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在泉州看见中国海洋文明

作者简介:黄明珍,泉州市博物馆馆长、副研究馆员。

泉州地处中国东南沿海,西北为巍巍的戴云山脉,东南面临广阔的海洋,海岸线曲折漫长,全长达500多公里。沿海分布有多处天然的深水良港,素有“三湾十二港”之誉。经台湾海峡,水路可与诸大洋相通。境内晋江与洛阳江自西北向东南奔流入海,晋江东溪、西溪在丰州交汇处形成一处天然良港——梁安港,这里水面宽阔,深度适宜,吐纳潮汐,舟楫可通于城下,境内水系网络四通八达,实行远洋航运的地理条件优越。历史上爱拼敢赢、开拓进取的泉州人就有耕海牧洋、向海讨生活的传统。先秦时期,闽越先民就以“习于水斗,便于用舟”著称。汉末两晋以来,中原战乱,大批士庶南渡来到泉州,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先进的农业文明与当地的海洋文化实现了第一次的碰撞交融。南朝时,泉州舟楫已通域外,南朝陈天嘉二年(561)精于大乘佛法的印度高僧拘那罗陀就是通过海路最早到泉州弘法的外国高僧。唐时,泉州与广州、扬州、明州并称四大贸易港口,“南海番舶常到,岛夷斯杂”,呈现“市井十洲人”“船到城添外国人”的盛况。五代,闽王王审知重视海外贸易,把发船到海外经商谋利视为官府收入的重要来源,设立了海路都指挥使、榷利院等官名和机构管理海外贸易。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环城遍植刺桐树,泉州始称“刺桐城”。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朝廷在泉州设置市舶司,其职责“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以来远人、通远物”等。宋政和年间,又在泉州设来远驿,使泉州成为宋时海外来访使节往来的主要口岸。元代承袭宋代的市舶司制度,在泉州、庆元、广州三地设了市舶司,专管海外贸易。在朝廷的支持下,泉州的海外贸易达到空前繁荣,成为梯航万国、舶商云集的“东方第一大港”。元代汪大渊曾两次跟随泉州船只进行远洋贸易,归国后所撰写的《岛夷志略》记载,当时泉州已与世界上99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是由22处古迹遗址及其相关联环境的组成,分布在自海港经江口平原并延伸到腹地山区的广阔空间,这些古迹遗址集中建造和发展于宋元时期(10世纪至14世纪),反映出宋元时期泉州在制度保障、宗教信仰、文化教育、港口与交通、商品生产等方面的社会面貌,其组成部分为:


制度保障

宋元时期泉州海外贸易的高度发达,生产运输销售体系的整合完备,离不开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国家制度的保障。泉州地方三大海神信仰,在宋元时期得到了官方的不断加持和敕封,民间信仰和国家意志相结合,为海外贸易提供了制度和精神上的双重保障。代表性遗产要素分别为九日山祈风石刻、市舶司遗址、德济门遗址、天后宫、真武庙,体现了共同保障贸易运行的官方与民间制度的建筑与场所。

九日山祈风石刻。是一组记载了宋代在泉州负责海外贸易管理的国家专员、地方官以及皇室成员等为祈祷海外贸易船舶远航顺利而定期举行官方祈风典礼的摩崖石刻。古代帆船出海凭借季风驱动,每年夏冬两季,市舶司官员和地方官吏都会在九日山麓的延福寺、昭惠庙隆重举行官方典礼,祈求海神通远王保佑季风守信、远航平安,并摩崖刻石记盛。祈风年代为南宋淳熙元年(1174)至咸淳二年(1266),其中6方记载冬季启航祈风、3方记载夏季回航祈风,还有1方同时记载了一年两季的祈风。

市舶司遗址。是宋元时期国家在泉州设置的管理海洋贸易事务的行政机构,其职责主要承担着发放商贸许可证,查验商船,征收关税,代表官方采购舶货,储存或出售征得的货品,转运货品或货币至都城,接待外国使节等职责。其设置标志着泉州正式成为开放的国家对外贸易口岸,对宋元时期泉州的经济繁荣、文化交流以及海洋贸易各参与方的共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泉州天后宫山门(资料图片).jpg

泉州天后宫山门(资料图片)

德济门遗址。是宋元以来泉州古城的南门遗址。遗址北对天后宫,南临晋江,是古代泉州经晋江开展海上贸易的主要出入口。德济门始建于1230年,元代进行扩建,明代增建瓮城,清代重修加固,沿用至20世纪中期,历时700余年。经过考古发掘,完整揭露出13世纪以来多次营建遗迹。它是城市南部商业性城区的重要地标,体现了官方对海洋贸易和城市商业发展的行政保障,也是泉州城市不断向南部拓展的重要历史见证。

