼吸的细节,颇有诗意。

在海边修建一座公园,其实有更深的用意,就是准备将来把公园范围内的避风港改造成一个特色海鲜美食街区,吸引外地游客,发展乡村旅游,也振兴乡村文化。特色海鲜,自然要让塔头刘海蛎唱主角。据说,塔头刘的海蛎煎是一绝,和周边安海的土笋冻、深沪的芋头齐名,吃过后,令人难以忘怀。煎海蛎的技术当然要很讲究,但关键还在于食材品质上乘。塔头刘的海蛎煎,师傅手艺好,海蛎更好。光闻那海蛎的腥香,都能让人味蕾大开。

塔头刘村每年海蛎丰收时都要举办一次热热闹闹的剖海蛎比赛,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来参加。当然,这是女人最开心的项目。下海种海蛎田男人是主力,剖海蛎男人通常拼不过女人,村里那些心灵手巧的女人们最有竞争力,都是夺冠的热门人物。这个比赛也吸引了好多外地游人的兴趣。说不定,这就是一个别开生面的“海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