天后宫。是祭祀亚洲沿海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海神妈祖的宫庙建筑群,也是世界范围妈祖信仰的重要传播中心。位于德济门遗址北面,始建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原名“顺济庙”,建筑规格伴随历代官方和民间对妈祖信仰的推崇而不断升格。1232年,妈祖祭祀纳入当地的官方奉祀彝典;1281年,朝廷敕封妈祖为“天妃”,泉州天妃宫奉祀列入国家祭典;1684年,朝廷敕封妈祖为“天后”,成为中国最高级别的海神。历史上对妈祖的敕封多达37次。

真武庙。是宋代泉州太守祭祀海神真武大帝的庙宇,位于晋江入海口北岸的石头山上,靠近江口码头等内港码头。始建于北宋,建筑群顺应山形逐步抬升分布,建筑群坐东朝西,现存建筑自下而上有山门、“三蟹龙泉”、古井石阶、吞海石碑、凉亭、真武大殿。真武庙真武大帝的镇海信仰,与昭惠庙通远王的祈风信仰、天后宫妈祖护佑平安的信仰,共同展现出古代泉州航海传统和海神信仰体系的传承与演变,官员主持的祭海活动体现出宋元时期官方对泉州港海洋贸易的大力支持与保障。


多元社群

宋元时期泉州独特的多元社群由中央和地方官员、南宋皇族、僧侣道人、地方大族、海外商人、海内外旅行家等人群组合而成,这些人群为泉州海外贸易的发展和兴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并由此在泉州形成了多元文化交相辉映、多元宗教和谐共存的人文奇观,泉州因此被誉为“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世界宗教博物馆”。

南外宗正司遗址。是1130年以来迁居泉州的宋代皇族群体的管理机构。遗址位于开元寺的南部,南外宗室作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广泛参与泉州各项社会事务与海洋贸易,极大地刺激了泉州的高端消费市场和贸易需求,进一步促进泉州海内外贸易的发展繁荣。

泉州府文庙。是古代官方纪念和祭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的祭祀建筑群,也是古代泉州最高等级的教育机构,作为儒学的传播中心。始建于976年,主体格局形成于1137年。建筑群坐北朝南,整体布局为“左学右庙”,由位于西侧的儒家祭祀建筑文庙组群和东侧的州级地方教育建筑学宫组群构成。泉州府文庙是包括政府官员、南宋宗室和高级知识分子在内的泉州精英群体的象征。这些群体广泛参与到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参与到对海洋贸易的管理、招徕和推动中,在宋元时期海洋贸易的推动和国家口岸的管理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开元寺。是宋元时期泉州规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始建于社会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唐代,后几经易名及修建,主体格局定型于宋元时期。寺坐北朝南,作为宋元时期泉州佛教首寺,开元寺整组建筑规格之高、多元文化之融合、石塔建筑水平之高为国内外所罕见。开元寺寺院经济及多元文化遗迹反映出宋元海洋贸易带给泉州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共存特征,与寺院关联的官方统治者、僧侣、地方大族等人群对宋元时期社会经济和海洋贸易有重要贡献。

老君岩造像。是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的大型石雕像。位于泉州城北3公里的清源山南麓,坐北面南,以清源山为背屏巍然端坐,俯瞰泉州城。造像系以一块天然巨石人工雕凿而成。老子主张无为而治的理念一定程度上解放了重农抑商的传统农本思想的束缚,在宋元泉州商业理念的交流中起到了积极的催化作用,这一巨大的石雕像是宋代泉州官方主流意识形态的象征,反映了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多元、活跃的文化特征和港口的繁荣成就。

清净寺。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院之一,是宋元时期远跨重洋来泉州经商的波斯、阿拉伯等地穆斯林商人及其族群的珍稀物证。始建于公元1009年(回历400年),历代屡有修缮,最重要的一次修缮是1310年来自波斯设拉子的穆斯林重修了这座礼拜寺,呈现出鲜明的西亚伊斯兰教寺院特征。它见证了10世纪至14世纪泉州海洋贸易繁荣时期,中国与阿拉伯地区间密切的经济与文化交流。

伊斯兰教圣墓。相传是7世纪来到泉州的两位伊斯兰教圣徒的墓地。伊斯兰教圣墓是泉州伊斯兰教的重要史迹,与清净寺共同见证了穆斯林商人及其族群在泉州的活动,反映了宋元时期泉州多元文化的交往与融合。

草庵摩尼光佛造像。是世界现存唯一的摩尼光佛石像,雕凿于1339年,石像左右上方有两方纪年具名记事崖刻,见证了北宋时期摩尼教在这一片区域内的活动痕迹。草庵摩尼光佛造像是宋元时期泉州摩尼教传播的重要史迹,显现出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强大的文化包容力,其蕴含的文化融合特征为宋元时期泉州世界性多元社群间广泛的价值观交流奠定了基础。


商品生产

泉州作为宋元时期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具有强大的商品生产制造能力,尤其是在生产陶瓷器和冶炼铜铁技术方面。这些产品不仅在泉州本土有考古发掘出来的生产基地,在历史文献和海内外沉船及国外“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多有出土。元代来到中国及泉州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就曾盛赞德化“制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代表性遗产要素有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德化窑址(尾林—内坂窑址、屈斗宫窑址)、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是体现强大的出口商品制造能力的手工业生产基地。

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是宋元时期泉州城郊外销瓷窑址的杰出代表,位于泉州城西南磁灶镇晋江支流九十九溪岸边的小山坡上,是泉州城郊规模最大的一组古窑址。磁灶窑产品目前在东亚、东南亚、南亚和东非等国多有出土,并发现于“南海一号”“华光礁一号”和韩国新安沉船、印尼爪哇沉船、菲律宾吕宋沉船、哲帕拉沉船等沉船中。其生产体系和生产规模展现了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强大的基础产业能力和贸易输出能力。它与德化窑址、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等共同反映了宋元时期海洋贸易对泉州地方产业发展的积极促进。

德化窑址(尾林—内坂窑址、屈斗宫窑址)。是宋元时期泉州内陆地区外销瓷窑址的杰出代表,位于泉州城西北约70公里的德化县,始于晚唐,在宋元海洋贸易发展的背景下获得重大发展,窑址遍布全县。这一带生产的陶瓷可由陆路运输至南部永春县,再经晋江支流东溪运往泉州港口。德化窑在海外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创烧出独特的白瓷产品,显示出海洋贸易推动下泉州本地制瓷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德化瓷及其窑业技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海外,对国际陶瓷业的发展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是宋元时期泉州冶铁手工业的珍贵见证。遗址位于泉州西北约70公里安溪县尚卿乡青阳村,这里是泉州内陆腹地的重要铁矿分布区,宋代官方在此设立专职铁场,据成书于元代的《岛夷志略》记载:东南亚很多国家对中国的铁器需求量是比较大的,在“南海一号”沉船中也发现了大量的铁块和铁制品。冶铁遗址与泉州的陶瓷生产基地共同显示出宋元泉州强大的产业能力和贸易输出能力。

洛阳桥·全景(成冬冬摄影).jpg

洛阳桥全景  摄影/成冬冬

运输网络

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是基础。宋元时期泉州的道路桥梁建设达到顶峰,出现了“海内第一桥”——洛阳桥、“天下无桥长此桥”——安平桥、“海国冲衢”——顺济桥等,获得了“闽中桥梁甲天下,泉州桥梁甲闽中”之美誉。这些桥梁,不仅连通了泉州域内的道路,更是扩大了泉州往北、往南的交通要道。为促进货物运输的通畅,泉州还在沿海沿江布设了大量的码头,以及既作为宗教信仰遗存,又因地理位置的特殊而作为航标的石塔。代表性遗产有洛阳桥、安平桥、顺济桥遗址、江口码头、石湖码头、六胜塔、万寿塔,体现了宋元时期泉州具有强大的运输能力,形成海陆复合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姑嫂塔晨曦 吴泽荣 13805917958.jpg

姑嫂塔晨曦   摄影/吴泽荣

《石湖港全景》 陈志勇,13505088777.jpg

石湖港全景  摄影/陈志勇

泉州湾后渚港出土的宋代古船(资料图片).jpg

泉州湾后渚港出土的宋代古船(资料图片)

洛阳桥。是泉州北上福州乃至内陆腹地的交通枢纽,是我国第一座跨海梁式石桥。位于泉州城东北方向约10公里的洛阳江入海口处,原称“万安桥”,始建于1053年,1059年落成。建造过程中使用“筏形基础”“养蛎固基”“浮运架梁”等技术,多为当时世界首创。桥南有蔡襄祠,奉祀洛阳桥的主持建造者、北宋泉州郡守蔡襄;桥北有始建于宋代的昭惠庙,祀通远王,曾为蔡襄建桥的指挥所。洛阳桥与安平桥、顺济桥遗址等共同连通了便捷的沿海交通干线,在泉州水陆复合运输网络的发展中具有开拓性的里程碑意义。它是官方主导、全民合力建造大型交通设施的典范,体现了官方、地方大族、僧侣等社会各界对商贸活动的推动和贡献。

安平桥。是泉州与国家广阔的南部沿海地区的陆运节点,位于泉州城西南方向30公里的晋江安海镇与南安水头镇交界的海湾上,是泉州与其南侧的漳州、广州等地区联系的要道。因桥长五华里,俗称“五里桥”,为中国现存最长的跨海梁式石桥,素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美誉。安平桥的建成是泉州官方、宗教人士、商人及平民共同参与的结果,既体现了宋元时期泉州多元社会结构对海洋贸易的贡献,又反映了海洋贸易推动下泉州水陆转运系统的发展。

顺济桥遗址。顺济桥是泉州古城与晋江南岸的陆运节点,是伴随海洋贸易发展而建设的出入古城商业区的主要通道,完善了泉州的水陆转运系统,位于泉州古城南门德济门外,横跨晋江两岸,以近顺济宫(天后宫)而得名。顺济桥由南宋泉州郡守邹应龙于1211年主持建造,沿用至20世纪,它与德济门遗址、天后宫共同体现了在海洋贸易推动下古城南部商业性城区的发展,见证了商业拓展对交通系统的促进。

江口码头。是连接古城的水陆转运节点,位于泉州古城东南的晋江北岸,与真武庙同为泉州城郊的重要内港法石港的遗存,反映了内港码头的功能构成和使用方式。江口码头现保存有文兴码头和美山码头两处码头及一处宋代古船遗址。两处码头始建于宋元时期并沿用至20世纪。1982年在文兴码头以东发掘了一处南宋时期废弃于江岸边的古船遗址,该古船与1974年从后渚出水的沉船一样,采用水密隔舱的造船技术,佐证了宋元泉州高超的造船技术。它与石湖码头、六胜塔、万寿塔等共同体现了宋元时期泉州由内港码头、外港码头、航标塔等共同构成的河海运输网络。

石湖码头。是泉州外港码头的珍稀物证,位于泉州城东南17公里的石湖半岛西岸,石湖半岛三面临海,其西侧为一半月形海湾,形成天然的避风良港。它与江口码头共同呈现了宋元时期泉州港的水陆转运系统。

六胜塔。是商舶由泉州湾主航道驶向内河港口的地标,并有护佑商旅的作用。位于泉州湾中部石湖半岛北端的金钗山上,是一座仿木楼阁式石塔,始建于宋政和年间(1111—1118),由僧人祖慧、宗什和施主薛公素募资建造,1336年至1339年由本地海商凌恢甫重建。六胜塔与其东侧大、小坠岛之间的岱屿门主航道遥遥相对,文献记载“舟入泉港必经岱屿”,是商船经泉州湾驶入晋江、洛阳江沿岸内河港口的重要地标。六胜塔和石湖码头均是石湖港的重要历史遗存,其建造是宗教人士、商人及平民共同参与的结果,体现了宋元时期泉州多元社会结构对海洋贸易的贡献。

万寿塔。是商船抵达泉州港的地标,也是镇守海口、护佑商旅的精神寄托,史书记载“商船自海还者,指为抵岸之期”。位于泉州城东南方向20公里的宝盖山山顶,宝盖山海拔210米,是泉州湾一带的最高峰。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僧人介殊在此建造万寿塔,是一座仿木楼阁式石塔。万寿塔是泉州湾外海航标,主要解决商船通过台湾海峡主航道进出泉州港的指航需求,与六胜塔遥相呼应,构成泉州港独特又完善的古代航海导航体系。

“汉唐看西安,宋元看泉州,明清看北京。”这是在文博圈内广为流传的一句话,高度概括出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国最为辉煌的年代里,在各个城市留下的最为精彩荟萃的历史遗存。“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这组史迹及其关联环境共同见证着宋元时期泉州作为世界的海洋商贸中心,具有繁华的城市格局、丰富的商品生产、多元的宗教文化、通达的桥梁码头。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遗产构成突出展示了在公元10世纪至14世纪亚洲海上贸易的高度繁荣时期,其整体的地域结构以及主要的制度、运输、生产、销售和社会文化因素,这些促使其成为全球性的商贸中心。作为世界海洋贸易中心港口的杰出范例,该遗产展示了宋元时期泉州对东亚和东南亚经济文化发展的巨大贡献,具有高度的完整性和真实性。